那年月没有军衔

标签:
军衔条令军服敬礼杂谈 |
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更是对军人军旅生涯功绩的肯定。看到杨立伟身着少将军衔军服,出现在神七发射场上,悠然产生崇高的敬意!正是他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然产生今天辉煌的荣誉。
军衔是军人的荣誉,也标示着军人职务的高低。少将军衔起码是副军级以上,大校最低也得副师级,上校怎么也得正团职,一目了然。
部队内务条令规定,下级遇见上级首先敬礼,上级给下级还礼。无论认识与不认识,都得执行此规定。但是条令规定也不能生搬硬套,也要分时间、地点、场合灵活掌握,如在实弹射击或其它操作过程中可以不报告敬礼。再就是在如厕时发现首长出贡,不能给首长敬礼,因为首长的手正在那里牢牢把握方向,没法还礼。也不能在自己操作过程中,慌乱中左手提裤子,右手扔掉手纸,给首长敬个礼,就象人们在厕所门口问同事:“您吃过了吗”一样,虽然也是句客气话,但时间、地点、场合选择有误。
没有军衔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尴尬的场面。在六七十年代,部队从司令到士兵都是一身绿,三点红,夏天的良,冬天的卡。远看,干部战士都一样,战场上敌人狙击手也难找到我军指挥员。近看,才能从军装衣兜的数量加以区分。战士是两个兜,干部是四个兜。
那么在一群都是四个兜,胖瘦差不多的首长面前,有时真不知该向哪位首长报告敬礼。在边防部队,有的战士到服役期满也没见过团长、政委长的什么样。参谋、干士偶尔去趟上级机关办事,头一次进军区机关大楼,还真有点“刘姥姥进大观院,眼花缭乱”,全是身着四个兜的干部,你说先给谁敬礼?真遇到上级你不先敬礼违反了条令,逮谁都先敬礼,心理上又觉得对不起自己。当时的志愿兵也是四个兜,其中就有司务长、给养员和首长的司机等,说不定你就把他当成上级首长了。大机关的参谋、干士属于庙大和尚高,官儿不大,谱儿大,连级干部能摆出团长、师长的架子。有时敬过礼,打过交道以后才知道他可能是个见习参谋,等时间长了,熟了以后再见面时别说给他敬礼,肯定先来一句:“操!看你那德行!别他妈在这儿充大尾巴狼!”
这种事你别说,我还真遇到过。去军区司令部办事,顺便看看同年入伍的战友,他在训练处当参谋,我们两人正在他的办公室聊天,进来一四个兜的,看上去挺体面的干部,我慌忙中起立敬礼,来者还礼,他没说话转身离去,战友忙说:“操!给他敬哪门子礼,这小子是勤务连的司务长!志愿兵!”
同样的军装,同样的帽徽、领章,在与地方人员接触时,部队中的干部,姓富的,姓贾的经常也会吃亏,介绍时说:“这位是我们副政委”“这位是我们假司令”没有军衔时,往往被人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