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阿杜喜得千金,在镇上请我们一起吃饭,桌上上了一道菜,他们称:湘鱼(想鱼)。反正是这么个音。号称鲥鱼的娘舅,我问为什么要说是鲥鱼的娘舅呢?却没人说个所以然,不过味道确实是丰腴肥美。细腻鲜香。跟别的鱼有明显不同。而且吃的时候并未去鳞。风少爷说这个鱼跟鲥鱼一样吃的时候不去鳞,而且鳞的味道也很好,我吃了一口,只觉得鳞没有什么腥味,那特有的鲜味似乎是来自于紧贴于鳞的皮而不是鳞。总之味道是不错的,吃完一看,风少爷的面前有很多嚼过的鳞,我问:不是说鳞很好吃的吗?他说:尝尝味道就可以了挖!你都吃进去了?(油滑油滑的死江阴棱)
网上搜了一下,这个鱼应该是鲻鱼。
鲻鱼体型细长,呈棒棰型,沿海群众又称其为“棰鱼”。鲻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鱼肉含蛋白质22%,脂肪4%。早在3000多年前,鲻鱼已成为王公贵族的高级食品之一。鲻鱼还有鲥舅之称,言其味若鲥鱼。特别是冬至前的鲻鱼,鱼体最为丰满,腹背皆腴,特别肥美,常被作为宾馆酒楼的海鲜佳肴。鲻鱼除了作为食品大受赞赏外,还有滋补身体的效用。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有:“鲻鱼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开胃,利五脏,令人肥健,与百药无忌”。
桌上还有一道菜,也值得一提,是驴友天无心朝思暮想小胖承诺N遍都没有带到新疆的:团子。
最早听到“团子”这个词是小胖讲的一个笑话,说有一个朋友,到亲戚家去,恰好亲戚刚蒸了团子,邀请他吃,他说:我刚吃了饭,芝麻都放不下一颗了哇!
然后吃了十八个团子!
团子跟我们平时吃的圆宵差不多,体积要大一点,同是用糯米粉作皮。与圆宵不同的是团子以菜、肉等作馅。我们吃的这是荠菜肉丁的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