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伤之旅

(2007-09-13 00:24:47)
标签:

生活记录

我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献给所有人,希望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更加珍爱自己以及身边人。
    悲伤来自一个电话,二月九日上午,离春节还有一个星期。老总打来电话,让我取两万现金,订当天的机票,由我和王总陪同司机小朱的家人一起去和田。我立刻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我问道:“小朱他……”电话中传来无奈的声音:“小朱从工地返回和田市的时候出了车祸,人已经不在了,但是只告诉他爱人在抢救,怕她受不了,你们带上他爱人快来点吧!”电话挂了,事情说清楚了,但我却陷入了迷惘,那个乐于助人,爱说爱笑有着将军肚的小朱不在了?就这样死了?我不相信,这不可能,我脑海中他的形象还是那么鲜活健康。我实在没有办法相信他说没就没了,我没有办法把他同“死者”二字联系起来,这中间的距离似乎相差太远,在共事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不久的将来他的生命就会走到尽头,然而仅在一瞬间。只是一个电话,他就被宣告永远的离开了……
    见到他爱人的时候,她爱人已经因为悲伤和哭泣显得非常虚弱,从以往的接触中,我知道小朱和她爱人感情很好,有个八九岁的女儿,拉丁舞跳的很出色,此时她并不知道爱她呵护她的丈夫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只告诉她还在抢救中,事实却是,根本没有抢救,小朱在车祸现场当场死亡。王总让我安慰一下她,可是,人都已经不在了,我要说什么才能把她从痛苦中拯救出来?
    大雾延误了我们的旅程。晚上快两点,我们才到达和田机场,我担心着那个已经伤心的直不起身子的女人,她将要听到一个令她无法接受的噩耗。当她弟弟被接机的人拉到一边说话的时候,她大概已经猜到了结果。我清楚的记得,她看到她弟弟一脸泪水时的绝望和悲伤,她跌坐在地上,痛苦不可抑制的爆发,嘶哑的嗓子一声声喊着:“我不相信,你还我老公!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在场的人,无不落泪。即使再伤心,可是要面对的总也逃不掉。这个可怜的女人被带到了傧仪馆见她已经死去的亲人。在傧仪馆,她脚蹬着台阶,死活不肯进去,哭喊着:我不进去,你们把我带到这来干什么,我不进去,我要去医院看他……可是噩梦还在继续,她被带到冷柜前,看到了她最想见也是最不愿见的人——死去的丈夫。
    所有的事情都在向她宣告一个无法挽回的事实:爱人永远的走了,她再也见不到了。
    她和女儿放声大哭,看到这一幕惨状我泣不成声。谁也不愿面对这样可怜可悲的景象,我想逃离,我希望能终止悲伤。耳边却传来她爱人的声声呼唤:老公,你起来,我和女儿来看你了,你起来!你起来把我再看上一眼,我求求你了,你睁开眼睛看看我,看看我啊……
整个晚上,死亡带来的悲哀和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那一晚的情景我始终无法忘记,离开傧仪馆时她是被强行抱到车里的,她哭着对司机说:“司机我求求你了,你行行好!让我下去,让我再看他一眼,我一定会把他拉起来的。我和女儿一手一个就把她拉起来了。”
    我的眼泪再一次奔涌而出。
让一切快快结束吧,我迫切的希望快点结束行程返回乌鲁木齐。可是悲伤仍在继续,这一次车祸中,死亡两人,重伤两人(后来得知其中一个在大年三十不治身亡,只有一人幸存)除小朱外,另两名一死一重伤的男性是我公司购买材料时对方单位派来进行安装的工人。干完活后搭小朱车从工地返回和田。另一个伤者是女性,伤势较轻。是唯一的幸存者。生存者需要治疗,死者需要安葬,家属需要照料。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第二天,我陪同另一个死者的家属认尸——因为面部损伤较大,再加上感情因素,她不确定那个人是他的丈夫。死者从冷柜中抬出来放在地上,整容师依照她的吩咐脱去了死者的袜子,瘦削干枯的脚与生前没有什么分别,只是,再也看不出一点点的生气。然后他们把尸体翻转撩起上衣让她看背部,我搀扶着她蹲了下去。虽然尸体裹着白布看不见面部,但那僵直的躯体和紫色的尸斑以及散发出来的冷气足以让我产生眩晕。昨天,他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今天就像一件物件被贮存在冷柜中。人的生命真是太脆弱了。
    夜里十二点,我还在傧仪馆布置追悼会场。这里比任何一个地方都寒冷,会场内间还停放着几具没有生命的躯体,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妙,我都感到痛苦难耐。阴冷森然的气氛让我感到压抑和恐惧。而更多的恐惧来自于如此接近的看到生命的不可预见性以及它所带来的毁灭。
    第三天,火化尸体,小朱的爱人目光涣散,任人摆布。一个半小时。一个一米七五九十公斤重的人只剩下一把灰白相间的残渣,装进一个小小的盒子。我感到无限悲凉。人这一生,不过如此。小朱生前的种种,至此都化为虚无。
    事情总算告一段落,我坐在公司办事处所在的小区里释放疲惫。和田的冬天并不冷,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几个小女孩在那里玩打沙包,有的光脚穿着拖鞋,跑起来很是不便,微风中我的目光追随着她们跳动的身影,享受着几天来唯一的宁静和安详。即使刚刚火化完,我仍然无法相信一个生命已经远离。
    第四天,我们一行四人要去工地,走那条刚刚带走两条生命的路,山路真是挺险,仅容两辆车通过,一边是峭壁,一边的悬崖。一路都是急转弯,有时连拐好几个弯,根本看不到对面的车辆。沿途尽是呼啸而过的大货,由于新修的路非常平坦,所以货车几乎都是超速行驶。因为刚出过事,我们所乘车辆的司机格外小心。一到转弯,司机就减速并不停按喇叭,可仍然出现一次险情,行驶中我一直集中精力盯着前方,就在我把视线从司机左边挪到右边的功夫,一辆蓝色的货车急驰着迎面冲来,我吓的全身一抖,好在当时我们的司机速度非常慢,且一直鸣笛,货车大幅度的改变方向,驶回自己的车道,与我们擦身而过。车里的人全都吓了一跳。如果当时我们的车速度再快一点,没有鸣笛。那么结局就很明显,我现在不会坐在这里打字。
我们无从得知小朱当时出事时的情况,只听在场的人说双方都没有踩刹车,而且根据车毁程度推测,当时肇事车辆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桑塔纳后半部都被挤上了山。更重要的是:肇事车辆的司机无照驾驶,并且逆行。就这样,对方司机的违规把自己连同三个家庭推向无底深渊。众人也在评测小朱的驾驶情况,有人说小朱平时开车快,而且没有转弯鸣笛的习惯。我常常会想:如果小朱在拐弯处将速度降到很低,如果他接近转弯就不停的按喇叭,事情,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有时,在不经意间。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比如一个小小的转弯减速鸣笛。我奉劝所有的司机和行人,一定要尊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创伤。因为你无法预测下一时刻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你如果总是走在人行横道,总比在马路边的危险性小。车速保持在六十码,总比在一百码中受伤轻的多。退一万步说,即使飞来横祸,但至少无过错的一方能获得赔偿,而不必让家人去为他人负责。
   她爱人憎恶我们单位的老总,认为如果他不把她老公叫来,就不会今天这一幕,可我后来得知,小朱之所以在年前到和田,恰恰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他把卡上的五六千元赌博输掉了,他想尽快回地工拿到工资把这个漏洞补上,在他的包里还有出事前一天往卡上存钱的单据。还为一个什么红包的事两人争吵不休。他以前常开玩笑说呆在家里老拌嘴,离开了和爱人感情反好更好了。这一次相同的原因让他离开家,只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回家。
    也许应了那句话:经常吵闹的夫妻比和睦的夫妻更容易出事。希望天下的夫妻都能和和美美,如果做不到珍惜和爱人度过的每一天,那么,尽可能心平气和的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遗憾二字的影响,有时是终身的。
    在和田呆了六天,我终于返回乌鲁木齐,再过一天就是除夕。可是因着这一次车祸,有三个家庭,永无团聚之日了!人的生命如此之脆弱,如此之短暂,和田之行带给我的紧张压抑并未全部散去,我终日惶惶,虽然死亡对于每个人都是必然,可是对于每一个健在的人,都大意的认为它很遥远,我因为见到了它的突然性,不可预见性,感到非常的恐惧,我害怕会在某一时刻这样的事情会悄然临近,害怕面对生离死别的痛苦。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更好的活着,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失去了固然可惜,如果不好好把握现在。失去的,将会更多。
 
后记,测速结果出来了,双方一个五十五,一个六十五,都超速行驶。那个重伤昏迷的男子,在大年三十离开人世。此次车祸,四人中只有一个幸存,幸存者至今对车祸事件没有记忆。也许是潜意识里根本不愿回忆这件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回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