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行——洪崖洞(1)
(2022-04-29 11:32:00)
标签:
旅游 |
重庆之行——洪崖洞(1)
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北临解放碑沧白路,南接江滨路,沿嘉陵江畔长约1公里,历史上这里是重庆古城门之一。战国时期,秦张仪灭巴国后修筑巴郡;三国蜀汉时期,李严主导第二次筑城;南宋时期则是彭大雅为抗击元兵第三次筑城,明朝洪武四年,戴、鼎第四次筑城,建九开八闭十七门,洪崖门处于临嘉陵江险要战略位置,原是开门,因发生惨烈战事而改为闭门。作为军事要塞,也是重庆城一大胜景,因洪崖门外岩下崖边有一巨大石窟,叫洪崖洞,又叫神仙洞。相传古代有一神仙,大号洪崖仙人。晋代学者郭璞曾写下“右拍洪崖肩”诗句。现这里保留了江隘炮台,洪崖闭门,纸盐码头,明代城墙等历史遗迹。
2002年附近横跨嘉陵江的千厮门大桥开始建设,洪崖洞景区和景观工程同时上马。洪崖洞景区一共有八层,最上三层是洪崖洞酒店房间和前台,我们就住在第九层的一个面向嘉陵江的VIP房。这里夜晚灯光从晚上6时开灯,10点熄灯。可望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看二江汇流,品天下美食。形成了“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的休闲文化。“一态”指的是此种文化休闲业态;“三绝”指的是吊脚楼,集镇老街和巴文化;“四街”指景区内的四条街;动感酒吧街、巴渝风情街,盛宴美食街和异域风情街。四条景观街分别融汇了时尚元素,主题迴异特色鲜明,成为重庆娱乐,特别是夜生活的标杆。“八景”指的是洪崖滴翠、两江汇流、吊脚楼群、洪崖群雕、城市阳台、巴文化柱、滨江好吃街和嘉陵夕照。
巴渝文化的主要建筑形态——吊脚楼属于栏式建筑,依山就势,沿江而建,房屋构架简单,开间灵活,形无定式,从解放碑到江滨,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线性道路空间,吊脚楼的下部架空成崖,上部围成实体。洪崖洞的整个建筑形体,就是这种历史文化的见证和现代精神的象征。它以“吊脚楼”的传统风貌为主体,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餐饮、娱乐、休闲、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购物等六大业态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花园式和层叠式空中步行街”,成为具有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和商业中心。
在嘉陵江滨汇路的景区入口处,就可以立即看到洪崖滴翠。古时洪崖洞一带曾是林木苍翠,树多则蓄水,于是一条小溪从山林间渗出,沿大阳沟,会仙桥一直流到洪崖洞附近,形成一道小瀑布悬空而下。落至崖间再顺着岩石自上而下地汇作涓涓细流,而在少雨的季节,水就呈星星点点往崖下滴,水珠儿被阳光映透得个个如绿珠碧玉,于是文人墨客称之为“洪崖滴翠”。这里保留有苏轼、任仲仪、黄庭坚等文人题刻,它被列为“巴渝十二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