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公开信

(2010-01-10 09:14:16)
标签:

股票

(本人曾经在2006年10月9日给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人员发给类似邮件,内容与本文基本一致。今天趁国务院同意推出股指期货之际,再度在本论坛发表。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张东升,出自http://WeNew.net/)

 

本人有过长期股指期货交易的经历,所以一直非常关注关于国内股指期货方面的情况,就公开的媒体发表的文章来看,即将推出的“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合约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香港恒生指数的模式。本人对此有一个重要的建议。

一般来说,在设计股指合约交割月份的问题上,有香港模式与美国模式两种:

1,香港交割月是采用现货月、下个月、后两个季月;

2,美国则采用全部季月交割,只有3、6、9、12月合约。

虽然这是看似很小的区别,却造成市场很大的差异。

 

香港是在1986年推出恒生指数期货交易的,我们来看看1987年以来,恒生指数与S&P500至今的走势图形:

http://wenew.net/charts/index/hsi_1987_2007.png

 

http://wenew.net/charts/index/sp500_1987_2007.png

 

从上述图表中,能清晰看出,美国市场要比香港市场走势稳健得多,长期来看,恒生指数与S&P500的关联度还是相当强的,但是在中短线方面,细节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恒生指数的中短线振荡幅度要比S&P500大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很多,美国的市场容量要比香港的大很多,大的总是相对稳定的,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股指期货交割月设计引起的。

 

这就不得不说说指数期货的重要性。

指数期货自诞生之日起,本是股票指数的衍生物,但是发展到今天,股票指数期货的成交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股票的成交量,国际顶尖的大行普遍在两个领域内占据优势,一是投行,另一个就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他们更关心是否能在股指期货上盈利,为了在指数期货上盈利,会对股票做相应的投资交易,股票几乎沦为股指期货的盈利工具,会让人感觉到股票与其衍生物的从属关系发生了改变。

指数期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市场主力之所以更重视股指期货交易,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股指期货市场巨大,进出都比股票容易;二个,是股指期货有到期日,对冲总是可行的。

换个角度来说,就是股票买进容易,出货并不是非常容易,主力一旦出货将价格打低,成交量即刻开始缩减。而股指期货就有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拖到交割,这样,再大的主力都能通过交割达到平仓的目的,这就给主力逼仓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实,只要是期货形势,逼仓是经常的,特别是金融期货,因为到期交割就能顺利完成平仓,而且都是现金交割,不牵涉到实物。

 

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设计,加上现金交割,导致普遍都是现货月活跃,人们总是不停地更换现货月交易,其他合约不活跃,所以每个合约都只活跃1个月。

而S&P500的期货合约每个合约都能活跃3个月以上,因为S&P500只有季月才有合约交易,这样,大型投资者自然而然会更重视远期的盈利能力。

这就造成了两市逼仓的成本大不相同。

恒指的逼仓只需要20多个工作日,而美国市场需要3个月以上。所以, 由于逼仓成本偏低,造成 恒指期货基本上每年有2、3次以上的逼仓,而美国股指期货要是逼仓,非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不可,更何况美国合约并不只有最近的季月合约活跃,就更不会轻易看出逼仓的痕迹。

 

本人希望中国金融交易所为了中国股市的长期稳定繁荣,为了众多个人投资者的利益,请考虑采用季月作为交割月。

 

如果有疑问,或是探讨具体的细节,欢迎联系:

电邮:service@wenew.net

 

张东升(WeNew)

2007年8月2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