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评析
(2012-08-28 21:56:44)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个人资源 |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评析
正比例的知识,是我们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学会了分析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反比例知识以及进一步研究数量关系的基础,内容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因此,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候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候老师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去乾隆行宫买门票的数量和总价入手,通过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什么样的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以及理解变量中的定量---比值一定,进而揭示比例的意义。
2、在探究中发现
探究学习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本课教学中,候老师通过表格列举出两种变化的数量在一定的情况下变化的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自己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时,另一种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且这两种数量对应的数的比值始终不变。从而理解正比例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中获得新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兴趣。
3、在交流中升华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候老师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交流的时间、空间,学生能说的,都让学生自己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使学生把探究中的发现,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展示,每个学生不但展示了自己成功,也分享了别人的成果。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学习数学目的是运用数学,也就是为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为此,在归纳总结出了正比例的意义后,候老师安排了生活中的一些正比例关系的例子,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5、在练习中发展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练习的设计上,候老师除了设计理解正比例意义题型之外,还重点设计了对学生运用正比例意义去判断生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题型。在练习设计上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
我认为在整节课教学中,基本上能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使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丰富的体验。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我认为学生在理解两种相关联的两种量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候老师能安排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相关联的两种量,教师适当引导,可能在下面正反比例的判断上,学生会更容易一些。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浅显的看法,不妥之处,还请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