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教学评析

(2009-06-08 19:41:45)
标签:

教学评析

杂谈

分类: 家庭教育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教学评析

    刘老师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效整合教材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展开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万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读写”是在“千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读写”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是以同化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扩充的一类学习。由于万以内的“大数”,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已有一定的接触,例如,超市中经常可看到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标价等,学生对于这样一种数的表达形式并不陌生,甚至已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读写万以内的“大数”(如从刘老师创设情境问题“体育馆里可能会有多少小朋友来观看比赛?”后,让学生先估一估,学生能主动报出2000、3000、10000等“大数”,以及从课前学生收集到的万以内的“大数”都可以看出)。刘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课本中关于“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与“大数的读与写”两课时的内容进行了有机地整合,充分利用知识迁移,开发学生生活经验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将认识与表达、读与写有机结合,尤其突出对于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万以内“大数”的读写指导,层层递进展开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千数图”“简图”等学具,在动手操作、观察等多种感官参与下,让学生反复感知万以内的“大数”,逐步抽象出对于万以内“大数”的认识和掌握其读写法的同时,重视数感的培养。

    学生会读写“大数”并不能表明学生对于大数所表示的实际大小都很清楚,对于这些“大数”所表示的实际大小的意义构建,需要有一个反复感知,逐步抽象的认识过程。在本堂课中,刘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三次抽象过程:第一次抽象——从用“实景图”表达人数到用“千数图”表达人数。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观察过程中,反复体验2000、3000、4000、……等整千数的实际大小,即利用“千数图”上的点的直观性,感知“几千”数中的每个1千中含有10个百或100个十或1000个一。从而对这些整千数的组成有一种具体的大小感觉。第二次抽象——用“千数图”表达人数到用“简图”、“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表达人数。学生在摆放“简图”或“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的过程中,又一次感知万以内“大数”的组成。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让学生再次体验和感知位值原理,即千位上的9个圆片实际代表9个一千。第三次抽象——用“简图”、“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表达人数到“在数位顺序表上直接写出4位数”。学生经历这样一个层层递进,逐步抽象的过程,对于这些“大数”的实际大小有了充分的感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认识“大数”的经验,形成一定的数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