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哥们儿张春雷印象

(2008-02-18 18:36:17)
标签:

娱乐

影评

小说家

文学

影视

哥们儿

张春雷

分类: 心情驿站
哥们儿张春雷印象
哥们张春雷与老熊女婿秋生的合影
哥们儿张春雷印象
左为哥们儿张春雷,中间是老熊,右边是振发
哥们儿张春雷印象
与哥们儿张春雷把酒言欢,手机拍的,不甚清楚。
 
别人把铁窗生涯当作不堪,哥们儿却把它变成了财富,试问天下谁是奇才?
 

                        哥们儿张春雷印象

                              老熊

    平地一声春雷!突然从网络上杀出一匹黑马,引起了中国文坛好一阵震荡,直到几年后的今天,那震荡波还在继续着。这黑马就是以“哥们儿”为笔名从网络上陆续发表四部长篇小说的张春雷。他的四部长篇小说《四面墙》、《外遇》、《背叛》、《黑马甲》陆续在网络上发表后,引起了网络上读者的阅读热潮,一时间有关网站点击率激增。这也立即引起了出版商的关注,很快就和他签约出版了,紧接着这四部长篇就成了畅销书,也立刻引起中国文坛的震荡。四部长篇,每一部的出世都是那么的石破天惊,振聋发聩,影响巨大。连老熊身边的人——女儿、女婿也时常捧着一本《四面墙》不放。可惜当时老熊不怎么在网络上看小说,所以竟然不知道这位哥们儿。春节期间,和老熊来往了很多年的挚友振发,在相互电话拜年的时候,极力向老熊介绍这位哥们儿,并且极力撺掇老熊会会这位哥们儿。开始老熊的兴趣还不是很高。直到老熊信手用百度搜索了张春雷这位哥们儿的资料,结果一下就搜出了几页的结果。老熊逐一看过了,方才知道这位哥们儿实在是了不得的。等老熊随意和女儿、女婿说起这件事来,没想到的是:她(他)们竟然早已是哥们儿的忠实读者了,女儿还嘲笑老爸孤陋寡闻呢。于是老熊想见哥们儿的欲望从淡然突变为强烈。

    哥们儿张春雷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取得成功的,老熊最信服也最佩服的就是这类作家,因为忙,老熊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属于原生态风格类型的,语言并非是多么的华丽,但却是非常的流畅,非常的真实。人物刻画的非常的形象,非常的到位。

    昨天是2008年2月17日,老熊和振发、春雷约好去杨村一聚,把酒言欢。为了当天能够返回,由女儿、女婿驾驶他们的POLO轿车前往。于是早上七点起床,七点五十从大港出发。向杨村方向开去……

    本来从大港到杨村也就是一百公里的车程,我们沿着津港公路一路风驰电掣,上了西外环线,这时老熊心想,再有几十分钟就到杨村了。女儿、女婿也多次到过杨村。本来应该熟悉道路的,可最近外环线上的许多参照物纷纷被拆,结果开过头了。一路沿着外环线开到了东外环,距离张贵庄机场只有十六公里了。妈呀!这一过辄可就远了去了,返回去还是另寻道路?女儿主张返回去,女婿主张另寻道路。结果停车到一个加油站问路,工作人员指了一个路口。我们就从那路口离开外环线开往杨村……

    这是一条对我们来说完全陌生的道路,一路上不断停车打听,到上午十点半才到达杨村(本来应该在上午九点半到的)。先把女儿和外孙女送到了女儿的姨妈家。女婿驾车和我去找哥们儿。手机响了几次。是振发打来的,几次询问到了没有。女婿开车和我一路多次问路,终于找到了杨村泉州路上的“半读书院”,车还没停下来呢,老熊一眼看到振发早已站在门前迎候了。老熊下车后赶紧和振发握手寒暄,老熊侧目看了看哥们儿的“半读书院”,两间很小的门脸儿。振发把我们带进了半读书院。一进门,左侧有个很狭小的地方,坐着一位面目清秀的戴近视眼镜的中年人,他看到我立刻就起身和我握手,好家伙,这哥们儿身高有一米八四,比我高了一大块呢!振发介绍说,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老熊老师,这位就是咱的哥们儿春雷。此前振发早已把老熊写剧本的事情跟哥们儿说过了。握手寒暄后,哥们儿把准备好的礼物——两套他的作品分别给了我和振发各一套。过了片刻,哥们儿的夫人来了,她接替了哥们儿留守书院。我们就开车出去,找了家饭店,在三楼的一个雅间儿里坐定。服务员进来,于是点菜、上茶、开聊。这个时候,女婿秋生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于是本博客就有了上面的三张照片。

    这时老熊方近距离观察哥们儿,这位哥们儿的确是个典型的帅哥,并且一看就知道是位读书人,细高挑儿的身材,浓眉大眼,戴付近视眼镜更显得儒雅。读《四面墙》部分读者也许会以为作者一定是有些匪哩匪气的。但眼前的哥们儿丝毫和匪气沾不上边儿的,而且他的气质也是很好的。老熊问起了《四面墙》的创作来源,哥们儿侃侃而谈,把自己创作长篇小说《四面墙》的起因一五一十介绍了一番。原来哥们儿的经历是十分的坎坷。他大学专科毕业,当过教师,下过海,曾经在大邱庄禹作敏手下干过。后来因为哥们儿义气,犯下了包庇罪,被判刑三年。也许正是因为这三年的铁窗生涯,成就了哥们儿张春雷。我不知道《四面墙》到底是不是中国第一部完全写铁窗生涯的长篇小说,但我相信,《四面墙》肯定是中国写铁窗生涯最具震撼力的一部长篇小说,这可绝对不是吹出来的。看看网络上读者的热捧吧!被读者如此追捧的作家全国并不多见,这是什么?这就是认可,就是成功,巨大的成功啊!

    我们聊着聊着,酒菜就上齐了,振发不喝白酒,我和哥们儿两人一瓶白酒“雍阳醇”,回到家乡,自然要喝家乡的酒了。女婿秋生不喝酒,也是因为要开车的缘故。后来振发看我和哥们儿喝的高兴,就也喝酒了,酒杯里倒了那么一点儿。振发是老熊多年来的笔友,比老熊小几岁,也很有文学功底,但由于多年来当公务员,在老熊家乡当父母官,工作忙,也就把文学创作的欲望藏了起来。此外老熊之所以和振发结成莫逆之交,起因是老熊创作的剧本《鼻子李》。振发是老熊剧本坚定的支持者,可老熊从来没有叫过一句他的职称。嘿嘿,谁叫他是老熊的兄弟来着?

    三个人把酒言欢,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老熊的剧本上了。振发说,想什么办法能让老熊的剧本成功推出来呢?确实,老熊剧本的命运非常坎坷,但老熊踏上编剧这条不归路,丝毫没有后悔。老熊为了创作这部电视剧剧本《鼻子李》,把工作“买断工龄”了,但老熊从来没有后悔过。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有走下去了。哥们儿说我个人看重熊老师剧本的题材,等我完成眼下这个作品,我将极力推荐。因为哥们儿的四部长篇出版之后,哥们儿顿时名气大振,一些出版商、影视公司纷纷主动联系哥们儿,有预约哥们儿写小说的,有请哥们儿帮助修改剧本的。一时间哥们应接不暇。哥们儿今天的成就,在老熊看来,确实是个辉煌的开始,老熊希望这还不是他事业的巅峰,尽管起点就如此的高,老熊希望他能够不断地突破自己,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哥们儿说,我想每年出版一部长篇。对于各方面的热捧,老熊隐隐的有一些担忧,老熊担忧的是哥们儿被捧杀,从而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中断了创作的源泉,毕竟哥们儿是近年来绝少出现的奇才啊!但愿老熊的担忧是多余的,老熊担忧是因为太喜欢哥们儿了。因为别人把囚徒生涯当作不堪回首,而哥们儿却把这段生涯变成了财富,哥们儿不是奇才谁是奇才?这样的奇才谁不爱?

    这顿饭吃了好几个小时,大家聊兴正浓,还没有散的意思呢。这时女儿打来电话,说再不回去,怕天要黑了。于是老熊提出:就这样吧,我们后会有期。于是大家依依不舍地分手,告别……

    告别了哥们儿、振发后,我们驱车回家,一路顺利。

   

    最后给博友们道个歉,前几个月,老熊心情万分的沮丧,所以博客几个月没有更新,那时老熊死了,或者说冬眠了,现在大地回春,老熊活了,老熊结束冬眠苏醒了,老熊愧对博友们的支持。实在是对不起大家了!

 

 

                           老熊

                          2008年2月18日于大港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