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抵御亚健康倡议书

(2007-09-20 18:34:16)
标签:

健康/保健

亚健康

娱乐

新闻

分类: acbcdc《亚健康新闻》
 抵御亚健康倡议书

                        

                           亚健康网

                        http://www.acbcdc.com.cn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人类将追求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
  中国正面临第二次卫生革命的战略转折,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中国民众,在尽情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文明病”即“生活方式病”正日益流行。而生活方式病所表现出的症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宣布:亚健康与艾滋病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据最新统计,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已占总人口的75%。如果我们继续让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它必将给我们本以不堪重负的医疗卫生之舟,凭空添加上数倍的重压,如果我们还没有立刻开展和解决人类抵御亚健康的严重问题,人类文明将会面临一场巨大的灾难。现在的亚健康问题与人类历史上已经爆发过的大型瘟疫相比,就如同把青蛙放在逐渐加温的水里和放在已经烧热的水里一样,后者会拼命挣扎,跳出险境,继续新生,前者会在不知不觉,甚至舒舒服服的感觉中慢慢死去。亚健康对于人类,危害之烈,强于非典、禽流感、艾滋病……
  两千多年前,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医学的崇高境界是“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同时还提出了“未病”、“欲病”之说,并有名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如果是按未、欲、已病,把所有人群都纳入医家的视野,进行“治”或说管理、调理、干预、保健、康复、养生等,则中医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有理论基础,二是有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统观全人类不同民族的传统医药而论,均有解决人类亚健康难题的有效方法,然而有完整理论、体系、实践的,唯中医药而已。中医药将在解决人类亚健康难题的过程中,起到更加突出,更加巨大的贡献。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亚健康是中医药振兴的突破口!中医药的复兴,中医药的振兴,中医药走向全球,影响并造福全人类,从解决人类亚健康开始,是最佳的必由之路!
  中医药不仅是学中医药人的中医药,也不仅是从事中医药工作人的中医药,它是所有中国人的中医药,也是全人类的中医药。通过解决人类亚健康之难题,人们将越来越了解中医药,越来越享受中医药带来的健康、快乐和幸福!正像吴仪副总理所言“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对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所有从事亚健康事业的人,为我们拥有无比优秀的中医药而骄傲、自豪。正是因为有了她,人类一定会战胜亚健康这个最大的敌人!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代表所有与会者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的人民群众郑重且庄严发布《抵御亚健康倡议书》:
1、珍爱健康,尊重生命;
2、爱护环境,保护资源,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和谐;
3、认真学习中医药知识,增强健康意识;
4、注重中医养生饮食文化,保证充足而均衡的营养摄入;
5、提倡相互帮助、沟通与交流,构建幸福和谐生活和快乐工作氛围;
6、加强运动和锻炼,积极开展户外活动;
7、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每一个人;
8、尤其关心老人、妇女、儿童,扶助弱势群体;
    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抵御亚健康的理念被广泛接受,才能使健康的实践被广泛推行。让我们团结起来,不懈奋斗,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持之以恒地做出我们的贡献!

 

  注:排名不分先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

亚健康网

亚健康网络学院

亚健康国际环球网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

国医华亚健康研究中心

 

             

                                                               

                                                               亚健康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