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自由还是构建健康环境?
(2014-05-11 09:59:36)分类: 成长琐记 |
2014 5 11 中雨
没收手机一个月了,豆豆的变化还是可喜的。
回国初期买的课外书全看完了,不久前又买了20多本,说就算爸爸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吧。
得说这个学校的作业确实不多,豆豆每天放学最大的消遣就是躺在沙发上看她的书,有字没字的都有,自己看得咯咯笑个不停。乐趣似乎并不比刷QQ少。将小米换成199元的诺基亚,豆豆同学说她由土豪变成了土鳖。说起此事,豆豆做垂头丧气状,但也就这样了。
当然,豆豆依然要刷QQ的,只是改成用电脑。因为没有那么方便了,因此用在这上面的时间大大缩减。也没发现因此耽误和同学的交流沟通。
上篇文章的评论中,有网友对没收手机有不同意见,意思是:在有智能手机的情况下还能发自内心地很有节制的使用,这才是最高境界。
我不否认这是最高境界。但觉得放任孩子沉迷于智能手机,培养出这样境界的几率并不高,坏了眼睛,疏于读书的几率倒是要高得多。至于培养自制力,那更不是问题。在没有各种电子产品的年代,生活中依旧有足够的机会锻炼人们的自制力。
没收手机,是干涉孩子的自由,还是为孩子构建更健康的成长环境?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两派意见会势均力敌。
但,如果把手机换成毒品,估计大家意见就一边倒了。
智能手机和毒品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其实就在于家长对其后果严重性的判断——是否值得冒那样的风险(健康,生活习惯)去保有这一份自由?
出污泥而不染的人终归是有的,但我还是选择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污泥少一些的环境中。
一个同事刚调到小米手机工作,我跟他讲了我家的故事,说虽然孩子喜欢他们的手机,但我还是要没收的,相信很多家长与我观点一致。
他说手机就是这一代孩子的命,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我建议他们开发儿童和少年专用手机,让孩子喜欢家长放心。比如采用Kindle电子书的屏幕技术,保护孩子的眼睛;提供专用图书频道,让孩子用手机也可以读到好书,同时要限制不健康网站的访问。又比如,在手机中加入类似计步器之类的功能,并想方设法设定各种奖励措施,鼓励孩子运动.....
朋友听了很兴奋,觉得这个建议真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下面再说几个豆豆的段子。
某日,豆豆一个同学对她说:“我最近在看《与神对话》,感觉写得还不错。”
豆豆知道豆妈很喜欢《与神对话》这本书,听后心里暗自想:“到底是我同学太成熟,还是我妈太幼稚?”
后来又一个同学给他们推荐《疯子在左,天才在右》这本书,恰巧豆妈前不久刚读过,而且特别喜欢。
豆豆听后说:“现在我确定了,肯定是我妈太幼稚!”
某日班里两个男生打了起来,唯恐天下不乱的豆豆看了十分兴奋,跳着脚拍着手大喊着:“加油,加油,加油!”
这时班主任幽幽地走进来,站在豆豆身边说:“你跟男生闹得挺欢啊!”
豆豆马上安静下来,乖乖写作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