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是学语言的最佳方式

(2014-01-25 12:46:50)
分类: 豆妈视点

2014 1 25 晴

 

今天我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的一篇文章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感悟》,又颇多共鸣。

这让我想起豆豆的这次期末考试,语文和英语都获得了班里的最高分。而回国后的这两个月多月,她在这两门课上基本没有花多少时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绝不是偶然的。

 

案例1:由于扩招,语文教师不够用,只好让那两个班的学生在语文课上自己阅读。一学期下来结果是“这两个班的语文基础知识并不比平行班低,相反阅读题目和写作题目的成绩比平行班的成绩还略好一点。”

 

案例2,让两个阅读量较大的初中生做语文高考题,结果发现他们的成绩与高三学生平均分不相上下。

 

案例3:李希贵曾经还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在中学的语文学习期间,对你帮助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在41份问卷里面,有好多学生谈到了自己登上讲台讲了一节语文课,当学校校刊的编辑,积累了300首宋词,看完了《家》、《春》、《秋》,坚持看《读者》,收集好文章做剪报,写周记,一次迎奥运征文获奖的鼓舞,利用班级图书角进行读书,等等。但是在所有的答案里边,没有一个提到是因为老师讲得好,这个问题特别耐人寻味,特别值得我们研究。”

 

案例4:“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我们选了十位学生,就是我们问他“你喜不喜欢《红楼梦》?你是什么时间读的《红楼梦》?”十位学生,有七位学生说喜欢《红楼梦》,这七位学生是什么时候读的《红楼梦》呢?一个是高一寒假,一个是初四到高二,一个是高一暑假,一个在高二,一个在高一暑假,一个是初四暑假,一个是高一至高二上学期。还有三位学生不喜欢《红楼梦》,我调查一下,全是在小学和初一读的《红楼梦》,从此他就不喜欢这玩意儿了,你再让他读就很困难,就伤了他的胃口。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把好的东西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送给孩子。”

 

案例4:“我记得,2006年我到太原去,太原的一个语文特级教师告诉我一个叫他很不安的例子,就是他的外甥女,从此就不喜欢旅游了。为什么不喜欢旅游呢?就是只要一旅游,她妈妈就让她写游记。所以家里有旅游,要么就不去,怎么动员都动员不了,她舅舅去动员,也没有成功。阅读也是这样,有好多家长,一阅读就让孩子写读后感,一阅读就让孩子干什么事儿,就要写作,所以搞得孩子也不愿阅读了。因此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只要有了一定量的阅读量,你不让他写,他也忍不住。”

 

这些案例都有利地证明,传统的语文课价值不大,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阅读——

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们读自己喜欢的书,降低期望,让孩子享受阅读!

至于成绩,至于输出,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正如卢安克所言:“改变自会发生,但这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责任,不是压在我肩膀上的。”

老师家长要是都有这种心态了,孩子们就爱阅读了,长此以往,我们所关注的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更何况,阅读所获得,远比提高语言能力要多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