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nengdouma
nengdoum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789
  • 关注人气:14,3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豆体验到的文化差异

(2013-06-11 10:46:49)
分类: 游学加拿大
2013 6 10 阴雨

今天,豆豆学校组织六年级的孩子们去参观他们的对口中学。豆豆回来挺兴奋,说中学特别大,她都快迷路了。这所中学的生源主要来自附近的三所小学,今天三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都去参观了,他们7、8个人一个组,被两名中学生带着参观学校。
这里一共有15个班,20个教室,豆豆发现竟然有一个教室是用来学做饭的!另外,中学是有食堂的,午饭可以在这里吃。两位带队的中学生说,这里的薯条特别难吃,其他的还都不错。
7年级也分好多班,比如有个challenge班,对数学就要求高一些,听说先前他们还考过试呢。因为豆豆只在加拿大上两个多月中学就回国,所以我们就没去凑那个热闹。
豆豆说,她感觉中学可能比小学要好过一些,因为来的时候大家都是新人。我理解她的意思是这样更容易交朋友。
豆豆来加拿大已经7个月了,听懂老师同学的话没有问题。这里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讨论,开始她基本不说话,慢慢适应了也能参与讨论,但还是比别的同学说的少。“其实说也可以的,我就是感觉没那么想说。”
她之所以不喜欢这里,我想主要原因是没有深交的朋友,很难融入他们的文化。

“我经常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别以为这是语言问题,这是文化问题!同学说一首歌,她没听过,同学说一个Vedio game,她没玩过,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一个明星,她虽然知道,但这个明星对她毫无吸引力!
豆豆和国内同学聊天的热情那么高,完全可以理解。我想起老有文章报道中国留学生扎堆,其实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我曾经有个学生到美国某校做交换生,他说那些15、6岁的中国留学生见了他们这些国内来的大学生特别亲,有事没事老想找他们玩。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也讲到,来自德国的安德烈在美国留学时,发现基本都是地域近的留学生经常在一起,开始以为这是语言问题,但后来发现,澳大利亚人和美国人也没什么交往,所以文化差异才是更深层的问题。
一个中国朋友的孩子从小在加拿大长大,现在已经上大学了,我问他孩子现在的朋友主要是什么人,他说基本都是洋人。这正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成长的文化环境对交往圈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豆豆体会到的文化差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女生特别爱臭美!比如,几乎班里每一个女生都有耳洞,戴耳环;几乎每个女生都涂指甲油,有的还一天换一种颜色;有一些女生每天都化妆;很多人都爱穿有破洞的牛仔裤..... 
不过,最震撼的一个差异是——班里至少有一半同学的父母都离婚了!
比如老师问假期会有什么安排,就会有很多同学说,要去爸爸或者妈妈那里住,因为平时他们跟着另外一方生活!我特意查了一下数据,说加拿大的离婚率高达41%!可见豆豆所言不假!
在这边填写各种表格的时候,通讯地址一项通常要给留三、四处填写空间!原来我还挺困惑其必要性,现在终于明白了——家庭状况复杂的绝不是个别人啊!

蓝天、白云、花园、洋房,看起来很美的生活恐怕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幸福。

(早上跑步的时候拍的路边普通民居的花园)
豆豆体验到的文化差异

豆豆体验到的文化差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夏日活动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