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豆妈视点 |
2012 11 6 晴
昨天一个同事跟我说,周末他送儿子上课外班时正是风雨交加,穿着高跟鞋的她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很疼,但身边10岁的儿子却没有过来扶她一把。她一时非常生气地说:“养这么大,要你有什么用?!我摔了都不知道扶一下!”
儿子不但依然不动,而且反唇相讥为自己辩护,说是她自己摔倒的,凭什么怪他之类。
她为此很伤心。也感慨这个时代的孩子怎能如此自私。
但是,我对此却有不同看法。
“要你这样的女儿干什么?!” 这也是豆爸常常脱口而出的话 。
每次豆豆听到这种话,肯定会以牙还牙,绝不会出现爸爸所期望的乖巧行为。
“要你有什么用?!”这一句简单的、一代代人张口就来的话,其中却隐藏着一些秘密。
一方面,这句话体现了对对方个人价值的全面否定;另一方面,也表示说话者认为对方有价值与否,取决与他以什么样的态度、行为来对待自己。
他没帮忙,马上就说“要你有什么用”之类的话,说明你内心认为他帮你是天经地义的,不扶就是大逆不道的!这种不由分说地轻易给别人扣帽子、下定义的武断方式,施加在我们身上我们会舒服吗?我觉得任何一个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泯灭的人听到这句话都会十分反感,至于他采取直接反抗还是压抑屈从的方式,则和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个人性格有关。
朋友的儿子能跳起来反抗她了,我倒不觉得是件坏事。如果孩子在这种话下毫无怨言地乖巧地去扶她了,或许有人评价他为懂事,而我却要担心他的内心是否被压抑扭曲了。何况,在这种叫骂中提供帮助,体会到的恐怕是被胁迫的屈辱感,他怎么可能从心底认为助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后来,她十岁的儿子指责她说:“都怪你小时候不努力,才让你下一代的生活如此凄凉。”
他指的是,别人家都开车接送孩子,只有他和妈妈步行在风雨中。
朋友说:“我在大学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觉得我还行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儿子说:“你怎么就不能跟好的比比呢?”
听到这我就笑了,问她是不是她跟孩子说过类似的话。
她承认,看了孩子的成绩,类似的话还是时常会说的。
显然,她的指责激起了一个恶性循环,孩子开始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了!
于是她更加伤心和气愤.....
朋友想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这并没有错。她完全可以直接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并询问孩子能否提供帮助。当你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他们多数是会选择帮助你的。在他提供帮助之后如果再能表达你的谢意,孩子便更容易体会到成就感和价值感,而这就是助人的快乐啊!
陈丹青说,他刚到美国时,让他倍感惊奇的是——“每个人都长了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
什么叫不受欺负?其实就是被尊重!
我们的文化中等级观念(君臣、父子)还是很强的,上级对下级颐指气使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自尊遭到强暴心理自然不快,于是就找地位比自己更低的人发泄出来,恶性循环不断被激发,于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了弱势的经历和被欺凌的感受。最后,人人都长出一张受气的脸。这恰好印证了大师们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一体的!
教育孩子之前,请先检点我们自己的言行吧,请学会尊重孩子,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只为了,这个世界多几张没受过欺负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