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原本风轻云淡——雨露谈自己转变之后的体会

(2012-02-23 09:52:25)
标签:

教育

分类: 心灵成长互助读书会

2012 2 23 晴

 

雨露曾经觉得自己的老公、婆婆、以及父母都问题重重,导致自己的生活无比痛苦,离婚这个词时常在脑海中盘旋。但是最近,她体会到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走不出自己的模式才造成的。当她对此有了察觉,并真诚地接纳自己与别人时,世界顿时呈现出风轻云淡的美好景象!雨露想把自己的体会在这里分享,或许能带给巴布和九戒一起启发。

 

在那次读书会上,说完我讨厌母亲在生活方面的控制后,回家感觉真好!我发现把积压在心里的不满说出,话和本人分离开了,能够更好地检视自己的思想,思想是情绪的根源。我对自己说,我把我妈妈喜欢打扫卫生看作是对我的控制,实际是胜肽的需要。我放下我对被控制的需要。

这样,发现很有效。我对自己说:“老妈打扫卫生就是控制你。”这句话很明显就是错误的。

周六,碰到一个小朋友的妈妈,前一段也是自己妈妈看孩子,她说:“我妈妈说就是你们小的时候,我们没时间看孩子,现在看外孙女算是对女儿的一种补偿。”她小的时候,她妈妈每天用绳子把她栓在家里或是一起下地干活,妈妈们其实都不想这样做,只是条件所限。

我昨天晚上睡到半夜想,我一直在喂养着我的胜肽,表面上我很听话,从来不顶撞妈妈,但是,却逃避与她的沟通,从不愿意和妈妈聊天。这样是不对的。妈妈来帮我看孩子,其实,也是想弥补我小的时候的空缺。

有一次读书会上,飘逸给我念了书上关于父母的一段话,当时我没有感觉,但现在从心里完全接受了。下面就是那段话。

 

“但你要相信,在过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已经尽他们所能地在扮演好他们的角色。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他们所知有限,资源也有限。在诸多限制下,你所得到的已经是他们尽力之后的结果了。”

 

父母都是用心在养育自己的孩子,出发点都是爱孩子,只有做法上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产品。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检视这些副产品,更换和学习更好的做法,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第七次读书时,对于我练字这个事件,大家发现我的负情绪积累的很大。我说出来宣泄掉之后,倾听飞尘和飘逸对孩子学琴问题的探讨。我突然意识到我父亲让我练字并不是为了虐待我,而是真的想让孩子坚持一种学习。尽管作为上一代有封建思想残余的父母,他打我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但是,从飞尘和飘逸身上,我也看到了父亲的爱。

会上我说,我一点也没有从练字中受益,话说出来,我再来看,这句话当然是不对的。我还是从中受益并得到乐趣的,最起码书法是我的一条长板。

 

而为什么我成年后再也不练字,正如那个钢琴女孩再也不练琴呢?我昨天看了一本书《孩子的第一本心理书》,书上说从小要积极培养孩子的快乐神经。联系到我们读的这本书,我想问题出在,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负情绪,这种情绪喂养了痛苦的神经,渐渐形成了一种情绪模式,并且不断地加粗这根神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避免自己的孩子,积累负能量形成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模式。

 

我觉得自己的状态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孩子要求家长都必须是完美的,但是当自己当了妈妈,发现其实每一个家长都是普通人,包括我自己,普通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缺点,都有办错事的时候。所以对自己要全面接纳,对孩子要全面接纳,对父母更要全面接纳!他们是这个世上全心全意爱着你的人。

 

嘿嘿,我现在感觉心里都放下了。感觉以前,一直背着个大口袋包袱,累了就拿出来给自己秀一遍。现在都说出来了,就像把口袋放在桌子上,看看里面其实都是很陈旧的东西,不再需要了。

 

看完巴布的文字,回顾我的冲突矛盾,我发现我属于极端恐怖分子!

在孩子的问题上疯狂的坚定自我的看法!也是从孩子降生起开战的,我就像《越南归来》中的施瓦辛格,全身武装,满身挎着子弹,腰里别着手榴弹,肩上还扛着火箭弹!对老公和来帮忙看孩子的人,一顿狂轰滥炸。

刚生完孩子那会,家里就一个声音(我的声音)!我老公说他们怎么做我都不满意。我估计奶奶都吓得够呛。尽管我很少针对她(其实只有一次,当天就向她道歉啦,在豆妈的帮助下)。每天我就是抱着孩子,拿着机关枪对所有地方扫射!嗵嗵嗵!这不是英勇,是要毁灭啦!当你不接纳身边所有的人和事,就等于把自己推到悬崖边上了。
最后,看着残垣断壁,也想把自己打死了。现在我觉得确实是我的问题,我都这样了老公肯定不喜欢我,那我就自己结果了自己。可能这才是我内心提出离婚的真正原因。

离婚就像我手里的手榴弹,我拉开引爆器,但......竟然没有引爆?!

这时我才发现,其实我的家人都很爱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