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第二次活动
(2012-01-12 22:38: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灵成长互助读书会 |
2012 1 12 晴
今天是学校寒假的第一天,我们读书会进行了第二次活动。其实大家都非常忙,但因为深感读书与自我成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都在心中给读书排上很高的优先级。
这次我们一共学习探讨了六章,也就是说学完了第九章。大家感慨颇多,相聊甚欢,三个小时不知不觉流过。在这里,我只能将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片段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在第四章“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失落了真实的自己”一章中,谈到快乐与喜悦的区别,对大家非常有启发。
「快乐是由外在事物引发的,它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得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
「既然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我们往往期待别人的感激、认可、赞美,得到了就满面春风,得不到就满腹牢骚,这都是将自己的情绪控制权拱手让给别人。只有喜悦这种由内向外的绽放,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任何人也夺不走的。
玻璃觉得自己现在连快乐都不多,距离喜悦就更远了。
豆妈说:“以后都不要祝人家新年快乐了,一定要说新年喜悦!”
大家会意地大笑。
主人公若菱很怕回婆家,因为她不能生育,总感觉与婆婆小姑心有芥蒂。但这次却十分不同。
昨天在踏入婆婆家门时,若菱决定要扮演一个好演员,她微笑地迎接小姑,探入厨房去看婆婆,并且真诚地要求帮忙,和以往客套的虚与委蛇是完全的不同。饭桌上,她突然觉得婆婆的菜还真的是好吃,由衷地赞美了几句。
若菱看到微笑的婆婆眼中散发出光芒;以往在若菱眼中刻薄的嘴角、严厉的眼神,昨晚竟然消融无踪,好像奇迹一般。
最后离开时,婆婆甚至交代一句:「工作别太辛苦了!」
若菱也感觉到了她的由衷关怀,竟然第一次感到有些不舍离去!
「这就是以假带真吗?」若菱纳闷,「为什么我转变了我的狀态,她也会有这样大的改变?」
这一段和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大家都有大量正反面的例子。
豆妈想起有一次将面包烤糊了,十分抱歉地对豆豆和豆爸说:“今天我犯了一个错误,不小心把面包烤糊了。”
豆爸一愣,然后说:“多大个事儿啊?我们小时候还说吃糊东西捡钱呢!”
于是话题转到是否真能捡钱的问题上,一次有可能引起冲突的小事在两人的正面互动中消解了。
飘逸举了一个反例。一个周末的早上,全家人还在睡觉,她早早起床做早饭——鸡蛋挂面,同时想着冰箱该除霜了,于是开始铲铲擦擦。心思一二用,挂面就煮稠了。饭端到桌上,婆婆一看就说:“这面怎么这么稠啊?!”当时飘逸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心里很难受,觉得自己一大早就起来,又做饭又收拾冰箱,不但没人肯定反倒落下埋怨。
玻璃和豆妈就开始设想并表演其他可能的场景。
“一大早就起来,又做饭又收拾冰箱,你们都在睡大觉,还嫌我做的不好。你看着办吧,爱吃吃,不吃算!”
“本来就稠嘛?我还不能说句真话了?!”
“你们家的人老是这样,就是没文化……”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露胳膊挽袖子就差打起来了!
大家看的哈哈大笑——生活中的很多矛盾不就是这样一句赶一句的升级的吗?
如果你对此有觉察,自己首先做出正面互动,不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飘逸又举了另外一个例子。一次婆婆做好菜端了上来,飘逸的LG尝了一口说:“哎呀,这菜怎么这么咸啊?”
婆婆显得稍有不悦。飘逸接过话说:“什么咸不咸的,能吃就行了,妈给我们做饭就够辛苦的了!”婆婆的脸色马上缓和下来。
在第六章中,老人第一次提出:真我就是爱、喜悦、和平。
但是大家都不是太理解这个观点。我们更倾向于说,爱、喜悦、和平是真我的特质或者属性,而真我本身还是那个从小到大一直陪伴着我们的那个见证者,那个存在。
这个问题深究起来就会和玄学、宗教联系起来,于是我们决定暂不深究,还是先研究比较入世的部分。
第七章能量争夺战和第八章吸引力法则是最有趣的两章。
先看文中提到的一个实验。
另外一个报导是说一个日本小学生做的米饭实验。在教室中放三碗米饭,每天孩子上学的时候,对第一碗米饭说:「我爱你,你好好吃哦!」第二碗米饭完全没有得到任何关注。第三碗米饭得到的话语是:「你丑死了,没人要理你!」
一个月后,第一碗米饭变成黄色,发出香曲味。第二碗米饭变黑发臭,还长出霉菌,见证了无人理睬的悲哀。第三碗米饭稍好一点,变黑发臭,但是因为至少还有人理睬,所以情况不如第二碗那么糟。
大家都觉得这个实验不可思议,但同时又觉得作者没有必要欺骗读者。
于是玻璃斩钉截铁地说:“今天我回家就闷一锅米饭,我要亲自做这个实验!”
大家都笑着说事先一定跟LG沟通好,否则他看天天你对着米饭说话,肯定会以为你疯了!
这个实验想说明的是,一切都是有能量的,包括情绪和思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实际上就是震动频率相近的人容易产生相互吸引。我们大都是学工的,在实验和应用中亲眼目睹、亲身感受过共振现象,所以对这个理论很容易接受。
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
这个观点和我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同时和上面提到的正面互动也一脉相承。当你释放正面能量时,周围的人能感知你不需要夺取他的能量去满足自己,他就会比较放松,也就容易释放出自己的正面能量,于是良性互动就开始了。
如果你经常抱怨“我怎么这么倒霉,我怎么喝口凉水都塞牙?” 那么你就要注意从自身找原因了!
作业:
1. 从第九章开始了潜意识的探究。请看下面一段话并分析,话者的潜意识可能是要向她传达何种信息?
“我那天去看了两套房,看第一套房时差点和自行车撞了,看第二套房时,我在胡思乱想闯了红灯,差点和摩托车撞了”。(话者看房的目的是想与丈夫分居。)
2. 春节期间,你估计家里有可能发生什么问题或纠纷,对此,你有何预案?
制定预案请参考下列三级目标(必须要说到做到,所以不能贪高哟!)
初级目标: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级目标:对方首先开火,力求让炸弹在空地上爆炸,自己不受伤,也不让事端扩大。
高级目标:即便对方开火,擒住核弹头,将其和平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煲一锅热气腾腾的暖心汤一起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