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英语阅读速度相当于加拿大几年级小朋友?

(2010-09-26 08:06:11)
标签:

英语阅读

分类: 豆妈视点

2010-9-26 晴

 

在网友安妮鲜花那里多次看到孩子在加拿大学习英语阅读的事情,一次在她的《与安妮同步学英语(6)及阅读速度标准 一文中看到了加拿大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大纲”,其中对阅读速度有如下要求:

 

“按照这个标准,一年级孩子的阅读速度是50-70词/分钟,二年级是70-100词/分钟,三年级是100-130词/分钟。(安妮目前是Grade 2,在温哥华普通公立小学的2/3年级混合班,阅读速度是120词/分钟。)”

 

看到这些数字我感到似曾相识,于是翻出《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查看,摘录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达到四级为基本要求;达到六级为较高要求。

1、 基本要求

3)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2、 较高要求

2) 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较高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

 

也就是说,大学生中英语水平较高的阅读速度基本相当于加拿大二、三级小学生的水准!

当然,大纲中提出难度的问题我们不好清晰界定,也许我们大学生读的东西比他们小学生读的难得多,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不过,大学生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强得多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又查了一下四六级考试大纲,说阅读部分就是按照100词/分钟的速度出题的。回想一下当年的英语考试,是不是总觉得阅读理解部分时间不够用?!今天大学生的感觉和我们当初的感觉并无不同。

 

下面再看看安妮爸爸和安妮的阅读PK结果。在安妮鲜花《中式背单词害我英语输给7岁女儿》 一文中有如下文字:

 

宝爸有些不服气,我怎么说也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在加拿大名校MBA全职两年,Presentation、Report都不知做了多少个,一个一个的 Case 分析多了,你一个7岁的小丫头,正式开始阅读不过两年半,在阅读速度上我竟然会输?早知道老外阅读速度很厉害,学校在高年级时还有快速阅读训练,可是也没听说大宝他们现在就训练过啊,咱也没有训练过,马上去琢磨一下,怎么也不至于现在就输给这小丫头!

宝爸开始研究快速阅读问题,找机会和大宝好友的白人妈妈请教。人家说,一次要读一片,不能只读单个的字。还说,这个很简单,稍微训练下就成!

网上说,把椅子靠后,离书远点,一次进入视野的文字多一些,一般20分钟的训练就会有明显效果!宝爸开始按照这个方法去练习,很快就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如果成块阅读,原来认识的单词就变得不认识了!!!别说增加一个块的单词量,就是一次两个单词同时进入视野(就是说,一个块只有两个单词),大多数时候也不认识!甚至一个长一点的单词,如果不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从前到后地看,也难认出来!

哦,宝爸恍然大悟!!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症结在于我们十几年来背单词的方法嘛~~

 

通过这一段可以看出,国内培养出的大部分优秀学生在阅读速度上确实拼不过人家的二、三年级学生,因为宝爸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读的是和安妮同样的文字。

看到这里有何感觉?想起赵本山一句话——伤自尊了!我们的英语阅读速度相当于加拿大几年级小朋友? 我们还一直说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听说不行,阅读还是不错的呢!

 

不过宝爸总结出的问题结症我只是部分同意。他说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背单词的时候像背电话号码一样,所以几个单词同时进入视野就不认识了,因此难以提高阅读速度。解决之道是学习Phonics的单词拼读法。

可是我觉得,虽然我们没有系统学习过Phonics,但基本的拼读规律大家还是知道的,并没有多少人是像背电话号码那样背单词的。我的学生们说,背单词的主要问题不是记不住拼写,而是记不住意思。

是不是这就是母语与外语的必然差别呢?

据说生长在国外的华人孩子学中文10年,读书水平相当于国内五六年级的孩子。五六年级,我觉得那就不错了!看看周围很多五六年级的孩子,古典名著都读得很带劲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学了十多年英语,水平还赶不上人家读书一两年的小孩子呢?通过什么手段避免我们下一代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呢?希望听听大家的想法。

我的推测有下面几个:

1. 把语言当专业课来教来学,不重使用,而是重分析研究,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几乎没听到更没说过几句完整的英语;

2. 输入太少,除了教材之外,几乎没看过什么英语读物,几乎没听过什么鲜活的语言;

3. 考试就是选ABC,对in,on之类的虚词充满热情,而对语言的整体把握却往往不在考核范围之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