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豆爸爸的转载别人的文章

(2010-04-27 11:58:07)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园地

大家说说,“小升初”择校到底有多大必要?

 

如今,一年一度小升初又到了家长奔波、学校忙活的烦乱季节。几天来,有关小升初方案、思路不断见诸报端,一些区县也开会布置有关工作。不少学校写出“小升初咨询五一以后接待”。今天,《法制晚报》头版头条报道:西城区出台新政,今年推优比例在30以内《小升初严控共建生》。同时,相关新闻,《小升初特长生入学,海淀放宽证书要求》等。至于“面试就近入学”那时多年来的大原则,而有如西城区推优在30%以内,剩下70%怎么分,那不是笔者管得了的事情,根本也用不着费口舌,只是就“择校”说些实话,提醒广大家长千万别吃后悔药罢了。

    为扩大优质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解决“择校热”问题,北京从2005年开始投入106亿启动“初中建设工程”,用于强壮初中教育的“豆腐腰”。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使各县的初中校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也就是说,各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没有多大差别。至于今天还在推优,实在让人费解。那么,什么叫推优呢,既然遵循“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那么这“优”往哪里推?说白了,不就是各区县通过推优,试图帮助部分学习好一点的小学生毕业生择校,把“好生源”留在本区吗?否则请问:先前“初中质量工程”取得的显著成绩是真是假?请问,纳税人这106亿元血汗钱让谁打了水漂。

    圈内的人多明白人,“小升初”择校实在没有必要。不是吗,如今,用牺牲孩子快乐满足自己一时虚荣心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追求的无非是老校、大校、完中校,说白了也就是他自己知道的那几个所谓的好学校。殊不知,学校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那些所谓的好校也许早已是昨日黄花了;何况即使是名校她的出名和主要精力也不会放在初中教育上。因为,她要在更大的范围选择、录取初中毕业生。其实,老百姓向往的这些学校,其师资在教法特别是在学科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方面远不如一般校;而且管理也不如一般校严格。往往使得一些自制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快下降。

    这里要说明的是学校教育远没有人们期待的那么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学校之间的差距绝大程度取决于生源,也就是说学生的天资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要不然,怎么小学毕业有的学生只得几分、十几分,有的学生得90多分呢?无数事实证明,这些小学毕业学习差的学生,一般不会杀出黑马来,而且已经基本决定了他在360行中的位置。要不然那么多中小学教师的孩子怎么同样考不上大学呢?这里须强调两点:第一,学习好的孩子要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如此一定对孩子健康而个性地发展有益。第二,学习一般或者差一点的学生,千万不要花钱择校找罪受;如果择校真的改变学生学习状况,恐怕择校费要达到千万元以上还供不应求。第三,要更新观念,适应自己孩子发展、能够受到老师重视的学校是最好的学校,离开具体孩子,根本无从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

   话已至此,那么怎样对待“小升初”才是聪明之举呢?“免试就近入学”最科学,找一所离家最近的中学,不但有利于孩子上下学,还便于家长对孩子的管理和与学校配合;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展、快快乐乐地度过初中三年生活。你想呀,由于择校让孩子每天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花费在路上,那是多大的消耗和损失?何必让孩子做出这些不必要的牺牲,白白浪费青春年华呢?信不信、何去何从,还是由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您说了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逛地坛书市
后一篇:五一大行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