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
(2010-02-27 13:45:5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成长琐记 |
2010 2 27 小雪转阴
这一周,值得记录的事情还真不少。
首先,学校生活是兴高采烈的。经过一个寒假的修养,豆豆显然已经有点盼望开学了。第一天放学特别高兴,先拿出一张小奖状,上面写着“校园小先锋”。这可是个新名词,问她是什么意思答曰不知,怎么评选的也说不知,只知道班里有四个小先锋,但似乎没三好学生了,不知道是否是等价物。接着豆豆又拿出数学练习册,兴奋地说:“妈妈你看,这一页我全对。”我拍拍豆豆的头说“好!”豆豆显然对这种笼统的评价很不满意,又把练习册往我跟前推推说:“你再仔细看看!”我不禁笑了,按要求仔细看了看,又十分具体地表扬了两句。豆豆又自豪地说,语文老师允许她以后用钢笔写字了——这代表着老师的信任,只有铅笔字过关的孩子才能获此殊荣呢!最后豆豆总结说:“怪不得小马那么爱上学,而我们都不爱呢!老师天天表扬她嘛!”看样子她第一天上学受到的肯定颇多,上学的热情高涨啊!另外,小朋友关系也非常融洽(估计一个假期不见互相都十分想念了),她自我感觉大有人家抢着和她玩的劲头,玩的连午觉都睡不着了。
周三上了开学后第一次琴课,这是有史以来老师跟豆豆说话最多的一次。老师问豆豆是否考级,豆豆答曰不考。老师问为什么,豆豆说:“我觉得考级没意思。”于是老师开始劝豆豆,基本观点是考级不是目的,但可以帮助你上一个台阶。说完又问豆豆的意思,豆豆言简意赅地说:“不想考。”“为什么?”“没意思!”老师又说不要觉得考级很难,就是这三个曲子,弹熟了就可以了。然而豆豆似乎仍不为所动,老师扭头问豆妈:“你的意思呢?”我说:“让她自己决定吧。”上课时老师让豆豆弹《渔舟唱晚》花指那段,豆豆显然忘了,要翻谱看,而以前这段早就背过的。老师不禁问:“假期练琴了吗?”豆豆没说话。课上豆豆倒是非常投入,快下课的时候老师说,不想考级老师也不勉强,但仍旧有进度要求,下次课或下下次课,必须把《北京的金山上》和《孟姜女》两首曲子背下来弹熟了。豆豆貌似挺有信心地答应下来。看她下周的表现吧。
这一周中,还被豆豆否决了三件事情。
学校发了一个关于鼓励孩子参加“三一口语”考级和培训的家长信,豆豆让妈妈填写回执时说:“你填吧,我不考。”我问考不考有什么得失,豆豆说,Angela说了,如果小升初去海淀的学校,这个证书就很有用,但她觉得自己英语挺棒的,不需要这个。我也没再说什么,填上了不参加。
豆妈学校有一个体育老师是从乒乓球国家女队下来的,球打的好、人长的漂亮,孩子们很喜欢她,她这段时间正带着几位老师的孩子学球,昨天听说正好有一个空位,豆妈特别想让豆豆去——本来就担心她锻炼不足嘛。跟豆豆一商量,又被坚决否定了,理由是对乒乓球不感兴趣。
“没试过怎么就知道不感兴趣?”
“哼,我就是不感兴趣,我就是不去!”
豆豆说她愿意下楼随便玩滑板、自行车之类的来锻炼。爸爸妈妈都觉得这个机会特别好不去很可惜,但劝了半天也没用。提起给我们乒乓球消息的那位同事是学美术出身的,豆豆倒是马上两眼放光,那意思是要是能跟她学画的话倒是很不错。
关于乒乓球,豆妈挺不死心的。回想自己小时候,大概从小学四五年级到初三,对乒乓球都是比较狂热的。记得那时学校里用的都是水泥案子,即便这种简陋设备也不能保证足够数量。每到临下课的时候我心里就在盘算着从教室通往案子的最佳路线,好在下课铃响后第一时间冲到案子前抢占阵地。豆豆出生后豆妈确实很少打球了,豆豆对乒乓球的坚决否定可能也跟我们没做这方面的铺垫有关。不过,她的好友Sarah喜欢打乒乓,不知怎么也没把她给感染了。我想即便豆豆不学,以后也要带她常去看看人家玩,没准哪天就改变主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