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尚无重整失败案例 往往牛股辈出

标签:
st海龙000677破产重组6月19日停牌股票 |
近年以来,先后有ST金叶、深泰泰丰、ST石炼和ST盛润等多家公司宣布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不少公司仍处于法院裁定重整过程的长期停牌中,如*ST丹化、*ST北生和*ST夏新等,而按照重整计划初步完成股改和重组的夹都新太、ST盛润和*ST秦岭等等都炒作凶猛。S*ST新太复牌后就从9.11元一路涨停至股改停牌时的23.19元,而上周复牌的*ST秦岭也是连续5个无量涨停。即便是去年底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前的S*ST光明(现ST金叶)、*ST夏新等,在宣布前几乎都有一波大涨行情。ST盛润更是2011年的拔尖牛股。
破产重整的ST公司本已是陷入困境,要想得到拯救,除债务重组以外,还需引进具有优质资产的重组方。一般的债务协议重组,重组方需承担大量债务和沉没成本,而启动破产重整程序后,资产评估采取的是快速变现原理,所以估值真实,重组的财务成本也就可控。同时,破产重组的好处还在于:1。解决或有债务问题的后顾之忧。破产重整由法院主导,债权人应在规定限期内申报债权,否则被视为放弃,任何较大金额的债权人都不会故意不申报;2。债务重组的基本目标可控。只要管理人最大努力地提高了清偿率,一般都能得到绝大多数债权人的认可;3。破产公司的债务(清偿比率以外的)可以依据法院裁决获得金融债权人的豁免,从而产生巨大的重组收益。这就是许多ST公司选择破产重整的原因。
自2007年我国实施破产法以来,就不断有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至今还未出现重整失败的例子,而成功的案例则令公司基本面大为改善,股价自然也是一飞冲天。
如第一家成功进行破产重整的浙江海纳,现已改为众合机电(SST海纳)。主营业务也由单一的半导体节能材料拓展为节能减排和轨道交通业务为方向的大机电产业。类似成功的案例更是不少,如重整完成后成为军工企业的*ST长岭和进军ICT产业的*ST新太,即将重组为浙江郡原地产的*ST北生以及近期由冀东水泥主导完成重整并将注入水泥资产的*ST秦岭等。去年明星ST金叶和ST盛润。
通常市场对破产重整题材有三个阶段炒作,一是在重整消息发布前,市场对重整有朦胧预期,股价都会有一定表现,如*ST宝硕、*ST盛润等;二是在重整消息兑现前后,即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法院受理前,股价会有波段炒作但存在不确定性,如ST科健、ST银广厦等;三是在法院受理后的第20个交易日进入重整程序,股票将停牌(一般半年以上),待重整计划制订、获批并执行后(一般10个月),市场对重组预期非常强烈,炒作周期一般较长,如S*ST新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