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你在哪里?》     胡因梦

(2011-02-17 01:22:31)
标签:

转载

 你在哪里?
 胡因梦
最近我在内地密集地做个人咨询,遇见不少有以下这些特质的女性,她们往往是最难在世上获得快乐的人:
  这些人善于分析批判、容易看到他人身上的缺点,敏感、叛逆、自尊心强、渴望心灵的高层境界,却始终无法找到在世界的定位,也无能施展开创造力、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结果是,她们成了自我投射出来的受害者。她们头脑里的思想以及表达出来的观点,多半是对父母、兄弟姊妹、情人、伴侣或周遭其它人的指责。她们认为身边的人都没有爱,而且打从童年起就不断遭受体罚与不当对待,于是只能尽快逃离家人,找到一个看似温暖可靠的避风港,而这种可能性好像只能在异姓身上体现出来。不幸的是,她们总能快速看出伴侣的缺点与不足之处。因为有完美主义倾向,所以每当面临关系中的冲突与对立时,她们也不愿改善或探究问题所在,更缺乏转化自我习性的意愿,最后的下场就是萌生离群避世的念头。
  于是她们成了执着的灵性追寻者。她们参加各式各样的成长工作坊,变成了不折不扣的“课虫”;她们到宗教道场皈依精神导师,参禅念佛,甚至渴望剃度出家。但是在寺庙里挂单了一段时日之后,又发现道场其实和市场并无二致;里面的出家人只是披着僧袍的俗人。当然她们又再度面临幻灭与不满。
  这时她们终于意识到自已的眼高手低,而开始勉为其难地降低标准:“也许我就该满足母亲的期望,找个经济情况还不错的人嫁了吧!”这种落回到现实的考虑,看上去是一种面对,核心部分仍然是在逃避,但逃离的对象究竟是什么?答案是,她们自始至终一直在逃避自己,逃避自己的阳性面向,一种勇于面对物质世界艰难挑战的精神。
  这一类女性必须提出几个大哉问:你在哪里?你的潜力是什么?你的才华是什么?你能够提供给世界的协助是什么?你能够发展出来的具体长才是什么?你能不能持之以恒地琢磨一种或多种专业技术,并且抱持精益求精的谦卑态度?你愿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言,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你有没有向内心探索过此生真正的召唤是什么?
  如果你把上述的问题做了深刻的反思,并且逐步落实、体现,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怨言和不满越来越少了。那一天你才终于明白,其实你不满的对象原来一直是自己。
  女人有一种天性,老是喜欢用天线探测他人,因此我们才会把妈妈、爸爸、丈夫、孩子、上师或某某人挂在嘴上叨念。女人最需要做的事,就是超个人心理学家所说的:学习在情绪及情感上自给自足,摆脱掉依赖与被动期待的习性。
  这是二十一世纪的女性必须发挥出来的能力,因为我们已经不是活在中古世纪的旧人类了。
 
 
我在哪里?    胡因梦

上一篇文章《你在哪里?》引起的了某些网友对「无我」或「无私」的疑惑,因此让我再解说一下。

如果一个女人的自我不够健全,潜能或才华未充分发展,也找不到生命核心的意义,就会在缺乏自信、缺乏价值感的心态之下,企图藉由周遭的重要关系人──丈夫、孩子、父母、兄弟姊妹、亲戚等──来获得一些暂时性的、容易生变的满足感。这种向外挂勾的心态里面充满着渴求与期待,如果周遭的人不符合我们投射出来的标准或预期,就会产生失望和挫败感。换言之,这里面尽是一些不易察觉的掌控性和需求(我们的父母不也是如此对待我们的吗?)。

佛家所谓的我执,以现代化的心理学语言来解释,不外乎就是这些投射出来的掌控性和强求倾向。因此网友把这些建构在我执之上的自我牺牲倾向,理解成了「无我和无私」的最高境界,实在是犯了典型的「前超」错误,也就是把最低层的精神状态当成了最高层。

其实人类意识的进化阶序,可以用个简图来说明:

牺牲小我以达成社会的安全保障→圆满小我、实现个人潜能→圆满个人与群体→消弥自我意识、与众生合为一体。

或者我们可以说人类的进化是从以集体为本→以个人为本→集体与个人融为一体。

基于此理,所以人本心理学才会特别强调个人的潜能开发及高层意识的拓展,因为个人如果不整合、不健全,是不可能有和谐人际关系的,而女性的自我圆满和潜能开发,一向落于男性之后。中国一直是个特别强调家族及关系的民族,但却十分忽略个人心理层面的认识。由于不认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所以才演变出了这么多不幸的人际纠葛。

诚实地来看,人类毕竟是地球上的一种生物,这种生物自然带有繁延种族和求生的自保本能,所以必定也有追求群体安全保障的动物性,意识学称之为〝Herd Mentality〞(兽群意识)。过度执着于周遭家族的重要关系人,其实是带有这种根本性的自保心态和恐惧的,而所有的动物性往往都缺乏人性的最高质量,所以才会带来破坏性和失序。精神修持就是要摆脱兽群心态(所谓集体共业),以更不执着、更有空间的境界,和周遭的人和谐互动、相互支持,而非彼此打击、互相指责、不断期待对方能符合我们的要求。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