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关照你的内心(热荐  ★★★★★)

(2008-07-22 14:41:43)
标签:

情感

分类: 发现生活

    多关照你的内心(热荐 <wbr> <wbr>★★★★★)

 

    多关照你的内心

 

     经营博客已一年多,逐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问我该怎么办的朋友,在其他文章中也会这样做,而那些感谢我帮他们获得了解脱的朋友们,却很少这样做。
  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呢?
  我想,关键在于,他们的着眼点不同。
  第一种朋友可以说是喜欢到外面去寻找答案,着眼点是在自己之外。我貌似心理医生一样的权威人物,所以他们认为我知道答案是什么。
  第二种朋友则是喜欢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且着眼点在自己身上。所以,哪怕我的文章再好上许多倍,他们也不会轻易去求我指点。
  不仅如此,所谓的办法也常常是一种外在的倚仗。着眼点在外部的人,会更难容忍模糊状态,喜欢一切都是清晰可见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清清楚楚,顺着这样一条确定的路就可以抵达终点。他们并不会惧怕麻烦,只是希望有一个明确的路而已。
  着眼点在内部的人,会比较能容忍模糊状态,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内部的感受,会更关注自己内在的心理变化,而内部的感受常常是模糊的,甚至很难抓住的,但他们会比较有耐心和自己对话,去聆听自己内部的声音。
  重大的变化总是和自己内心的变化有关的。因此,着眼于自己内心的人,他们内心的变化自然很容易被觉察,而这种觉察会引起更好的变化,更好的变化一发生,他们自然就解脱了。
  但是,急于去外部寻找答案的人,他们对自己内在的变化比较忽略,当他们匆匆忙忙地去做很多事情时,即便内心发生了变化自己也难以觉察到,所以他们内在的变化便会比较缓慢,甚至即便做无数艰巨的努力,好的变化仍未发生,因为他们和自己的内心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
  这两种风格还导致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我在读本科时就发现,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但他们的内心仍然很空洞,要么幼稚要么僵化,而有少数人并未经历什么事情,但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有时看似单纯,但看人的眼光很是厉害。
  前不久,一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她总是看错人,而她的一些朋友看人的眼光却很是毒辣。我并不了解她说的那些朋友的人格特点,但对于她,我感觉,她与自己内心之间有一堵很厚的墙,沟通起来很不容易。
  所以,我想对第二种朋友提一个建议:不要急着去问我该怎么办,也不必急着去问别人该怎么办,而应学会去关照自己的内心,一开始先是去认识自己的想法,再慢慢去认识自己的情绪,最后是捕捉自己的感受,一旦你开始能清晰地捕捉到自己的感受时,你就可以比较迅捷地走在自我成长之路上了。
  譬如,当某篇文章触动你时,不必去太感叹我文中揭示的道理多么漂亮,甚至还对文章作者产生憧憬之心,而应立即去关照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想法、判断和感觉。
  此外,我也希望读者朋友一开始读我的文章并有感觉时,不要急着问我该怎么做,而无妨先把你喜欢的我的文章以及我推荐的书先读一读,然后再去问该怎么办。
  不过,那时你一定会发现,很多问题已不必问了,你已在内心中找到了答案。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0ag3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