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卑情结(热荐  ★★★★★)

(2007-12-12 10:21:43)
标签:

阅读治疗

心理知识

心理症状系列

分类: 身心灵好文
 

自卑情结

 

     自卑是苦恼和痛苦的,因此,自卑者总是想方设法要去掉这个心病。阿德勒(A.Adler)关于自卑的学说是现代心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心理治疗的实践也反复证实,心理冲突者几乎都是自卑的。

     心理冲突者掩盖自卑的办法,一般是极力追求优越感,即争强好胜,力图超过别人。其实,争强好胜本身并非坏事,优秀运动员没有一个不是勤学苦练,非夺冠军不可的。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优秀运动员另一可贵的品质,就是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失败了绝不沮丧气馁。而自卑者却是争强好胜而又输不起的人,这时候他们致命的弱点。为什么输不起呢?因为一旦失败,清楚地看到自己不如人,自卑便再也掩盖不住而在意识里显现出来,使他难以忍受。

    自卑者一般是勤奋的。为了有把握超过别人,自卑者对自己要求很高,往往   达到自我苛求的地步。这样便带来两种不利的效应:⑴在努力的过程中很难体验到轻松愉快,甚至感到紧张,当然,也就兴味索然。这种人并非对所学所做的事本身感兴趣,唯一目的在于超过别人,体验优越的快感,或得到别人的夸奖才感到愉快。⑵由于所定的标准太高,往往导致挫折感和失败感,使痛苦更甚。

    很多神经症病人诉述患病的原因是学习或工作过度紧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健康人具有张弛自调节能力,这就是说,在必要时(如遇意外紧急情况,或任务困难)可以使自己紧张起来,而一旦紧急情况过去了或者事情暂告一段落,又能使自己松弛下来。所谓过度紧张,实指持续紧张而不能松弛。学校有课间休息,工厂也有工间休息,并且总有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完全可以松弛的。如果客观情况允许和要求放松休息,仍然感到紧张,这种过度紧张绝不是得病的原因,而是别有原因造成的结果,是已经得了病的症状表现,是张弛自调节之正常功能已经出了故障。

为什么会过度紧张呢?最常见的是担心失败,害怕落在别人后面,归根到底是自卑感在作怪。

    有些病人实话对自己有所了解,他们说,得病的原因说来说去只能怪自己,吃亏受罪就在于自尊心太强了。

    这些病人的说法虽不无道理,但他们错误地把自尊心和优越感混为一谈了。必须明确,自尊心和优越感根本不同的。

    优越感是自卑感的代偿,并且是不健康的代偿。为了完全掩盖自卑,这种代偿往往是过分的。举例说,一位学生考95分仍然哭鼻子,因为班上有好几位同学考100分,他没有得前三名。自卑之过分代偿要求人务必拔尖,事事出人头地,每次都得第一,这实际上是几乎不可能的。

    说高考竞争激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怎么能不过度紧张?实际上也不尽然。每年高考者甚多,但只有少数人过度紧张或患神经衰弱之类。完全或主要用客观情况来说明过度紧张的原因,是讲不通的。

优越感本身蕴含着看不起人,尤其看不起那些自认为是不如自己的人。因此,优越感表现明显的人往往一个好朋友也没有。

    自尊与尊重别人是同一心态的两个不同侧面。我为什么尊重你呢?唯一的理由是,你和我一样,都是人,都具有人的尊严。世界上只有人才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我们可以喜欢或怜悯一只动物,却谈不上尊重动物。如果今天你当官,我尊重你,明天你下了台,我就看不起你了,那叫做对“人”的尊重么?

    追求优越感的人缺乏的正是自尊。所谓自卑只不过是自尊之缺乏罢了。

    以优越感傲视于人者,其自以为优越于之处是什么呢?高干家庭出身,有名,有钱,有权,有学问,有技术,美貌英俊,等等。然而,上述这一切都没有的人难道就不是人,也就不值得我们尊重?

    中国人自卑的很多,这是由于,我们的父母亲往往不尊重子女。在缺乏尊重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的人怎么能不自卑呢?

马斯洛认为,首先是被人尊重,然后是自尊,这是人的基本需要。这种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发生精神障碍。

    现在的实际问题是,已经不是儿童了,甚至已经年满18周岁了,由于从小很少被人尊重,以致埋下了自卑的种子,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必须从追求优越感以掩盖自卑感这种痛苦的心理冲突中醒悟过来,真正认识到这绝不是一条走向心理健康的正道。“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为时尚未为晚。

    阿德勒的自卑学说,知道的人很多。但是,他的另一更为积极的提法,世道的人却很少。他主张,消除自卑唯一健康的途径,是培养Gemeinschaftsgefuhl,这是一个德语词,似乎还没有很恰当的汉译。英文译作social feeling,并不确切,因为所谓社会情感,含义过于广泛笼统。阿德勒的意思指的主要是和周围人忧乐与共﹑休戚相关的情感。确实,一个人有了这种情感,自卑便失去了藏身之处。

    自卑的对立面是自尊。对于一个青年或成年人来说,他必须在与人交往中逐渐学会尊重别人。开始时,也许只是出于礼貌,即使有所感也比较肤浅,这不要紧。自卑的造成,对别人缺乏尊重,这不是青少年的错,是长辈和不良的文化氛围造成的。当然,一味归咎于别人,丝毫无补于实际,要紧的是社交的实践。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到尊重别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做下去,在学会尊重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也就会逐渐树立起真正的自尊,愈是尊重别人,自尊也愈是得到巩固。愈是自尊,也就自然会真心实意地尊重别人。

    本节的讨论可以概括为下列公式:

 

                P(n)=  自卑感与优越感相互加强

                       尊重别人与自尊相互加强

 

 

 

摘自曾文星《分析心理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