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校情结(十六)——献给母校寿宁一中(徐御寿)

(2008-12-25 11:17:44)
标签:

寿宁一中

休闲

徐御寿

杂谈

     85届学生给我的教学回馈,我是心存感激的。首先学科成绩在地区名列前茅,李天柱老师要求我在地区学科质量分析会上作典型发言,其教学经验总结得到与会者好评,并被《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采用,我的恩师——宁德师专生物系林梦藻教授亲自写了编者按作专题介绍;其次,单科最高分在全省并列第一,满分50分,王飞鸿同学生物单科49分(王飞鸿同学也是当年全县理科状元,文科是张江平),按学校高考奖励方案奖给人民币200元。1985年的200元是一个什么价值?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更增强了我的教学信心。

     或许85届毕业班工作的有所出色表现,学校决定我继续担任86届毕业班生物科教学,并担任年段长。这届毕业班配备了何树本、柳应阳、叶家禄、吴长发、叶锦章、李林、叶青、毛祥平、刘允泉、刘朝珠、张高帆等教师,师生配合,教学相长,齐心协力、争创成绩,那年李兴权考上北京大学,林德春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相当多位同学也考入名牌大学。我相信这届学生中的李兴权、林德春、沈孔忠、徐光忠、叶长青、胡帮水、严春晖、周华彪、叶勇鹏、叶兴敏、吕锦标、叶斌华、徐开翟、蔡寿兴、许仕良等同学(无奈不能一一点名)在人生路程中发展肯定不错,必是时代的弄潮儿,我也难以在此更多一一展开,只能在内心深深祝福他们!2006年5月,这届同学在母校开高中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我有事不在寿宁,但我给他们的致辞中说道,20年来筚路蓝缕不容易,有发展、成长和收获不简单,人生路途遥远,愿每一个学子都有属于自己美好的明天!这届同学大学四年之后的1990年,正是许多相当好的单位与部门缺岗急需用人之年(全国一样),给他们的发展空间更大,也是机遇吧!进入教师行列的朱敏荣、周道堂、叶金录、徐春寿、叶旺、龚敏芳、蔡万辉、徐庆钊、吴丽英、吴先双、吴新健、黄云生、缪步立等尽管岗位平凡,却也有不俗表现。教师职业的平淡是真,但其深厚的内涵或许只有教师自己才能体会到其人生的快乐!因为这一职业太特殊了,特殊到难以见到其有惊天动地之举,所以,我真诚希望每一位学子在美好生活中万万不要把老师忘记了,虽然、或许、可能当时有批评过你、有说过过火一点的话,在教学中有过使你下不了台的情节,但他们的真心诚意是一定要接受的。教师本身是人,是人不能十全十美,是职业所致走上三尺讲台,因此彼此多一点理解太可贵了,而今对教育的反叛现象让我担忧!是儒家思想几千年之后被撞了一下腰,还是时代产生许多新的思维改变了你和我?好了,似乎离题了。吴丽英老师于1990年回到母校任教英语,在平淡教学中成长、成熟,2001年被评为福建省中学英语学科教学骨干教师,到福州学习培训期间,省内发达地区抓住机遇,千方百计挖人才——吴丽英老师调到泉州七中了,泉州市与寿宁县之比较,我的说服力太苍白无力了,寿宁一中英语组又损失了一员干将(此前英语组已调走了吴健、黄庆火、张高远、夏家峰、叶青等一批知名教师)。我曾和学校几个班子成员到泉州七中看看吴丽英老师,甚至在2005年8月至10月间是多次到泉州,为争取柳应方、曾良宁和龚明芳三位教师而进行“艰苦卓绝”的公开与地下工作,我多么希望寿宁一中的教师队伍少一些流失啊,但没有多少人能理解其苦衷,反而骂声不断,真是一言难尽!这一可笑可气的一类故事有空再写。缪步立是86届寿宁一中推荐保送到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的,自然1990年师大毕业之后回到母校任教,总总的总总原因使缪步立有许多的不确定的想法,不容易也挺累,现总算夫妇和孩子(妻子缪晓芳是一中物理老师,也是我1989届担任班主任时的学生)出国,前景很好,祝愿他们万事顺遂!

    1986年是我可记忆的年份。自教学经验总结在《宁德师专学报》上发表之后,使我真正感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基础。所以,从1986年起,利用教学之余“有感而发”陆陆续续在全国报刊如《理科教学》(浙江)、《生物学杂志》(安徽)、《生物报》(山西)上发表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论文在省内相关会议上交流并获奖,还被《生物报》社聘为特约记者,利用全省学科会议采访了省内中学生物教学界的知名老师以及全省高考生物单科状元(如寿宁一中的王飞鸿、叶丽明同学)等。那时寿宁县内,一中是我,二中是卢润祥老师(我在宁德师专求学时的同班同桌同学)在全省,至少在地区的中学生物教学界中还算小有名气的。但我每次的论文发表,都要冠以“福建省寿宁县第一中学”的作者单位。假如不是寿宁一中,不可能有如此平台,让我充分展示,让工作生活充实而快乐,或许这也是情结母校而难以忘怀的理由之一吧!

    也是1986年,宁德地区教育局首次开展了中学“教坛新秀”评选。叶其武老师和我经各教研组选拔推荐参加全区评选,除了教学成绩突出外,课堂教学是评选的关键所在。学校对参评工作极为重视,尤为关注。教务处黄清华主任亲自为我们策划,请了县电视台的专业人员为我们录像,当时的设备不先进,难以剪辑,一节课下来不能停拍,要一气呵成,难度相当大。黄清华“导演”很有策略,叶其武老师和我的课堂教学录像课两次即成(第一次为试录)。也算是在全区强手如林中胜出吧,都被评为宁德市首届“教坛新秀”。叶其武老师还被地区推荐评为省级“教坛新秀”,叶其武老师1977年大学毕业就在寿宁一中任教,于1988年至1990年出任寿宁一中教务处副主任、主任,后调宁德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宁德一中,现在泉州一中任教。我在此提起叶其武老师,相信为其学生者又会勾起思绪的,这是师生情谊的正常流露。叶老师教学水平优秀,工作能力强,在一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培育了一批批学子,是寿宁一中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寿宁一中就是这样,一个时期总是有一批人在教学第一线默默地、忘我地耕耘,创造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特殊价值,才有寿宁一中厚重的优良历史的传承。而今,现任一中人也是担此重任在努力着,相信会做得更好!

     1986年2月,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在宁德地委书记吕居永陪同下到寿宁一中视察,与“全国优秀班主任”黄清华老师亲切握手,并为寿宁一中题词:教师的高尚品德和渊博知识是造就新一代最重要的条件。这年的6月,省下派“扶贫讲师团”到寿宁,一中安排4人,团长黄芝晓等就住一中当时的6号楼,黄芝晓那时是《福建日报》社总编助理,现是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新闻学会副会长、新闻学院教授、高级编辑、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顺带一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