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与目的基因的酶切与连接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资料 |
载体与目的基因的酶切与连接
1.末端结构
对载体进行酶切处理,要注意酶切片段的末端结构以及黏性末端的碱基组成,载体与插入DNA的连接方式有如下几种:
(1)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载体和插入DNA,二者能正确连接,但不能确定方向(见图1);
(2) 用不同限制酶切割(同尾酶),所得单链突起能互补,二者能正确连接,但不能确定方向(见图1);
http://s16/middle/4e11b416g8e74eedcb8ff&690
(3)
http://s13/middle/4e11b416g8e7519de854c&690
(4)
http://s5/middle/4e11b416gd90b97196514&690
2.脱磷酸化处理(防止载体自连的一种方法)
如果载体仅仅用一种限制酶切,在与插入DNA连接的时候,也能进行自我连接,因此有必要将载体DNA末端进行脱磷酸化处理,以防止载体自连。当脱磷酸化的载体与插入DNA连接后,磷酸部位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产生缺口,具有这种缺口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修复酶系统修复完成。对于双酶切形成不同黏性末端结构的载体和DNA连接,可不进行脱磷酸化处理。
http://s9/middle/4e11b416g8e7862c4df88&690
【参考文献】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陈德富.陈喜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