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黄道婆》分镜头剧本第一集
(2016-03-06 10:40:53)
标签:
文化 |
第一集
字幕:浑厚的男中音激昂的朗诵……
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初年,在中国的北方主要对立的是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和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大朝国。在十二世纪是金国盘剥压榨乃至屠杀蒙古,到了十三世纪初年,情况发生了逆转。1211年,成吉思汗发动了野狐岭之战,击溃了金国主力,迫使金国从燕京迁都到汴梁。公元1232年,蒙金双方在三峰山就是今天河南禹州西南部展开会战。当时天气突降大雪,气温骤降极寒,金国军队还穿着单衣,而且已经断粮几日。蒙古军队则穿着皮裘。结果,金军被冻死冻伤十万多人。蒙军趁势突袭,二十万金军主力被四万蒙军几乎全部消灭。
至此,金国的灭亡已成定局。
画面:茫茫草原,冰雪消融的时节,
推出片名《红棉女发财记》
伴随着本片主题音乐
字幕:编剧、制片人,导演,主要演员
人物:
(按出场顺序)
窝阔台、塔察儿、乃马真、完颜承麟、徒单氏、完颜贞莹、金哀宗、徒单皇后、伊尔根觉罗氏(伊尔根氏):徐官人(徐永久):太监、俏丽宫女、宋珪、黄蹀躞:
场景1。日:镜头由远而近:大草原上的哈拉和林,窝阔台的金帐
内:
Δ大帐中窝阔台居中而坐,四周坐着各王,大将,还有乃马真等几个皇后。
窝阔台汗【注释字幕:蒙古大朝第二任大汗,后被追封为元太宗,公元1233年】:
金国必须灭掉,三峰山之战后,他们的主力已经丧失殆尽。但是,他们的各个城池还都很坚固,而且我们的粮草也接济不上。所以,我们要联宋攻金。我已派使者出使宋朝。我们的英勇的蒙古军队准备出发。塔察儿
塔察儿:末将在!
窝阔台:这次,你任南面都督,蒙军统帅。
塔察儿:感谢大汗栽培!
窝阔台:你们都听见了吧?
众王:听见了。
窝阔台:额尔敦,你出使南宋,让他们出兵出粮,配合我们共同灭金。
额尔敦:是。
窝阔台:乃马真,你领后宫,将库房打开,给塔察儿的亲卫军,准备夏装。到中原,冬日皮毛服装暂存燕京,战争如果从夏天持续到冬天,再派阔端送到汴梁城下,最好是更加靠南的地方。燕京以南不好行猎,所以,军粮一定要准备充足。
乃马真:臣妾这就去办。
窝阔台:好了,都分头去准备吧。
场景2:日:外:窝阔台的大帐外
Δ
乃马真:你去南宋要他们出兵,他们估计会答应,要三十万石粮草不容易。
额尔敦:如果他们拒绝我该怎么办?
乃马真:你先许诺他们,灭金之后,我们将河南之地、陕东之地,包括他们的汴京和洛阳还给他们。
额尔敦: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乃马真:你只在口头上答应,不要留什么字据。如果必须让你签字,你就参照契丹文签。他们还分辨不清突厥文、契丹文、女真文、维吾尔文和蒙古文互相之间的关系。我细心访查过,他们认为我们还在使用契丹文。
额尔敦:是,微臣懂了,臣会见机行事的。
场景3:日,外,空镜
初春的中原,蒙军狂飙突进,渐渐消失在茫茫原野。
空镜:1233年(金天兴二年)夏日的景色。
Δ
侍卫:启奏万岁,提领嫘祖寺徒单氏有事求见。
金哀宗:就是东面将军完颜承麟的内人吧?
侍卫:是的。
Δ
Δ
徒单氏:万岁,这是我们自己植棉自己纺纱织布,做出来的棉军服,完全可以御寒过冬。
Δ
金哀宗:是可以御寒,如果半年前有这东西,发给军队,三峰山之战就不会如此惨败了。现在,天气燥热起来,此时,这还有什么用呢?
Δ
金哀宗:走。
侍卫:起驾!
Δ
贞莹拾起棉衣:怎能这样呢?
徒单氏:孩子,别泄气。植棉纺织是长久之计,做成了,就是老天给我们开了一道通亮的窗户。今年的新棉该打岔了,咱们干活去。
场景4:日,皇宫内
Δ
金哀宗:停。扶朕下来,你们回去吧,朕要自己走走。
Δ
Δ
Δ
Δ
Δ
金哀宗:你整理的库房一边整整齐齐,井井有条,后宫有名号的都分格摆放。另外一边扔的乱七八糟,连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留那些东西和衣服怎么都给扔到一边去了?
伊尔根氏,慌忙跪下:臣妾有罪,不是臣妾不尊敬,实在是咱们要为撤退做准备,那些东西都该扔了。
金哀宗:起来说话,朕不怪罪你,你知道后宫谁的身板儿好,腿脚利索,需要找两个人抬着皇后。
伊尔根氏:皇后雍容富态,行走威严,得需要八个人换班抬。臣妾想后宫这些人需要分成三队,分别分路的撤退。再把所有的老宫女,有病的,赶快放出宫去,银子不够就让她们到浣衣局来挑选衣裳顶银子,挑选多了也行,这就能走几百人,少了很多累赘负担。
金哀宗:好!这个建议不错。
Δ
天色向晚。
金哀宗:来人。
进来一个太监。
金哀宗:管理浣衣局有个姓伊尔根氏宫女,很能干,有远略,把她给朕叫来。
场景5:日,内
金朝汴京皇宫内院。
小宫女:伊尔根氏姐姐,刚才蒲察贵妃来过,说圣上要立你为皇后呢。
伊尔根氏:嘘!别乱嚼舌根子,这么大的事儿,说错了轻则掌嘴,弄不好会丢了小命。
小宫女:蒲察贵妃在这里说的时候,也不是我一个人听见,七八个人都听见了。她还说,自从你管理浣衣房,一切都井井有条。前几天来人领衣裳,你就劝大伙能拿走的就全拿走,用不着的就全扔掉,还教人怎样快速叠衣服打包背到后背。你还说,有人拿刀砍你,拿枪扎你,一转身这包袱就可能保你一命。
伊尔根氏:我说的是实话。
Δ
俏丽宫女:咱俩是一个地方来的,这几年也是好姐妹了,说心里话,大家伙都说我比你长得俏丽动人,跟我说说,你究竟用了什么招让万岁看上你了,而且还连续招幸了三次。
伊尔根氏:我哪里用什么招数了,眼下兵荒马乱的,我在浣衣房干活,万岁爷突然来了,看见我衣服穿得很少,当即就把我推到在地,然后就……
俏丽宫女:万岁爷第二天怎么又来找你了?
伊尔根氏:男人都那德行……
太监:恭喜啊恭喜,万岁正亲自起草圣旨呢,马上封你为皇后,我是来通知你换换衣裳,别这么随便,一会儿准备接旨。
Δ
太监:这也太素了,这种料子我好像头一次见。
伊尔根氏:这是棉花织品,又叫吉贝,白叠子,我看应该叫做棉布,真真的少见。
后宫总管:怎么也是比丝绸还便宜的。宫内的先蚕寺,种了三片地,也纺出棉纱,织出布匹,是先蚕寺的徒单氏先种植的。听说,大臣家有的已经开始到处淘换种子自己种,自己织。咱女真人养蚕缫丝太费劲,要用这种织物,可就好得多。我听老宫人说,章宗时期,南方的贡品就有这东西。和南方互市中,咱们的商人也买过这种布料呢。
伊尔根氏:我的这件就是早年南方的贡物,打的印子是崖州货。我一直想着将这东西做成衣服给宫内的女侍穿用,又能节省一笔开支。
俏丽宫女:原以为,万岁爷就临幸了你三次,能看上你了。听这话,难怪万岁爷看上你,还筹划着国策呢。
太监:住嘴。再说掌嘴。后宫不予政事,世宗皇帝时就有定规了。
Δ
俏丽宫女:再试试这件,冠带华服,这件就是皇后穿的那样子了。
Δ
伊尔根氏:都歇歇吧。圣旨未宣,就是贵妃和这位公公带了个口信,和男人发情时说的话一样,也不能太当真。我不过就是个拿钥匙开关浣衣局服装库房的使女,结果如何,也说不准。
场景6:日,外,皇宫东金门。
Δ
秉笔太监:大将军好!
完颜承麟:这是……?
秉笔太监:好事,好事。万岁有旨,着进后宫宫女伊尔根氏为皇后,统领后宫诸事。原皇后徒单氏为中宫皇后。大将军,听说这伊尔根氏是你姨妹?是和徒单寺主表姐妹吗?
完颜承麟:快宣旨去吧,别在这嚼耳根子。
说完,快步离开了皇宫。
场景7:日,外
Δ
徒单皇后:走,找皇上去……叫小妞子去找魏王、沈王还有老三公……我不信我还没处说理了……弄个出身低微卑贱的普通宫女,直接就当皇后,历代也没有这么荒唐的事!
场景8:外,空镜:蒙古大军狂飙般的前进……
塔察儿挥舞战刀:勇士们,长生天保佑我们。前进!前进!前进!
场景9:日,内,完颜承麟家
Δ
贞莹:娘,这都啥时候你还让我在这里纺纱,你还在炕上做鞋,好像啥事都没有似的。
徒单氏:就是因为蒙古兵要杀过来了,我才尽快地让你练好纺纱。今年种的棉花刚到夏天的时候,很多棉桃就被大家伙揪着吃了,那就是很多人不相信棉花的花能纺纱织布,你尽快练会吧,练好了就带你身上一辈子。我把十二颗东珠给你缝到鞋里,你看,我缝的针脚多密实,你的针线活太粗拉,以后也得改,也得练。
镜头摇过:贞莹把断线接上后又开始纺纱。
贞莹:这个时候我就想出去骑马舞刀,跟蒙古人拼上一架。现在把我关在屋里纺纱,真没劲。
Δ
完颜承麟:好消息,好消息!
徒单氏:啥好消息,把你乐成这样?难道是蒙古人撤退了?
Δ
完颜承麟:皇上下旨立伊尔根氏为皇后了!就是你的那个姨表妹,后宫三千多人,总是乱成一团,有她主持,情况就会好多了。我是东面将军兼殿前都点检,指名了是要负责后宫的撤退,如果没有一个能人统领后宫,让现在徒单皇后率领,那可糟糕透顶。
徒单氏: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后宫都是妇孺,是需要一个立整的脆生生的人来统领。我那皇后姐姐,长了一身的肉,走不远挪不动的可咋整。
镜头摇过:完颜承麟摆摆手不让她说了,从脖子上卸下黄金护心镜,给贞莹戴上。
完颜承麟:孩子,贞莹,戴上。蒙古大汗下旨了,汴梁城里一切人都可赦免,唯不赦完颜姓一人。你离开汴梁,改姓金,不,改姓王。完颜两个字,翻成汉语就是王字。皇上下旨换皇后,那就是要外出巡守逃跑,是要撤出这汴梁城,丢弃这南京城了。我这就得走,以后回不回来不一定了,哨探虽然说敌军离得尚远,可是,蒙古人的马队快得很,我要抓紧布置城防去。你们俩收拾收拾准备准备,听说皇上和后宫出走了,就立马跟上。方向或者是归德,也可能是蔡州。现在你俩轻易不能出城,城外到处有散兵游勇,不安全。那几片棉花地,就别管它了。我如果知道确实的消息,就会抽空赶回来叫你们。
Δ
Δ
完颜承麟:我不能在家呆时间长了,朝廷的事情多得不得了,我要去布置了!
Δ
场景10:日,外:皇宫大门。
Δ
见他到来,众人施礼。
完颜承麟:这是怎么回事?
Δ
伊尔根氏:皇后娘娘将我逐出宫了!
Δ
太监:就她一个刷马人的后代,还想当皇后——想得美!皇后懿旨,逐她出宫,押解到大街上,随便遇上个男人,嫁了就成。
秉笔太监:是这样,皇后进入正殿,退回圣旨,紧跟着一众大臣上旨,说这伊尔根氏出身低微,担不起皇后的称号。皇后又大哭大闹说自己什么事都能行,后宫女官也都听她的,说伊尔根氏身份低贱,上位没有人听她调遣!
完颜承麟:他娘的……你们一边站着去,就在这给我等着,我进宫面见万岁!等我回来。
Δ伊尔根氏拦住完颜承麟,面带笑容,微微下拜。
伊尔根氏:东部帅爷,多谢了。奴婢情愿如此啊!也让我少操些心,少挨些累。
Δ
伊尔根氏对那太监说道:“还是听皇后懿旨,送我走吧。”
Δ
场景11。日,内
Δ
完颜承麟:请转达,东部将军、殿前都点检完颜承麟请觐见皇后。
Δ
Δ
场景12:日,内
Δ
Δ
金哀宗:这个时候了,免礼吧。没有一位丞相支持朕,都劝朕要遵守礼教……!
Δ
完颜承麟:那蒙古军是遵守礼教的吗?
金哀宗:这皇后也是不懂事儿,有伊尔根氏照看,她还出的去。如今,伊尔根氏走了,看她指靠谁?朕是管不了她了。有本事她就指挥三千宫女太监去和蒙古军对抗吧!
场景13。日,外
Δ
那太监吆喝一声:就他了!
Δ
Δ
太监:那个布贩,你且跪下,听宣圣旨!
Δ
徐永久:你们是要买布吗?
侍卫:让你跪下,听万岁圣旨!
说完一把将他摁倒跪下。
太监:着你立备妆奁,娶了眼前这个宫婢。此女皇上曾经临幸,却不能生下一男半女,如今下嫁与你……你要好好待承她,享艳福过日子去吧!
快叩头谢恩哪!
Δ侍卫又摁着徐永久叩头。
Δ
徐永久:小民谢皇恩,谢皇恩了!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Δ
伊尔根氏:喂喂,还不给我留两件?你们这些兔崽子,看我以后遇见咋收拾你们!
Δ
徐永久:小人布贩徐永久。
Δ伊尔根氏、徒单氏、完颜贞莹上下打量徐永久。
徐永久:小人有间铺子。
徒单氏:前面带路,去你那铺子看看。
场景14:日,内,徐永久的店铺
Δ
Δ
徐永久:这是用吉贝——咱这又叫棉花纺出来的布料,又絮上了棉絮……。
徒单氏:你说这吉贝可是从大远的南海运过来的吧?
徐永久:确切的我也不知道。知道的是棉花也不好找,就是找到了,五六个人捻籽纺纱,也就能供得上一个人织布,颇费功夫,纺织的人还要心灵手巧。保暖程度和羊皮狗皮有的一比。而此时蒙古人占了北边,羊皮狗皮也都不好找了,猪皮也难找。这几年的风也是一年比一年硬了凉了!这东西能顶事,卖的很好……”
场景15:下午
Δ
徒单氏:我看,这是好事,妹子,我替你高兴。
伊尔根氏:好事歹事,就这么地了。没啥图的,能穿几件好衣服可是真的。来,姐姐、妹妹们,咱们喝酒吧!
Δ
伊尔根氏:你姓徐?
徐永久:小人姓徐。
伊尔根氏:什么小人,你是男子汉大丈夫,我这一生跟了你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对,你也喝一口。
徐永久:小人实在不胜酒力。
贞莹:你娶了我这个浑身有本事的小姨,就是醉卧街头,也得喝下这杯。
Δ
徒单氏:是个过日子人。你俩再聊聊,互相再认识认识,我和贞莹去给你们收拾收拾新房,我认得他的那个布店,这就过去。
Δ
场景16。天擦黑,徐永久的店铺内
Δ
伊尔根氏:咱俩就是夫妻了?到目前为止我只知道你这个小个子姓徐,操的是南方汉人的口音。
Δ说完,在店里到处看看。
店铺外间一张柜台上摆着八卷布匹,后面的货架上零零星星的是些布样。一个伙计见了她,马上站了起来,眼睛里露出诧异的神色——伊尔根氏的服色靓丽无比,是那一套准备就任皇后的服装直接穿出来了。
徐永久:小人的名字叫徐永久。江南华亭人士,贩布为生,从未做过歹事。
Δ
Δ
镜头摇过,屋里倒是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伊尔根氏:这是宫里先蚕寺寺主徒单氏和她的女儿贞莹收拾的,她们娘俩素来干净利落,她们不忍让这临时特殊的新房凌乱的。
镜头摇过:徐永久蹑手蹑脚的走到里间,那里又是卧室又是库房。看看里屋也是收拾过的,床上铺上了一床新床单,忍不住用手摸摸质地,喃喃自语了一声。
徐永久:呦!居然是棉纺布的。
Δ
Δ伊尔根氏这时才换了一个姿态,稍稍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看也不看一眼徐永久问道。
伊尔根氏:那伙计是你从家乡带来的还是在当地雇佣的?
徐永久:他家是当地的,这房子就是他家的,连房带人我用了三年了。
伊尔根氏:你还欠人家房钱工钱吗?
徐永久:房钱不欠,工钱是尾付,还差这两个月的工钱。
Δ
Δ
伊尔根氏:你是今天晚上就要品尝当皇上的滋味吗?
徐永久:不敢,不敢,罪过,罪过啊!我这样一个小布贩子怎么能承受这么大的鸿运呢。一切都依你。
伊尔根氏:挺好的,说话也挺清楚的。
徐永久:我这就去找根蜡烛点上。
伊尔根氏:不用了,再黑一些才好,但愿不会来闲杂人等。你的家乡是哪里啊?
徐永久:江南松江府华亭镇。
伊尔根氏:那是宋朝的地方,你怎么跑到这么远来做生意?
徐永久:我三代以上的老家也是汴梁人,逃兵祸渡江南下的,同姓的徐家也有没走的,刚才那个年轻的伙计也姓徐。我们在华亭那里的丝绸布缯要比汴梁便宜的多,大约差两倍的价钱,所以,我闯了出来,做起了贩缯的生意。
伊尔根氏:你说你干三年了,看来也没少赚钱吧?
徐永久:我就今天银锭带在身上,全都打赏给了你们宫里的人。我是从四月份过来的,干了六个月,这一下子就持平了。当然,今年也是人心惶惶,生意不如每年好做。
Δ
伊尔根氏:有老婆孩子吗?
徐永久:两年前娶了老婆,还没孩子呢。
伊尔根氏:你们这些商贾常年在外,有孩子可就更难了,你老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来的吧?
徐永久:娃娃亲。父母非要给我找个当地的,比我大四岁。
伊尔根氏:她对你很好吧?
徐永久:孝敬爹娘,也能持家过日子。
伊尔根氏:我问的是她对你好不好?
徐永久:相敬如宾。我每次年根底回家,把挣的银子交给她保管。她今年都不想让我出来了,说银子已经够盖三间砖瓦房了。
伊尔根氏:人家是要好好和你过日子,你怎么又跑出来了?
徐永久:我在汴梁的生意都捋顺了,顶多再有一年,我就能把这整间铺子买下来。我也看好这新兴的棉布生意要比丝绸好做的多,再有个五六年时间我的铺面就能扩大好几倍。
Δ
伊尔根氏:好!你很不错,尽管到现在我都没看清楚你长什么样,只知道你个子矮些。我现在要问你一句话,你看清楚我了吗?
徐永久:不敢仰视,那可是遇见神仙了!
伊尔根氏:那好,我虽然当了一天皇后,可我在宫里的时候,浣衣局成衣局我都管过,跟内务省常有来往,我们女真族的女人不像你们汉族,我们女子有事也可以出宫,特别是采买这一类的事情,我都过问。我娘家来人还有今天的徒单氏一家和我是亲戚,她们来看望我也会和我说一些外面的事情。女人家,能过宫廷的大日子,也就能过你这布店的小日子。
Δ
伊尔根氏:天,到这时是黑透了。都这个时刻了,还没有人来,我也就断了念想,从此刻起我就是个自由的人了。我要问你一句,你能不能为我把家里的老婆休了。你挣那两年的银子都让她带走。
徐永久:哦……
伊尔根氏:你刚才就说了,一切都依着我。男人说话要算话,做商贾的更是要讲信用。别看我瞧不见你脸上什么表情,你不是真心疼她这个人,你是心疼你挣的那点银子。那点银子算个啥,休书一封,银子让她带走。我会让你赚到更多的钱。
Δ
Δ
伊尔根氏:这屋里还有你洗换的衣服吧?我去里间,换一下衣服。
说完,伊尔根氏走进里间,摸索着套上了徐永久的一件长袍,走了出来。
伊尔根氏:咱俩今天可不能在这里住,为了避免麻烦,你把门锁上,咱们奔着北门走,那有个关中客栈,咱俩到那里去住,那里保险还安全。我这件事儿明天就会传出去了,在这里还说不上会惹出什么麻烦来,你也把最要紧的东西带上。
Δ
Δ
伊尔根氏:你明天吃过早饭后,你再过来,如果没什么人,只有那伙计,你跟他交代一声,店里的货都归他了,顶他的工钱。如果人多杂乱,你干脆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管,不要让人看见你,马上回到关中客栈,我在那里收拾好东西等你,咱们马上出城,出了城咱们就平安了。然后,你跟我奔关中陕西方向,不要问为什么,你肯定能赚到大钱,而且还安全。现在往南兵荒马乱的不好走。
场景17:日,第二天早晨。外
Δ
场景18:日,早晨,郊外,棉花地
Δ
徒单氏:你爷说,唐朝时燕京就有种这棉花的,又叫白叠子。当时就没当是织物,就是当花儿看来着。我进了先蚕寺,托汉族商贾,花了数百辆银子,到了极远极远的西域,才找了这些籽粒,请教了许多人才算是种了出来。听说酒泉以东就没这东西。我在这汴京种,也长成这样了——我估计的没错,这东西纺线织布做衣裳没的说。
贞莹:看来我的命也是纺纱织布了。
徒单氏:别说了,赶快挑选饱满结实的棉朵采撷,留籽。
场景29,日,内
Δ
徒单氏:这三百粒棉籽就带在你身上,你可要保管好。
完颜贞莹很郑重的说:娘,我知道这籽粒的份量,我会为它们好好活着。
场景20:日,内,皇宫萨满神殿
Δ
完颜承麟:咱们圣上素来不信萨满,几个大萨满都撵走了,怎么今天会找我到这里来?
秉笔太监:当然是有十分秘密的事情,不能向外人说的话要跟你说。
Δ
Δ
完颜承麟:圣上招臣前来,有何圣谕尽管示下,臣当万死不辞。
金哀宗:你坐下,你听说蒙古派来使者来的事儿吧?
完颜承麟:听说了,我忙于城防,又有别的大臣接待,我就没有过问。
金哀宗:这个蒙古国,什么窝阔台大汗,真是无礼的很,前来的使者不是议和来了,就是要我率领群臣投降。如此,可赦免完颜氏一死。想我完颜氏自打一百多年前立国,纵横南北无一降将,到朕这里还能出个投降的皇帝吗!真是荒唐,真是笑话。我明天接见他,就告诉他,我大金朝有战死的皇帝也不会有投降的皇帝。当场我就要问众位文武大臣:有投降的吗?可以跟着这位使者走,我概不追究。
完颜承麟:肯定不会有一个降臣降将的,万岁放心。
金哀宗:我也知道,现在蒙古大军离咱们还有几百里地,也有汉族大臣跟他们勾勾搭搭想要投降的,在我看来他们一时半会儿还不会直接攻击汴梁城。但是,运河的航运被他们截断了,城里存粮也就够军队吃一个月的,这百姓都要挨饿。咱们不能困守孤城,朕想从汴梁撤退出去。就算是从此变成行朝了,你看我们去哪里为好呢?
完颜承麟:还请圣上示下。
金哀宗:现在已经是深秋了,咱们还得迅速做决定,因为蒙古部队最善于在寒冬里作战。当下可去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归德(今商丘),一个是蔡州(今汝南)。如果是你来选择,你会选哪一个呢?
完颜承麟:归德那里到是聚集了一些勤王部队,据说有两万余人。已经有探马去过回报了,虽然两万多人,但一小股一小股各自统兵,谁也不服谁。何况,那里的存粮我知道底细,也是不够三个月吃的,咱们再过去三万多人,吃饭还是个麻烦事儿。蔡州是个小地方,但,我军在那里修的城池十分坚固,存粮如果按三万人计算,也可以支撑半年,这半年战事就可能有转机。这座城市临近徐州,徐州虽然和宋临近,但数月无战事,也有兵马接近两万。这样,咱们完全可以去宋朝搬求救兵。
金哀宗:你的意思是咱们撤往蔡州?
完颜承麟:末将是这样看的。
金哀宗:今晨我接到探报,有两只勤王部队专门向归德运送粮草,据说,城里的部队已经逐渐被蒲察官奴和马用统了起来,特别是去那里咱们可以出西门向北。
完颜承麟:万岁,这又有何深意?
金哀宗:这就是我把你找来密谈的关键所在。朕决定这次撤退咱们只率领精锐部队出城,不带后宫。
完颜承麟:啊!要把她们仍在汴梁吗?
金哀宗:将士们也不能带家属,不能拖延大军行动。对后宫包括一些文臣,都只说朕要亲征,要打个大胜仗,才能保住汴梁。因此,你就只能断后,后宫见你不动,她们就是见到朕离开了,也会安定的。朕率军走出百里之后,你再带着亲随跟上去,你看可否?
Δ
完颜承麟:好的,也只能这样了,末将遵旨。末将这就告退了,我准备好断后的部队去。
金哀宗:好!此事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为了延续大金国脉,保住完颜氏的血统,朕做出这样的决定,你应该理解。后天,我就要当众宣布杀掉蒙古使者,对蒙古宣战,宣布朕要御驾亲征!然后,兵出西门北门。就这样了,你下去准备吧。
场景21:日,内,完颜承麟家
Δ
Δ
完颜承麟:你盘这金丝扣做什么?
徒单氏:我给闺女缝到衣服上不显眼,都是为撤退做准备。大臣们家家可能也都在预备这方面的事呢。
完颜承麟:你们种的那片棉花地是在城西吧?
贞莹:爹,你都去过几次了,怎么还问呢?
完颜承麟:你那东珠鞋子,金丝扣衣服该穿都的穿着,真是个富贵的丫头啊。我告诉你们俩,我遇见一个行家,跟我说了,这棉籽是进入深秋之后采集才最好,隔年种容易发芽,抗寒耐旱,你们两个后天应该再到那片地里打扫一下,多弄一些籽粒。作为朝廷大臣,我也真是看好这棉花。当年三峰山之战,如果有这棉花絮的衣服,也不见得输的那么惨,几乎全军覆没。战死的没多少,冻死的反而多。贞莹,你这纺纱技术越来越好了,为父看着很是高兴。你们现在去棉花地,先蚕寺也没人跟着吧?
徒单氏:都这个时候了,除了我,谁还关心棉花的事情啊。
完颜承麟:那就好。
场景22:日,外,郊外棉花地
Δ
徒单氏:贞莹,现在只有咱们女真将这东西成为叫棉花,刚从西域引来的时候,是叫白叠子。如今碰上交易的还是叫白叠子。
贞莹:这个我知道。
徒单氏:还有你不知道的。和这白叠子差不多还有一种东西,产在长江以南,称为吉贝。据说是树上结的棉桃。我寻找了多年,也没见过。
贞莹:树上结的一定花朵大,漂亮还好看,我要有机会就去江南找找。
徒单氏:我多方打听了许久,说是那树叫红棉树,高大漂亮。这种树还有一个特性,就是与和别的树长在一起,他就拼命的蹿高,一定要比别的树高出一头,那太阳光就照她多一些。而它的根部,又生满树瘤,树瘤上生着刺,动物甚至是人,都难以侵犯。这样的树,真的让人崇敬。
贞莹:我懂了,我会找到这种树,我也会学她,高出别人,也不会让人侵犯我。
徒单氏:这个道理你要放在心里,不要表现出来。
贞莹:娘,我懂,我会只默默的努力,不惹人妒忌。
徒单氏:现在天下大乱,这大金朝快完了。我让你吃那么多苦,练这练那,都是为了保护你,你一定记住,不管遇见什么情况,都要保护好自己,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带好这棉籽,你这一生要使这我们命名棉花的东西别断了,种的越多越好。咱们能够将麻纺改为棉纺,那是神的护佑。你肩上担子很重,但是,那担的是温暖和光明。
贞莹:娘,我懂。
Δ
徒单氏:看看,这皇帝真要御驾亲征了。队伍前面不是武将,亲兵队列都背着包裹,这哪是亲征,这是巡狩,说穿了,就是逃跑了。……看,皇后宫人一个都没带……我可怜的姐姐,你争那什么皇后的位子,争到手了,人家把你甩了!
场景23:日,郊外,空镜
Δ
Δ
Δ
贞莹:五六个蒙古兵都拽不动我爹……
徒单氏:……我能拽下他来,然后你骑上去,跟着皇上的队列跑,不要回头,到时我自会去找你。不得玩笑!
Δ
徒单氏:这包棉籽你千万带好,蒙古人要杀绝完颜氏,你以后要教导完颜后人种棉花纺纱织布活命。
Δ
徒单氏:完颜承麟将军,完颜承麟大将军!你站下!我要告诉你一个大秘密,是蒙古人的事,蒙古大军的动向!
Δ
Δ
Δ
徒单氏:贞莹上马快走!
贞莹一笑,跨马而去。
Δ
徒单氏:今天,咱俩就在这给皇上断后,来了蒙古兵,咱两就杀掉他们!刀剑合一,天下无敌!
Δ
完颜承麟:夫妻当关,万夫莫开!
Δ
Δ
场景24,日,外,金军撤退的路线用动画箭头图表示
Δ
Δ
场景25:日,外,蔡州东城城外。
Δ
侦骑:蒙古兵因为过于分散受降,大部队没有集结起来,小股部队已经停留在汴京北坡外!另有三路勤王军赶到了汴梁,完颜仲德将军正在安排布防!再说,天气炎热,蒙古兵没有夏衣,穿着皮衣,无法作战。
Δ
Δ
贞莹:你们俩就知道睡,也不管我。快俩月没有我的消息,你们不着急吗?
Δ
Δ
场景26:日,内,蔡州官衙
Δ金哀宗进了蔡州,住进了蔡州官衙。
内侍殿头宋珪:万岁,我出去看了一下,这座城池十分完好。而且蒙古军队也没有跟进前来,刚才有人从城外进来,看见殿前督检点东部元帅完颜承麟在城外呼呼大睡呢。她的老婆和女儿也躺在他身边睡着了。
金哀宗:他老婆和女儿也在他身边?
宋珪:是的。不过也有人看见他老婆徒单氏,也就是先蚕寺的寺主,曾经挥舞宝剑与叛军作战,勇猛不亚于男人。
Δ
宋珪:这次从汴梁撤退,瞒着后宫,后宫一个人也没带出来。万岁身边没有女人伺候实在是太不方便了。我想就在这蔡州城中寻找十几位模样娇好的处女,将她们征召进宫来侍奉皇上,但望皇上准奏。
金哀宗:这倒合乎朕的意思,只是我们不要再耍朝廷的架子了,聘金要多备一些。另外再看看,哪里可以适合修建宫殿,朕总不能常年住在这官衙里面吧。
宋珪:是的,属下这就去办。这次万岁亲自动手,谋略深远,将叛将蒲察官奴亲自手刃,鼓舞了我所属内廷各部。
Δ说完,宋珪跪下。
宋珪:朕祈请万岁将这把宝剑赐予下官,下官办理宫殿和充实后宫之事,就方便许多。
Δ
金哀宗:算了,你尽量去办吧,办得成即办,办不成也就算了。咱们去归德这一趟,经历蒲察官奴之变,到这蔡州,只余下二百多人了。这如果得罪当地的哪方神圣,事情是不好摆平的。你先去办吧,确实有为难之处,再来找朕。
场景27:日,外,官衙外
Δ
宋珪:我又讨得两件好差事,一个是给皇帝充实内宫,选秀女、处女。另一件是看看哪里风水适宜,就是上面有房子也可选定,拆掉民房来盖皇宫,可以多找几处。很多人不愿意拆房子,也好办,那就和咱们的风水先生疏通,多给银子,咱们再和他分利润。
亲信:明白了,您放心,这事儿包殿头您满意。
宋珪:虽然在进城的几天里,出出进进乱乱哄哄,但我发现在东城门口有一处裁缝店,我看见了几个苗条少女总是在那里出入,这个地方我要去突袭一下,也许一下子就能弄她四五个丫头回来。你们分别向南北还有西边寻找。
亲信:走,殿头指派咱们到哪里,咱们就去哪里执行。
众人:是,都分头散去。
场景28:日,内,蔡州东门裁缝店
Δ
黄蹀躞:你们看,这块是棉布,这块是亚麻布。你们就会发现它们的纱支经纬不是很均匀,也就是说一根纱粗粗细细,可是,明显的是亚麻布的纱比棉纱更加不均匀,也就是说亚麻布看起来,粗纱的状况更多更严重。
另外,麻布比棉布更容易皱,更硬,但是透气性较好。棉布吸水性大,吸汗好,穿着也舒适柔软。
当然,棉布要先过水。
场景29:日,内,军营
Δ
Δ
场景30:日,蔡州东门裁缝店外
Δ
宋珪:这位闺女留步,我有话说。
贞莹:什么事儿?快说。
宋珪:闺女何方人士?姓字名谁?你有幸遇见了我就是遇见了天大的好事啊。
Δ
贞莹:我不认识你,也不能告诉你我是谁,躲开。
Δ
Δ
Δ
贞莹喝道:你这人怎么如此无礼,动手动脚成何体统?听你说的是官话,怎么耍地痞流氓的行为?
Δ
Δ
宋珪:你可知道,我官居从四品,今年三十三岁,孤身一人。你和我做对鸳鸯,过个好日子,这是你的福分。
Δ
Δ
宋珪:嗨!我还就要了你了!
Δ
Δ
镜头摇过:
Δ
黄蹀躞:你这么大一个男人怎么能对这么一个小姑娘行凶呢?马上住手,有话好说。
宋珪:臭裁缝,关你屁事。
Δ
Δ
黄蹀躞:你不能这么欺负一个小姑娘。你们究竟怎么回事儿?说清楚。
贞莹:他要抓我跟他过日子,他还说自己是什么从四品,我觉得是太没品。
黄蹀躞:你们是头一次见面吗?
贞莹:是啊,我刚刚从外地进城没多大会儿功夫,就遇见这臭无赖。
宋珪“嗷”地一声又扑向贞莹,黄蹀躞又拦住了他。
宋珪急了,对黄蹀躞拳打脚踢,黄蹀躞哪里敌得过,被他打倒在地。
Δ
黄蹀躞:姑娘快跑!
镜头摇过:
Δ
贞莹:娘!
Δ
Δ
贞莹:这个流氓无赖要欺负我!
Δ
Δ
徒单氏:别动!
Δ
徒单氏:你是何人?
宋珪:我是为万岁办事,充实后宫的。
贞莹:他瞎说,他说他是从四品的官员,上来就抓我,要和我过日子。
徒单氏:就你,还是个官员,也不问这姑娘是谁,打听一下家世,就先动手!?你先狠狠抽自己三个嘴巴。
Δ
Δ
贞莹:娘,是这位义士挡住他,救了我,这家伙打人下死手。
Δ
徒单氏用剑指着宋珪:你,自己打六个嘴巴,狠点!快,自己动手。
宋珪闭上眼睛,不理徒单氏。
宋珪:要杀就杀,士可杀不可辱,我可是皇帝的人。
徒单氏:你不可辱是不是?你不打是不是?你是皇帝的人是不是?
宋珪:就是。我还救驾有功呢,你能拿老子如何?
Δ
贞莹:真是臭无赖!
Δ
Δ
Δ
Δ
Δ
徒单氏:这位义士,多谢您搭救小女。您是当地的人吗?
黄蹀躞:不要客气,理所当然,我就是在这里开个裁缝店,事情闹到我院子里来了,还把我刚晒好的一包棉花砍开了,你看撒的满院都是。一个大男人欺负一个小女孩,我不能不出手相助。
徒单氏:你是种棉花的?
黄蹀躞:家里种了一点儿棉花,纺成一些棉布,带到这里做冬衣,小生意而已。
徒单氏听了喜出望外。
徒单氏:我可得好好跟你学习学习。
贞莹:娘,过后咱们再谢恩,先看看他是如何做冬衣的吧,如何絮棉,如何裁剪的。
徒单氏:真是福星高照啊。一进蔡州就遇见了你,是我们娘俩命好。
镜头摇过:
Δ
Δ
Δ
宋珪勉强喊道:承麟元帅,救兄弟一把。
完颜承麟:咦,这不是宋殿头吗?是谁把你打成这样啊?
Δ
宋珪:两个女暴徒和一个裁缝,我搬出万岁来都不好使,他们根本不买皇帝的帐。
完颜承麟:这还了得,如此暴徒,我去抓他们出来,给兄弟报仇。
(第一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