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2016-02-13 11:27:41)
标签:

文化

分类: 原创古诗词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文/思文 

东方老者吹管后,余音绕梁,林中景物旧。

小径通幽香满袖,东西无法比乐奏。

帝王默默漫挥袖,埃及瞅瞅,殷契已说透。

网络通达好交流,银河地球算个逑!

 

题记

这个正月不清闲,除了修改剧本还有些应酬,还得强迫自己去户外走走,这个年纪再忙也要顾及身体。年过春来,似乎春暖的有些突然,我不禁想起了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几日也真应了朱老先生笔下的春景,天暖的突然,让人悴不及防,与年前还是天寒地冻相比也就是几日的光景。进入了闹市,平日车水马龙的马路上空荡荡的,走到哪里都不觉得拥堵,出行的人们也是脚步舒缓的很,再无数日前的燥急。

这几日的刺猬河畔也是格外的宁静。

倏然间,远处传来悠悠的管乐之声,四处寻找,发现那声音来自一片小树林里,隔着树林的缝隙远望是一位老者,咦!这倒引起我的兴趣。一位白发老者中气十足,在这样一片枯旧的树林里,穿着类似唐装东方人的衣服却吹奏着西方的乐器,好一片吸引人的景致啊!管乐悠扬有节奏,好奇,我要到近前看看那老者吹的什么乐器,帝王说:听这声音,可不是一日之功。

我悄悄地走进那位老者,无奈还是惊扰了乐中人,老人见我为他拍照笑了,我便想与他攀谈几句。见他手拿的萨克斯。

我问:这个和中国的种乐器相近

那老者似有所思,一忽儿,断然地摇了摇头。

帝王:贾湖遗址发现的竹笛大约有一万年的历史了,是七个音阶的,我们现在的竹笛还是如此。

老者:对,这是中西文化的差别。

帝王一脸的沮丧,先自默默离开。我也不忍打扰老人的雅兴便客气告别,离开了。

想着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不单是器乐方面,当西方人在大理石上面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感情时,中国还只能在木材上雕刻出统治者的思索,这是贯穿整个历史的。两年前去埃及的时候,且不说金字塔和神庙方面,而是帝王惊诧的看着那些象形文字,那是陆仟伍佰多年前的遗物。而我们只有35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可以媲美,就在几天前,帝王似乎已经接受了殷商文化尤其是甲骨文可能来源于埃及的说法。早在三十多年前,帝王研究发表了几篇关于甲骨文历史的文章,后来有一篇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载26天,并被翻译成英文被许多西方媒体转载,一位著名演员成为好莱坞制片人的罗燕因此从美国回来找到他,请他写剧本,第一部纪录片《神秘的东方古国》完成了。可是,还是没有写出《甲骨文传奇》,帝王说,当年发掘的人大多都在世,国内的找遍了,其说不一——历史剧不能编造就此搁浅。那时,怎么也不会想到甲骨文有来自埃及这么一说。

“网络通达好交流,银河地球算个逑!”帝王的豪言壮语,也许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浮华傲气。

扯远了。

繁华的商业街上行人寥寥,我被一间门店橱窗上两幅画吸引了,有一位老者在近前细细地端详了许久,然后一揖走了,我也到近前仔细看,一位阿姨莫名地问我,怎么回事啊!我说:门神,拍照完走开,中国文化,先护佑住家财,最实用。

一路上的景致颇多,这是一家企业的围墙,除了贴了几张小广告,那几首古诗词吸引了我,除了崔颢题诗《黄鹤楼》,还有一首苏轼《江城子》板书底子不错,可能是教师出身。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蝶恋花·吹萨克斯的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