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唐朝后宫 |
哥舒翰来到骊山华清宫,拜过玄宗和贵妃后说:
“吐蕃地广人稀,空气稀薄,资源匮乏,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好战成性,言而无信,反复无常。内乱国弱时请求和亲,国力强盛时侵略我大唐疆土,残害黎民。臣认为对吐蕃国策要进行调整,改以前的单纯怀柔羁縻策略为下,以武力征服为上。”
“正合朕意。朕任命卿为鸿胪卿、兼西平郡太守、摄御史中丞,取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使。”
哥舒翰告辞后,玄宗为了排解杨慎矜和王忠嗣两个案件给他带来的压力,又开始大肆搞娱乐和祭祀活动。这时西部边关的告急文书也送到了,高力士看后大吃一惊,不敢延误,急忙呈给皇上说:“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征西大获全胜,但生命危在旦夕。”
玄宗和贵妃觉得奇怪,大获全胜还生命危在旦夕,就催高力士快讲是怎么回事。
高仙芝就让边令诚和老弱士卒三千人留守连云堡,自己率领精锐部队继续前进。
三天后,远征大军迫近天险坦驹岭。山下即阿弩越胡城,是这次进军的第一站。探马回报,上坦驹岭比下坦驹岭更难,有四十余里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右回左转,盘绕千匝,路多被溪流涧水和山体滑坡冲断,无路可寻。将士闻讯,面有惧色,眼巴巴地看着高仙芝不敢上山。
高仙芝向将士们分析敌情说:“阿弩越胡城人是我大唐最忠实的盟友,年年来朝,岁岁进贡,今若很快来迎接我军,即仍然是我大唐的盟友,反之就是敌人。据本帅掌握的可靠消息,阿弩越胡城人一直到现在仍是大唐的可靠盟友。”
过了三天,阿弩越城的守军果然投降,唐军进入城中休整。高仙芝让将军席元庆、贺娄余润先修桥梁道路。第二天进军,席元庆率领一千精骑打头阵,假称借道小勃律国,去攻打大勃律国,诡计之下,小勃律国的众大臣被唐军俘获,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逃进了石窟。高仙芝命令斩杀大臣中心向吐蕃的首领,快马加鞭,赶到离孽多城六十里的地方,在日落时分,砍断了吐蕃通往小勃律国的藤桥。这时,吐蕃的援军已经赶到,只差那么一点的功夫。小勃律王得知吐蕃军救援无望,丧失了抵抗的意志,带着吐蕃公主一起投降。
玄宗看完告捷文书问:“高仙芝深入万里,建立奇功,朕要重加封赏,他为什么要旦夕忧死呢?”
原来高仙芝的报捷书未经安西都督夫蒙灵察过目,其手下程千里、毕思琛等人乘机挑拨离间,说高仙芝妄自尊大,目无长官,想架空长官取而代之。高仙芝大军押着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返回了安西,夫蒙灵察听信谗言,不但不使人迎接慰劳,反而把高叫到中军大帐大骂道: “吃狗屎的高丽奴,你的于阗使是谁举荐的”,回答说,“中丞”,“你的焉耆镇守使是谁举荐的”,回答说,“中丞”,“你的安西副都护使是谁举荐的”,回答说,“中丞”,“你的安西都知兵马使是谁举荐的”,回答说,“中丞”,夫蒙灵詧怒气冲冲地说,“既然知道是我举荐的,为什么不等我处置就擅自报捷,本来应该砍下你的脑袋,看你新立大功,暂不处置你,以观后效”。
“陛下,臣以为高仙芝孤军深入,消灭勃律国,打击了吐蕃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我大唐国的志气,提高了我大唐国在西域的威望,应该重用,是不是由他取代……”
杨贵妃会意,马上帮腔说:“陛下,高仙芝建立奇功,还遭排挤压制,如果不能提拔重用,今后谁还会出生人死、血战沙场?谁还会为陛下开疆守边?”
于是,唐玄宗当机立断传旨,立即免去夫蒙灵察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回朝听候任用;任命高仙芝为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安西四镇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