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后宫48】哥舒翰侠肝义胆救主帅

(2013-01-18 09:13:53)
标签:

文化

分类: 唐朝后宫

     文/思文

    王忠嗣身陷迫害的消息传到军营,军将们一致推举哥舒翰进京营救。

     哥舒翰侠肝义胆,为朋友两肋插刀,四十岁时为父守丧来长安客居,受到节度使王任的重用,攻打新城有功,投军河西,名声始显,被王忠嗣增补为衙将,转升大斗军副使。哥舒翰按王忠嗣命令攻取吐蕃新城,率军拼命作战,拿下新城,升为左卫郎将。    

哥舒翰来到骊山华清宫,拜过玄宗和贵妃后说:

“吐蕃地广人稀,空气稀薄,资源匮乏,民风彪悍,崇尚武力,好战成性,言而无信,反复无常。内乱国弱时请求和亲,国力强盛时侵略我大唐疆土,残害黎民。臣认为对吐蕃国策要进行调整,改以前的单纯怀柔羁縻策略为下,以武力征服为上。”   

“正合朕意。朕任命卿为鸿胪卿、兼西平郡太守、摄御史中丞,取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使。”

    “臣谢陛下厚爱,恕不奉诏。”

    “为什么?

    “主帅蒙冤入狱,臣不能尽力营救,却加官进爵,取而代之,问心有愧。”

    “不要把王忠嗣阻挠军机和卿的任命相提并论,他是罪有应得。”

    “王大夫何罪之有,请陛下明言?

    “石堡城殆军失利之罪。”

    “陛下的看法恕臣不敢苟同。石堡城之战无功而返,纯粹是董延光指挥不当,邀功心切所致。董延光怕陛下怪罪,才陷害说王忠嗣从中作梗。”

    “可是事实?

    “臣绝不敢欺君。请陛下解除王大夫缧绁之苦,还一个公道。”

    “就是石堡城之战王忠嗣没有直接责任,也有间接责任。这姑且不论,还有人告他拥兵坐大,不听号令,有谋反的企图。”

    “陛下,自古以来,大凡想陷害手握兵权的将帅,都用拥兵谋反罪,难道陛下想重蹈汉高祖杀功臣的覆辙吗?臣敢保证王忠嗣一心为国,忠于朝廷,结党谋反,纯属子虚乌有的不实之词。”

    “你难道想要朕把你当作王忠嗣的同党一起定罪吗?不要固执己见,退下。”

    玄宗为了验证王忠嗣有无和众将结党嫌疑和试探哥舒翰的胆略,徉装大怒,威胁之后,起身拂袖回宫。哥舒翰不愧是一条好汉,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紧随玄宗身后,一步一拜,叩头上前,语言真挚,声泪俱下,慷慨陈词说:

    “臣死不足惜,可边陲不可无王大夫啊!臣愿以自己的官爵为王大夫赎罪,用全家老小生命担保其不反。如若陛下不准,臣宁死不就新职。”

    “卿真侠肝义胆啊!朕相信你不会欺骗朕,决定赦免王忠嗣的死罪,贬为汉阳太守。卿可以上任了吗?

    玄宗被哥舒翰的行为所感动,良知再现,王忠嗣才得以虎口逃生。

   

哥舒翰告辞后,玄宗为了排解杨慎矜和王忠嗣两个案件给他带来的压力,又开始大肆搞娱乐和祭祀活动。这时西部边关的告急文书也送到了,高力士看后大吃一惊,不敢延误,急忙呈给皇上说:“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征西大获全胜,但生命危在旦夕。”

 

玄宗和贵妃觉得奇怪,大获全胜还生命危在旦夕,就催高力士快讲是怎么回事。

 原来高仙芝接受任命,立即率领马、步军一万多人,以高陵人李嗣业为陌刀将,秘密从安西大本营出发。大军昼夜急行,一路餐风露宿历尽艰辛,开进特勒满川的五识匿国。

  高仙芝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将近远征军一分为三:令疏勒守捉使赵崇率三千人马从北谷道攻取吐蕃连云堡;拨换守捉使贾崇领三千人马从赤佛堂路发动进攻;他自己与中使边令诚率三千人马从护密国进军,约定七月十三日辰时在吐蕃连云堡会合,逾期不至者斩。

 连云堡城南依陡峭的高山,北临水流湍急、布满暗礁漩涡的娑勒川,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吐蕃为了万无一失,又在城南十五里依山扎寨,结成犄角之势,守军约一万多人。吐蕃守将闻唐兵猝然而至,以为神兵从天而降,吓得不敢出战,坚守待援。高仙芝深知唐军千里进击,利在速战,若拖延日久,贻误战机,吐蕃援军赶到,唐军就有腹背受敌、被围歼的危险,于是命令诸将挑选精兵猛将,带三日干粮,半夜强渡婆勒川,天明在河对岸集结。  

 

      探马回报,最近刚下过雨,河水猛涨,波浪滚滚,像万马奔腾,势不可当,现在渡河,无异徒手登天。全军将领皆以为高仙芝疯了,下了这样一个自杀命令,但慑于军令,谁也不敢违抗。不料,在高原夜间极度寒冷的天气中,唐军“人不湿旗,马不湿鞯”,顺利地过河了。高仙芝对边令诚说,“如果我们正在渡河,吐蕃军发起进攻,我们多半要打败仗,现在唐军集合完毕,吐蕃人注定要成为我们的俘虏了”。进攻开始了,高仙芝下了死命令,中午之前必须拿下连云堡。唐军勇猛无敌,很快斩首五千,生擒一千,“得马千馀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当然,唐军也付出了代价,识匿国国王五跌失迦延阵亡。

 

    小勃律国的屏障被高仙芝拔掉了,剩下的就是翻越海拔四千六百多米的坦驹岭直捣小勃律国了。高仙芝欲乘胜进军,朝廷派去视察军情的术士韩履冰和边令诚恐惧不敢前进,反对进军。

高仙芝就让边令诚和老弱士卒三千人留守连云堡,自己率领精锐部队继续前进。

三天后,远征大军迫近天险坦驹岭。山下即阿弩越胡城,是这次进军的第一站。探马回报,上坦驹岭比下坦驹岭更难,有四十余里羊肠小道,崎岖不平,右回左转,盘绕千匝,路多被溪流涧水和山体滑坡冲断,无路可寻。将士闻讯,面有惧色,眼巴巴地看着高仙芝不敢上山。

 

高仙芝向将士们分析敌情说:“阿弩越胡城人是我大唐最忠实的盟友,年年来朝,岁岁进贡,今若很快来迎接我军,即仍然是我大唐的盟友,反之就是敌人。据本帅掌握的可靠消息,阿弩越胡城人一直到现在仍是大唐的可靠盟友。”

 

过了三天,阿弩越城的守军果然投降,唐军进入城中休整。高仙芝让将军席元庆、贺娄余润先修桥梁道路。第二天进军,席元庆率领一千精骑打头阵,假称借道小勃律国,去攻打大勃律国,诡计之下,小勃律国的众大臣被唐军俘获,小勃律王和他的妻子吐蕃公主逃进了石窟。高仙芝命令斩杀大臣中心向吐蕃的首领,快马加鞭,赶到离孽多城六十里的地方,在日落时分,砍断了吐蕃通往小勃律国的藤桥。这时,吐蕃的援军已经赶到,只差那么一点的功夫。小勃律王得知吐蕃军救援无望,丧失了抵抗的意志,带着吐蕃公主一起投降。

玄宗看完告捷文书问:“高仙芝深入万里,建立奇功,朕要重加封赏,他为什么要旦夕忧死呢?

原来高仙芝的报捷书未经安西都督夫蒙灵察过目,其手下程千里、毕思琛等人乘机挑拨离间,说高仙芝妄自尊大,目无长官,想架空长官取而代之。高仙芝大军押着小勃律王和吐蕃公主返回了安西,夫蒙灵察听信谗言,不但不使人迎接慰劳,反而把高叫到中军大帐大骂道: “吃狗屎的高丽奴,你的于阗使是谁举荐的”,回答说,“中丞”,“你的焉耆镇守使是谁举荐的”,回答说,“中丞”,“你的安西副都护使是谁举荐的”,回答说,“中丞”,“你的安西都知兵马使是谁举荐的”,回答说,“中丞”,夫蒙灵怒气冲冲地说,“既然知道是我举荐的,为什么不等我处置就擅自报捷,本来应该砍下你的脑袋,看你新立大功,暂不处置你,以观后效”。

   

“陛下,臣以为高仙芝孤军深入,消灭勃律国,打击了吐蕃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我大唐国的志气,提高了我大唐国在西域的威望,应该重用,是不是由他取代……”  

    高力士汇报完后建议说,又目视坐在玄宗旁边始终一言未发的贵妃。

杨贵妃会意,马上帮腔说:“陛下,高仙芝建立奇功,还遭排挤压制,如果不能提拔重用,今后谁还会出生人死、血战沙场?谁还会为陛下开疆守边?

 

于是,唐玄宗当机立断传旨,立即免去夫蒙灵察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回朝听候任用;任命高仙芝为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安西四镇节度使。”

    玄宗认为高仙芝万里征战的胜利是尊老崇道的结果,在华清宫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群臣毕集,尽欢而散。接连几天的宴会、歌舞把玄宗和贵妃累得精疲力竭,往后干脆不出席,由李林甫主持,他们却在后宫和“梨园弟子”无拘无束的自娱自乐。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