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后宫41】杨贵妃为何要阻止玄宗重用诗仙李白

(2012-08-08 07:29:26)
标签:

文化

分类: 唐朝后宫

     文/思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据说是兴圣皇帝的九世孙,祖上在隋末以罪迁徙西域的碎叶城。

李白大足年(701)出生在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因母亲夜梦太白金星怀孕而得名,神龙元年(705)举家逃回内地四川成都。李白幼年的时候博学超群,十岁精通诗书,轻财重友,志气高远,性情豪放,隐居岷山。所居住地地方州长官听说后保举当官,李白拒不应召。益州长史苏颠称赞李白说:“此子为天下奇才,才学可与汉司马相如媲美。”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吴中会稽,结识了道士吴筠。吴筠被玄宗征召进京,任翰林学士,李白也陪伴相随来到长安。李白到长安后求见名冠京城的贺知章,呈上《蜀道难》等诗文。贺知章读后万分感慨地说:“你是天仙下凡人啊!   

    贺知章、吴筠共同向唐玄宗举荐了李白,并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下诏供奉翰林院。唐玄宗还在便殿设宴与大学士饮宴,酒过三巡问李白说:“我掌朝与天后掌朝有什么区别?”

“天后掌朝政出多门,国家被奸佞之徒左右,任人如同小孩买瓜,不择香味,唯拣个大肥硕。而陛下用人好似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精粹。”

 

唐玄宗听了这话很受用,对李白格外恩赐。十冬腊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李白在便殿撰写诏书,毛笔被冻得不能写字。玄宗命令宫婢十人站在李白左右,各执毛笔呵气解冻,供李白随时取笔写诏。

由于李白嗜酒如命,不拘小节,在酒醉时撰文都没有任何纰漏,与不醉的人相互议事也在其上,所以被誉为“醉圣”。他虽然身为翰林院大学士,仍然会和一些文人雅士中的酒徒在一起狂喝滥饮,不醉不罢休,经常喝的烂醉如泥。

有一次唐玄宗和杨贵妃月夜赏花,欢度良辰美景,每当这时都会有音乐歌舞助兴,当“梨园弟子”准备演奏选曲时,唐玄宗连忙阻止说:此等良辰美景,焉能演奏陈词滥调,有失大雅,立即宣翰林院大学士李白上新词助兴。

李龟年不敢怠慢,跑步赶到翰林院去叫李白,万万没想到的是京城堂堂有名的翰林院大学士李白,衣冠不整,袒胸露怀,手握酒杯,斜靠着桌子躺在床上。桌子上杯盘狼藉,酒壶已经底朝天了,那样子真是惨不忍睹,李白浑身上下散发着酒气,人已酩酊大醉,鼾声如雷震耳,涎水顺着嘴角流出,散发着浓重的酒味。

    李龟年上前摇摇李白呼唤着:“李学士,李学士,李学士醒醒。”

    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回答他的仍然是带有酒昧的鼾声。李龟年无奈,只好回报唐玄宗。

 

    唐玄宗听了李龟年的报告,知道李白嗜酒如命,不过文才难得,也不责怪,就让李龟年用步辇将他抬来。

    李白被抬到玄宗面前仍然沉睡不醒不知人事,贵妃和“梨园弟子”都围过来想看看这位名满京城的大学士的尊容和风采。但呈现在贵妃眼前的却是一幅袒胸污秽不堪的画面,心里觉得非常扫兴。玄宗令左右用凉水喷在李白的脸上,过了好久李白终于被激醒,睁开醉眼,朦胧中听玄宗说:“李学士,朕与贵妃月下夜赏牡丹,能否创作新乐章助兴啊?”

    李白此时头脑已经清醒,但身体被酒精麻醉得仍然不能站起来,靠在侍从身上,舌头有些僵硬,结结巴巴地说:“请、请、陛下,陛下命题,题、命题。”

    “不用命题,就用《清平乐调》的曲吧。”

    “好!拿、拿,拿笔和纸来。”

    贵妃见李白接过左右侍从捧上的笔和纸之后,笔在纸上颤悠着,似乎不听使唤,怀疑他是否能够写出一个像样的字来,此时真有点生玄宗的气,弄这么个邋遢醉鬼来搅和气氛。贵妃的不高兴并没有逃过玄宗的眼睛,他不动声色依然微笑着,显得高深莫测。从李白接笔到左右向玄宗呈上诗作,只有片时功夫。玄宗看完诗作,转交给贵妃。

    贵妃接过纸一看,上面写着《清平乐调》三首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构思精妙,人即是花,花即是人,人花交融,言在此而意在彼,相互钩带,前后照应。杨贵妃看着看着,先前的不高兴的心情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连声称赞说:翰林酒醉诗作,精思巧妙至极,古今文人雅士将为之汗颜

    玄宗看见贵妃满心欢喜的样子,非常高兴,马上令李龟年和“梨园弟子”根据新词谱曲演练,同时吩咐给李白看座问道:“这里有西凉州新贡陈年葡萄美酒,爱卿还能不能饮否?”

    “皇宫陈年佳酿,胜过仙山玉液。臣宁可三日不吃饭,不可一时无美酒,若能品尝,实乃三生有幸。”

 

    李白也不推辞,边饮边说:   

    “娘娘国姿天色,貌冠古今,承蒙赐酒,三生有幸。臣敬娘娘一杯,祝娘娘凤体安康,懿寿无疆!

    敬酒间音乐响起,“梨园弟子”演奏歌舞开始。李龟年引吭高歌李白的新词《清平乐调》,“玄宗吹玉笛伴奏取悦贵妃。

   

    李龟年每唱完一遍,由女高音歌唱家念奴接着唱。念奴妙龄少女,长得小巧玲珑,最得玄宗的欢心和钟爱,每日不离左右,今天见玄宗、贵妃高兴,李翰林上新词,大家同乐,所以也格外卖力,歌声好似天外来音,一曲唱完,念奴谢幕。

    这一晚酒席吃到深夜,众人都有几分醉意,玄宗和贵妃在侍女的搀扶下才回到寝殿休息。

    一阵轻轻喧哗的声音把贵妃和玄宗从睡梦中吵醒。两人睁开惺松的睡眼,一看窗外,日上三竿,一群嫔妃、采女、才人正凭栏争看“龙池”中雌雄两个水鸟戏水。

    玄宗看着众嫔妃专注不舍、垫脚扶背的急切心情,忍不住搂抱着贵妃坐在绡帐之中和贵妃做“被底鸳鸯”。

   

    至此,贵妃入宫正式册封之后,心情舒畅,身体开始逐渐发福,进入盛夏酷暑之际,燥热心烦,虽然穿着薄得能看见肌肤的轻纱,还是热得难熬。侍女从早到晚轮流为贵妃扇扇子,她依然汗流如注,体热引起贵妃总是喝水,越喝越出汗,越出汗又越渴,造成恶性循环,折磨得贵妃真有点受不了,整个像变了个人似的。宫里的人也都像蔫了,此时管弦停奏,歌舞全无,只可惜那时候空调还没问世。

    玄宗看在眼里,痛在心头,干急没办法,叫御医诊治,又查不出病因。御医们也束手无策,不敢轻易用药。

   

    但是,为了贵妃,玄宗对御医大发雷霆,扬言要将这些人赶出宫门,长期流放岭南。其实,玄宗不过是说说而已,主要是做给贵妃看,想赢得她的欢心,却把御医们吓得神魂出窍,情急之中,有人建议不妨用“含玉咽津”的民间验方试试,或许能够见效。玄宗一听有办法,大喜过望说:“若能使贵妃解除痛苦,重赏千金。”

    “含玉咽津”方法很简单,就是让病人口含一块玉,不断地舔吮,产生唾液,然后咽到肚子里,这样就可以少喝水,达到凉津润肺的目的。

 

    玄宗听了御医用含玉能使贵妃解除肺渴的道理,吩咐马上从内府库中提取翠玉,令雕镌大师连夜雕刻一个玉鱼进献。玄宗懂得医理,五行学说中水能灭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生水,水能克火,相生相克的学说在当时非常流行,人的衣食住行、治病用药都必须符合五行学说的原理。鱼是水中动物,自然代表水。贵妃肺渴是内火,想喝水而又不能喝,可吮玉鱼代水。

侍女献上质地晶莹剔透、细腻滑润、栩栩如生的玉鱼,贵妃非常高兴,含入口中,只觉一股凉气直透五腑六脏,肺里像放了一块冰似的热气消散,心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劲,情不自禁地又哼起李白的《清平乐调》。   

贵妃情绪好转,玄宗也跟着高兴,将御医大大地夸奖了一番,兑现诺言,慷慨赏赐千金,然后吩咐歌舞开始。宫中又恢复了往日那种热闹和谐、歌舞升平的情景。

    一日,玄宗和贵妃一行到太液池畔欣赏千叶白莲,并在莲花旁边便殿内设宴,边用膳边赏花,同时演奏歌舞。赏花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寝殿内温度有所下降,贵妃才和玄宗就寝。

 

    天将拂晓,玄宗也被热醒了,他习惯地摸摸旁边,发现贵妃不在身旁。他先是一惊,马上想起以前曾经发生在宫里的一件丑闻:一位嫔妃每至半夜时分,就偷偷出去和宫内道士偷情,当她得知被人察觉时,就利用玄宗迷信鬼神的嗜好编造谎言说,每天晚上她熟睡之后,就有仙人使法术召唤,这时候她就控制不了自己,像腾云驾雾一般来到一个地方,那里有富丽堂皇的住室,美味佳肴,和仙人共饮交欢,妙不可言。玄宗半信半疑,估计其中有奸情,让她再被召唤去的时候,在房子里留下暗记,以便第二天查找。这个嫔妃不敢违背玄宗的旨意,告诉道士事情败露,赶快逃命,然后在自己的手掌里抹上墨,将墨印在曲房的屏风上。第二天,玄宗令人逐殿查找,在东明观屏风上发现墨迹,明白了是道士和这位嫔妃做的男女风流事,怕传出去影响太坏,也不想深究,不了了之。

 

    现在贵妃又不见了,侍女看见玄宗面色难看,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更使玄宗犯疑,于是,加重语气再问。吓得宫女用手指了指花园。玄宗急忙向花园奔去,远远看见两个人在那里靠的很近,似在还在耳语,朦胧中看出其中一个人就是贵妃。玄宗心里酸溜溜的,没想到有人胆大包天,竟敢给他这位天下至尊戴绿帽子。想立马叫人将他们捉住,碎尸万段,但转念一想,兴师动众,传出去影响自己的尊严,更何况现在没人知道,自己处理更为妥当。主意已定,他轻手轻脚来到两人身后,想来一个抓奸抓双。

    来到两人背后,才看清是贵妃和侍女小玉在花草丛中找寻什么东西,他定了定神,幽默地说:贵妃好雅兴啊!偷偷来到这里是寻找灵芝还是在仙草,要不要朕助一臂之力啊?

    贵妃和小玉两人注意力全集中在草丛中,没有想到这么早会有人来到御花园,玄宗的问话把她们吓了一跳,回头看是玄宗,赶快施礼迎接,接着回话说:“妾觉得寝殿闷热无法入眠,怕影响陛下休息,所以带着小玉在花园里散步,吸吮花草上的露珠,觉得心清气爽。这无根水真胜过琼浆玉液啊!只是少得可怜,所以我和小玉拨草寻找,没想到陛下驾到,还望恕罪。”

    “是呀,贵妃为酷暑难熬,受苦受罪,朕实在觉得不安。这无根水少的可怜,爱妃何不吃点消暑止渴的水果,或许能够缓解肺热之苦。”

    “哎!妾幼年生长在四川,知道南方的荔枝是清热消暑的佳品,只可惜是远隔千山万水,荔枝运不到皇宫的,所以不敢向陛下提及。”

 

    “爱妃为何不早说呢,尝天上王母娘娘的仙果有难度,吃人间的荔枝还不是犹如探囊取物。”

    贵妃听玄宗这么说,满以为是玄宗的酒后狂言,心里却在想玄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是皇帝就什么都能办到吗?你真的不知道荔枝的生长规律和变腐的速度啊,才敢如此口出狂言吧。

    贵妃的怀疑不无道理,荔枝是南方亚热带水果,生长在四川巴山、三峡和海南地区。虽然是止渴解暑的佳品,但荔枝贮存保鲜极难,要想把千里之外的荔枝送往京城,当时的交通是无异于徒手登天,不相信玄宗的话是真的。

玄宗看出贵妃持怀疑的态度,也不做任何解释,转身向高力士说:“传旨,诏令天下产荔枝的各郡县,速送鲜荔枝进京。沿途各驿站昼夜接应,不得有误,违者杀无赦。”(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