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始祖是个优秀的农民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发掘历史 |
文/思文
周的始祖是后稷,名字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叫姜原。姜原是帝喾的正妃。弃的出生有点像神话故事。说姜原有一天来到郊外,看见地上有巨人的足迹,觉得好奇而兴奋,就很高兴地踩它。踩了以后就怀孕了,足月后生下一个男孩。姜原认为这件事不吉利,就把男孩丢弃在狭窄的道路上,从路上经过的马牛羊畜生及其车辆都避开了男孩不去踩他;姜原又把男孩移置到山林里,恰好遇到山林里有很多人,就转到了别的地方。将男孩丢弃在结了冰的水沟里,飞鸟用它们的翅膀来为他覆盖,温暖保护他。姜原认为这个男孩很神奇,就决定留下了他,抚养他长大成人。因为起初打算丢弃他,所以给他起名叫“弃”。
弃小时候玩耍的时候,就以种植为乐。等到他长大成人,就喜好耕种,他观察分析土地适宜种植什么,适合种谷类的就种谷类,适合种麻的就种植麻,百姓都效法他。帝尧听说这件事后,推举弃当掌管农业生产的农技师。所以说周族的得名,既继承了其先祖后稷种植稷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因他们发现区田法,而被称为周人,这与周代大力推广井田制是有其承前启后的密切关系的,随着精耕细作的区田法的发展,粮食确保增产丰收,促进周族不断地兴旺发达起来。
自后稷兴起于晋南稷山,在汾、浍之间发展了农耕经济之后,其继承者都成为著名的农业氏族,在黄帝故臣周昌故地的周阳立国,逐渐发展成为部落、部族和联盟,最后形成了国家。周族辗转于晋南、晋中、陕北、关中一带,屡受商朝及戎狄、鬼方、猃狁等方国与游牧民的侵略和压迫,曾一度失国,传到公刘,才又得建立国家,也成为了周国复兴时期。
周朝是由周族发展成为周国的,是商朝的属国,商纣王曾囚西伯姬昌于羡里,后姬昌被释放回到周原,即脱离商朝而独立,被尊为周文王。他的儿子姬发继位灭商,统一了中原地区,定都镐京。周朝广封姬、姜亲族及有功诸侯,建立了以周王朝为核心的封建分封制度,把诸侯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星罗棋布地捍卫着周朝京城。由于黄河中下游是诸侯国密集地区,为了便于控制东方(殷)领土,于是以天下之中州地区的洛邑建立成周,作为周王朝的陪都,历史上称之为东都。
伯(这是一个人名,但是我不认识,也拼不出来,只能PS了这个字,认识这个字的朋友要告诉我哦!)及其配偶井姬墓,墓分甲乙二室,另一墓的墓主似乎是名字为“儿”的人,其与
伯夫妇的关系不明。
伯和井姬婚姻,可能是周人典型制度与寺洼文化的色彩有经过一番融合过程,茹家庄墓葬遗物群表现的文化混合,更加说明井姬的婚姻得到进展的意义。井是姜姓之国。井姬当时可能是姬姓女儿嫁给井国贵族
伯的伯爵。
周朝仍然实行的是和亲政策,和亲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一定的影响。建立东都成周和在东方分封大批姬姓与姜姓诸侯,为周国的统治打下了稳定的基础。通过和亲,使一些家族的地位得以上升。如裘卫一族就是如此。公臣是虢仲手下“司朕百工”的大总管,而虢仲正是厉王时代的执政,荣有司爯则是荣公手下的家臣。是厉王极为信任的大臣。旅伯的妻子是毛仲记,裘卫的曾孙女(或孙女)浸赢嫁给成伯孙父。毛伯与成伯,都是西周姬姓的头等世家。裘卫一族以司裘小官起家,数代之后,竟然能与毛氏通婚,其社会地位之高,已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