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吉思汗高昌元世祖文化 |
分类: 和亲之路 |
文/思文
——记蒙元与高昌回鹘王国的六次和亲
981年,高昌回鹘可汗始称“阿厮兰汗”,意为“狮子王”,并于同年向宋遣使朝贡。宋朝也派供奉官王延德和殿前承旨白勋回访高昌。
1130年,耶律大石西征时,曾假道高昌,高昌王毕勒哥对他热情款待,并表示愿意作其部属。耶律大石到达中亚的阿姆河中下游,打败称雄这里的花拉子模等部,建立西辽政权(国外史学界有时又称为“喀喇契丹”或“黑契丹”)。1132年,耶律大石率军南下,再次进入高昌。高昌归附西辽。
1209年,高昌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听到成吉思汗崛起的威名,下令杀死西辽派来的少监等官,宣布脱离西辽王朝的统治,准备归附蒙古。恰巧这时成吉思汗派遣使臣按力不也和奴答拜到达高昌,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喜出望外,便派官员别吉思和阿邻帖木儿朝觐成吉思汗,并表示“自今而后,愿率部众为臣仆。
1211年,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到怯绿连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朝觐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非常高兴,不仅认他为自己的第五个儿子,而且还将自己的女儿阿勒阿勒屯许配给巴而术·阿而忒的斤,《元史》称此女为“公主也立安敦”。这是蒙元与高昌回鹘的第一次和亲。
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七年(1270年)三月对高丽王所说的一段话就解释了这一标准:“汝内附在后,故班诸王下。我太祖时(高昌)亦都护先附,即令齿诸王上,阿思兰后附,故班其下,卿宜知之。”同时,高丽世子向元朝请求“尚主”和亲时,忽必烈仍没答应。而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最早归附了蒙古,所以他得到了最高荣誉和最高地位,宠遇列于诸国之冠。
怯失迈因死后,巴而术·阿而忒的斤的次子玉古伦赤继位;玉古伦赤死后,其子马木刺嗣位;马木刺死后,其子火赤哈儿的斤嗣位。由于连年的战事频繁,各位王的寿命都很短暂,直到1272年,窝阔台嫡孙海都扶植都哇为察合台汗,联合反对忽必烈。火赤哈儿的斤因在海都、卜思巴等人围攻高昌火州时表现出对元世祖忽必烈的赤胆忠心,以及收抚高昌散乱民众的得力措施,得到了忽必烈的极大奖赏,娶了已故元定宗皇帝贵由之女巴巴哈儿公主为妻。其实,火赤哈儿的斤在得到元朝公主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载:“十二年(1275年),都哇、卜思巴等率兵十二万围火州,声言曰:‘阿只吉、奥鲁只诸王以三十万之众,犹不能抗我而自溃,尔敢以孤城当吾锋乎?’亦都护曰:‘吾闻忠臣不事二主,吾生以此城为家,死以此城为墓,终不能从尔也。’受围凡六月,不解。都哇以书系矢射城中日:‘我亦太祖皇帝诸孙,何以不附我?且尔祖尝尚公主矣。尔能以女与我,我则休兵;不然则急攻尔。’其民相与言曰:‘城中食且尽,力已困,都哇攻不止,则相与俱亡矣。’亦都护曰:‘吾岂惜一女而不以救民命乎!然吾终不能与之相见。’以其女也立亦黑迷失别吉,厚载以茵,引绳缒城下而与之,都哇解去。其后入朝,帝嘉其功,锡以重赏,妻以公主曰巴巴哈儿,定宗之女也。又赐钞十万锭以赈其民。”火赤哈儿的斤从北京回到高昌后,屯田于哈密力,后遭海都、都哇的袭击,力战而死。
火赤哈儿的斤战死的时侯,他的儿子纽林的斤尚处于幼年时期。为了向元朝请兵给父亲报仇雪恨,纽林的斤到北京朝觐元朝皇帝。元世祖对他的雄心壮志和胆量非常敬佩,赐给他“金币巨万”,并把太宗皇帝窝阔台的孙女不鲁罕公主嫁给他为妻。不鲁罕公主去世后,元世祖又将其妹八卜叉公主嫁给他。八卜叉公主与纽林的斤结合后,生两个儿子,长子叫帖木儿补化,次子叫钱吉。八卜叉公主病逝后,元朝皇帝又将元世祖孙安西王阿难答之女兀剌真公主嫁给纽林的斤为妻。
纽林的斤的长子帖木儿补化于大德中(1297—1307年)娶元太宗之子阔端的孙女朵尔只思蛮公主为妻。至大年间(1308一1311年)帖木儿补化从父入朝,留在宫中宿卫。后来到东朝为皇太后办事,以中奉大夫领大都护事。以后又出任巩昌等处都总帅达鲁花赤。纽林的斤死后,帖木儿补化请求将王爵让给其叔父钦察台,因其叔父力辞不就,帖木儿补化只好嗣位为亦都护、高昌王。
元至治中(1321—1323年),帖木儿补化领甘肃诸军,仍治本部。天历元年(1328年),帖木儿补化奉命进京,帮助元文宗协调帝位之争,因功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出任上柱国等职;次年,又被封为御史大夫。帖木儿补化不仅颇有雅量,而且也很能谦让。在他升职为宰相之后,便将王位让给他弟弟钱吉,由钱吉出任亦都护、高昌王。
帖木儿补化之子不答失里也与元朝有和亲关系。据叶盛《水东日记》卷27记载,不答失里曾娶阿哈也先忽都公主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