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针灸临床亦需辨证:
比如头晕证,有的兼有目眩,叫着眩晕。最常见的有:西医诊断的大脑供血不足、贫血、血压异常、脑外伤史、脑血管硬化、脑梗、脑膜炎后遗症、颈源性眩晕、脑肿瘤、还有五官科疾病如鼻窦炎、中耳炎、眼底血管硬化等引起的、晕车、美尼尔氏综合症、甚至帕金森症、帕金森综合症、脑萎缩等。
按症状分析,有一过性眩晕,有体位性眩晕,有眩晕至目不能张,有的伴有心律不齐、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中医分型有血虚、痰湿、气滞、血瘀,肝风内动,脾气不升,厥阴寒逆,阳明痰涌,心脾血虚,肾精不足。
按中医三因病因分析,外因的:有的是熬夜、打电脑过度、用眼过度、外感风寒、暑邪、湿热熏蒸;内因七情;不内外因常见的是脑外伤、房事过度、过劳、过逸、等。
既然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就得按中医辨证论治诸法的原则。所以,对病理性质的分析,是临床针灸实施前非常重要、非常必需的前提。
其中单纯虚症、单纯实证的,临床都较少。虚实兼夹的,选穴就较难、较复杂。哪经实、哪经虚,均得一一辨识清楚。以上诸型,还得精辨,比如脾气不升,有的是情绪引起不思饮食,有的是长期便秘胃气不降,有的是肝木克土,有的是火不生土。八纲、脏腑、经络、气血精液诸辨证体系都得综合应用。确定病原的病位在何脏腑、何经络,病性所属之寒热虚实。辨明标本。
以上都基本做到位了,也已经反思自己各种治法均已基本做到位了,症状还是时好时坏,甚至到后来无效,就得深入从病源学研讨。
眩晕症,按中医内科学分型有: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根据中医学至今为止的四诊方法,综合评判参考,可以断定。仅就这四型来说,不但用了针灸疗法,甚至不少中西医体内给药法,都用过,初期有所缓解,继则无效,又为何?
无论是针推科,还是内科,这都是必需深入研讨的问题。1、内外诸法,其综合的治理力度是否与病体的病理性质相吻合。虚实补泻是否恰到好处。2、是否还有未知的病源。比如曾经经历过辐射或是化学污染严重的区域;大脑寄生虫病;其他部位癌症转移大脑早期的表现;吸毒引起的多巴胺受体异常;更年期综合症;老年人未被发现的早期海尔默茨症;特别是我们武医重视的五脏腑重要经穴以及任督脉有否久年宿瘀。西医病源的,由西医来检测。久年宿瘀,却是西医无法诊断的空白区,所以,这是我们中医学特别是传统民间武医学可以深入研讨和拓展的领域。
仅就脾气不升来讲,是脾胃经本经有重要经穴宿瘀导致的吗?还是与之息息相关的其他四脏间接引起的?单就脉诊的三部九侯,仍然不能达到。
遇到一位失眠障碍症,女教师,才40岁出头,提前退休在家。病史已经二十多年,脑白金服用了几大车了,中西医药物治疗,均未能解决。二十四小时不能合眼。没有患上精神病,已经很不错了。枣仁安神丸、灵芝胶囊、珍珠粉、中西药补脑剂、中西医神经内科专家都看过。我没见到患者,电话就问左乳下有否外伤史,患者马上给予肯定答复。惊讶这是什么医生,从来没有哪位专家有此问法。次日其夫请去,目诊发现左乳下三个穴位经穴宿瘀。因为是在乳房,嘱其自己先按摩,尽量用重力。只几分钟,被按处就肿出瘀块,当天中午就能睡眠20分钟,醒来感到从未有过的舒服。其夫是人大代表,鼓励我立案申报武医内伤疗法。可见,至今为止的中西医辨治体系,仍然未能对传统的病源学、病因学都掌握应用到。因失眠引起的头晕症,临床很普遍。也不少得到中医专家心络瘀阻的内服药的治疗,比如血府逐瘀汤等,有所缓解,但是,开始几贴有效,继而又无效,以为辨治出错。其实,这是不懂得经穴久年宿瘀的辨治原则。关于内伤疗法,请详看本博客其他文章。
2011、3、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