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瘀变病》后跋

(2010-02-05 11:32:00)
标签:

杂谈

后跋:

    世医对瘀变之病,不是舍本逐末,就是‘射而不中,反修于招’。古训早有,视若罔闻。《吕氏春秋·季春记》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    ,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厥。‘五者充形’(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接神’(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七者动情’(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则生害者’,皆养生不知本之三害矣。五味、五志、七气之伤人,尚且直损气血,何况躯体卫外,内外相应,跌扑闪挫,五体与五脏能不同损乎?世之多为邪气者,六气之淫,七情之淫,五味之偏以论,殊不知直伤血分者,而令经脉阴阳精神意志均受其乱。干血餮痨之症,六经营卫、从阴从阳,纵使谋略在胸,不识我南少林经穴辨治者,绝无下手之策。只识经穴,不知脏体内外寒温格拒之机,宿瘀与变就绝无生路。此医之难以两全也。更因人禀天地阴阳清浊两气而成,极具相互矛盾之两性,故无人不惧痛而无痛又不愈,是以其为病不可易也。知难不进者,何可为医?只为人欲而设者,沉疾就绝无克制之期。故探此人所不喜之道,若能迎合造化之机,不求顺人情而只求顺病情矣。

凡体肉胎,世间尘土矣,形之畏避与志之违遁,人间之道义与天神之道义,极上之意乃体现于极下也。能曰宁违人义而不违天意乎?人之始祖已犯罪过,故男人必‘田力’劳累,女人必十月痛苦。伤瘀、变病皆人为之过,不受此苦焉有可救哉?

    故极力诽谤者有之,热情勉励者更有之。但仅知救人之道,实借吾手而见,爻道之门八面洞开,然其是否乃狭窄之径,各人自有选择之权。但求不作以为欺人不会欺天之事,昭彰之理,不过一窗薄纸,更无可秘之密。不识者反谓弄玄,道明之不过如此,最不可救者,乃此人医矣!

    谨此向各方两议实乃皆吾友也,一并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