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学思维模式(5)
------
循证医学、经验医学之我谈
病源与靶向
林 宏
西医常以中医学诊断没能有实据,都仅是模糊概念而否定之。所以提出的以‘循证医学’来否定中医的‘经验医学’。到底西医有没有‘经验医学’?西医的‘循证’,是‘征’?是‘症’?还是‘证’?试从病源与靶向分析如下:
寻找病源与特异性靶向之间的必然性,是人类医学极力想掌握的自然规律。但往往难以做到。为什么?
致病源(已包含时间、环境等个体外综合因素),不能仅外源性诸因素,对相对个体的敏感性,才是重要的产生疾病的环节。传统医学注重致病内因,现代医学也已重视。因致病内环境因人而异,就使得致病源到导致疾病发生的不确定性。人为医学在改善减缓致病外源方面,全人类都在努力。那靶向是不是仅以致病源特性所决定呢?答案是:肯定不是绝对的。
西医对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证医学,而不是循症医学。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等,一系列仅以病症(西医学常以‘征’也作为症)中某一有代表性的指标(征)作为病症的名称。显然,他这个证,还不是‘症’,仅是‘征’,更不是症候群的证(中医学以症候群作为证)。而是‘证据’,可视、可见、可测量出数据的证明、验证的证。这些证据,其实只是体‘征’,还只是‘症’的一类。征,是征象,是用医学(包括西医所有检测、中医四诊)取得的异常指征,患体本身并没能主观意识到的;症,是指患体主观能意识到的异常症状;而‘证’,却是涵括‘征’‘症’所有的综合性总结。
这三者概念的认识,中医学非常明确,而西医学就很混乱。所以,以涵括‘征’‘症’的‘证’,都不可能对致病源靶向有哪些必然性,做出较准确的预估,可见仅凭‘征’的‘循证’更不可能!也是都要等继发病灶出现后,原致病源还能检测到为依据。这就说明,西医学的‘证据’来说明的只是‘征’,是“循‘征’医学”,最多也才只是“循‘症’医学”,更不是“循‘证’医学”。病源是‘因’,靶向组织是‘变’。也只有出现‘变’,才知道因源的靶向。所以说,病源与特异靶向之间的必然关系,中西医都未能突破。很显然,这是‘五十步笑百步’。
两个体系都是在长期观察中,总结出某致病源多数靶向的主要规律后,才总结出一定的经验。说明西医学不是没有‘经验医学’,而仅仅只有‘循症医学’。‘循证’者,找出实据,是非常可贵。而上述靶向病变发生后才能总结出,难道不是‘经验医学’吗?也就不科学了?现代医学难道不是从某些普遍现象中,去寻找、发现其规律性必然性吗?每每到新的病毒肆虐人类时,还不知道该病毒是原始病毒还是变异病毒。无论从非典到眼下的甲流,中医学的伤寒温病的辨治体系,均可以应对自如,其疗效均比西医可观。西医攻击中药最多只能抑制病毒细菌,而不可能达到杀灭病毒病菌,那临床疗效的对比,又说明什么问题了呢?查出病源,却不能有及时的对策,但一当跟上了该病源特性研发出了相对应的疫苗和抗菌素时,却又更进一步促进生物界的顽强反抗,致使变异的病毒病菌更多更难应付。
再则,西医攻击中医属于经验医学不科学,就以中医没有可检测的数据就完全否定中医为不科学。西医在病理实据方面,确实精细,但很多继发病病变机理,西医也仍然视为‘不明原因’,有因此而被断定为不科学了吗?而中医学的‘有是症、用是药’,看似对症,其实是随其动态变势的灵活应用,且时刻提倡‘标本兼顾’‘治病求源’,还更全面地注重到‘前因后果’‘正邪进退’这种整局整体的观念。将前因与后果视为‘互为因果’的动态学观点,还不比西医更符合客观规律,更循证辨治吗?这是西医学明显的不足。中医学的‘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的理念、出发点,不仅仅是治病,而是治命,兼顾到短、长的效应,生存的质量、生命周期的延长。不像西医那样,只顾消除眼下症候,难以顾及(不是没有顾及)后期、远期的生命质量。如果没有中医学,很显然,西医学的这些理念、方法,都带着无数的遗憾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很多必须解救的急症凶症,西医明显有优势,而不能说西医这些优势就是人类医学的全部。对药物有效成分的萃取,更新改进给药的途径,手术治疗的优势,器官移植、干细胞等基因研究等对生命物体本质的探讨,气候大环境乃至太空医学,以及理化等其他学科先进技术应用于人体医学,都是可喜和非常需要的发展。但是,中医学以下的长处,西医学就难以做到:对从病源学起,内外因综合产生各种变异的动态观察与个性化结合判断,病理过程中机体本能激活的可调性,不依赖外源性而主要靠机体自我调节能力,对病势控制的‘中病则止’‘衰其半’方面,西医学均出现非常被动的,甚至是人为意志强加入,造成仅从物质结构方面的深入,却脱离了机体这一小整体内综合功能的能量态势,以及超物质的(如:意识)超个体(如:时空、空间)的错综复杂情况下人体物质基础所展现变量态势的认识。而上述所有西医学的范畴,仍然是纯人体物质结构的医学,仅是整个医学的对病体的基础认识。而传统医学从五运六气,到四季节气,到十二时辰等生物钟的研究,甚至民间传盛不衰的被视为迷信的如风水地理、八卦命理,都可以随意一概轻易否定吗?(别以为我这是为它们说话,因为我不懂,也没有权利对它们发言)只是提醒:尊重客观事实,以有效作为判断标准。那些古代如巫医、祝由等,治愈奇怪病的原理,都也还根本无法解释。(若有以为将中医学在此等同于巫医祝由者,那就更遗憾了)科学手段还没能达到‘循证要求’时,统统否定之,这种态度本身就违反了科学规律和对科学的定义。尊重客观事实的存在,尊重千万年人类对客观现象的总结,不让或少让人类历史智慧结晶遗失或被消失在现代科学的理念下,应该也是科学研究本身的工作范畴。
从西医学的更深入的发展,相信反过来对传统中医学原属不可解释甚至不可理喻的‘经验医学’,会取得更多的‘循证’依据。这正是现代医学所必需努力去做的事情。而在此之前,能说放弃、乃至消灭经验医学对客观现象客观规律的总结吗?
据闻前苏联太空医学早就将中国十二时辰流注在做全面深入的研讨,然而在中国有哪家在起步做深入研究呢?还有很多民间传统医学有待抢救、挖掘、整理,现代医学要想大踏步不迂旋地发展,能轻易全面否定和抛弃传统医学吗?
微观领域的研究,是证明宏观领域存在的原理,而不是消灭。还需要现代科学更深入更全面更全局地来验证。二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提升的关系。所以,单纯地消灭中医,或摒弃西医,都是愚昧而不可取的。中国医学应该最庆幸的是,既有传统的‘动态整体’医学,又有‘循征’的西医学,两匹骏马,并驾齐驱,能不是人类医学的主流医学吗?传统中医学有其非常符合客观规律的‘主体意识’,西方已经领悟到未来人类医学要从东方医学寻找出路,相信传统的‘动态整体’医学与‘循征’医学有机结合,会为人类历史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什么我们还在‘废中’或‘弃西’之间,作无谓的、无休止的争议呢?
2009、12、2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