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内伤与暗疾

(2008-10-22 20:40:18)
标签:

保健

健康

暗疾

内伤

瘀血

怪症

传统医学

中医诊断学

内症

少林

伤瘀变病

卫生专刊

                              论内伤与暗疾                  

                                                         93年5月26日

 

    内伤,暗伤也。临床以曾受过外力或自体超负荷造成某局部损伤史者,虽经一般治疗,实则瘀血结内未予排畅者,为内伤。

 

   如从小跌磕碰撞、闪挫扭、负重、高坠、骨折史,长期坐卧立行姿势不正确造成某肌腱劳损等,均可造成局部瘀血集结,轻者犯经络、重者犯周围骨膜或随经侵脏腑。此离经之血,郁阻经气,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新陈代谢障碍,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再生功能、排除体内糟粕功能、调节功能均受影响,脏腑焉有不受其累乎?

 

   内伤总体表现为:患处经常或长期因变天或疲劳时疼痛、麻痹、酸胀;面色萎黄或青白黯黑(加干字),入心肺痨者,两颧深经或赭色;羸瘦,进补再多也吃不胖;早衰;长期有不适病症却检查不出,或可确诊却长期难以见效、反复发作甚至呈进行性、恶化性病变者;舌紫暗瘀斑点,脉涩细。痛或刺痛、刈痛、闷痛,有的年久伤深已发其它暗疾,忘记或顾不上甚至认为是两回事。转风痛却不知确切部位。

 

   影响内脏暗疾表现功能型和器质型两类。如前后胸伤瘀放射肩周、膏肓诸背腰俞继发坐骨神经痛,封闭、针刀罔效者;脾经之胀满痛呃、吞咽异物感;心经之心胸憋闷、惊悸;肺经之咳逆气促;肝经之胁胀目黄肝区痛;肾经之肩酸腰痛膝软、阳萎、性冷淡等。而现代医学检查又无明显器质病变,此类属功能型。而常规疗法无法控制,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多数病例会转为现代医学可确诊的器质性病变。无论何型,常规和长期治疗病情仍呈迁延性反复性者如各型肝炎、肺结核、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等,多与经瘀闭有关。

 

   《神农本草经疏》曰:百脉不利,百病乃生。要穴闭瘀,整个经气不畅而逆乱,功能焉能恢复,恶变更难挽转。笔者几十年临床观察,凡顽疾、恶性肿瘤(特别是肝胃肺胆胰食道癌甚或乙肝转阴难而几年内恶化)无不与要穴瘀闭有关。先师魏氏伯父指出:先结核、继之肿瘤,沉积而坚而结毒生癌。明确指出瘀血与疾病恶化直至癌变的密切关系。当然还有诸如化学、物理、情绪等原因,任何一种疾病其成因绝非是单纯的,瘀血在临床上被视为恶性病变的培养基,越来越受到医学界所重视。可憾的是不从原始病灶去考探治疗,患者亦认为原是外伤而与内脏无关,旧伤发作或转风(放射、转移)长期服驱风湿药,更与内疾分开考虑和治疗,医患均谬误矣!

 

   有病人问,能否采取无痛疗法。殊不知痛原是人体机能对瘀血不通发出的信息,治疗时根据中医四诊查出所瘀闭的原发要穴选定治疗部位,再根据各人的痛阈值,灵活掌握每次治疗的力度,不采取火酒拍打、针出血拔火罐等治标的方法,最后以患者不痛来判定。适度的疼痛刺激能激活机体已成惰性的应急能力和调节能力,对经气复通起着其它疗法和药物疗法无法起到的作用。

 

   或问,炎复或体质怕热或患肝炎岂不畏惧伤药之温热?笔者采取发团蘸药水外洗,穴位按摩、外敷,内服中药等内外夹攻的综合疗法,缺一不可,对于体弱或严重慢性内病者,内服更是重要的环节。中草药中活血又凉血、化瘀又平肝解毒者比比皆是,只是医者不识而已。按个体不同、时令变更,因人因时制宜,即无偏颇之患。

 

   本疗法不但治疗上述功能型疾患,同时阻断向器质型恶质型转化,已恶化而又已手术者根除其最易导致复发的因素,所以,这是一种集治疗、预防、康复、抗复发、抗衰老诸目标为一体的方法,对提高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