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所有的小孩子一样,毛豆从一岁半开始,就开始学会“护食”。只要给到他手里的食物,就别想再要出来,更别说主动让给别人了!偶尔一次半次的“谦”让,也是因为他不喜欢吃或吃饱了。这似乎已成了独子的通病。
可这样发展下去,孩子的“独”便很难改变了。
第一步,我开始利诱:“毛豆,想吃吗?想吃的话,先给奶奶拿一块!妈妈要看到奶奶吃进去哦!”待他给到奶奶手里,还会回过头来偷偷看看我,如果我坚持,他便塞到奶奶手里,快速跑回来。
“再来,给爷爷拿一块”。同样的,看他跑到爷爷那,犹豫着是否要真的给爷爷时,我就把手中大块的食物朝他挥一挥。他只好把食物留给爷爷又跑回来。然后是爸爸和我。
待我们每个人都吃过后,我才把大块的食物给他。“看,全家人都吃过后,剩下的都是毛豆的了哦
。”
第二步,名人典故效应:两岁半以后,毛豆能够听得懂内容深一点的故事,并且记忆力非常好。这时我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他听。讲完后,又讲故事内容引伸到实际生活中来。
“毛豆,爸爸买了你喜欢的桃子,毛豆要拿大的还是小的给爸爸呢?”引导他说大的给爸爸,小的留给自己。
慢慢地,毛豆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拿给全家人吃。虽然不是次次把大的留给大家,小的留给自己,但他自己总说,“毛豆孔“龙”让梨”
事实证明,孩子并非不懂事,只要适当的教育方法,孩子都会是懂事的好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