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旅-19】石卡雪山

标签:
香格里拉石卡雪山旅游 |
分类: 锦绣中华 |
离开纳帕海伊拉草原,我们很快就到了石卡雪山山脚的索道口,这里有上石卡雪山的索道。据说这条索道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脉动式索道,我不懂什么是脉动式索道,但我知道在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的世界最大最长最高,诸如世界最大的斜拉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最高的观光塔,而且这样的最大最长最高最什么随时都在产生,电视报端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中国人不光要不惜更改年龄也要在跳水,举重,体操上争世界第一,也要在各种建筑上争世界第一,只是发现只要地震了中国的建筑跨的也是最快最多,还记得那年曾经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的南海某大桥被一艘运沙船撞到桥墩就瞬间倒塌。以至于每当看到这些最的时候都觉得很无感。
至于这个亚洲最大的脉动式,跟那些世界最什么来比那太不值一提了,对这个我也根本没有兴趣,只要它把哥哥我安全送上雪山就可以了。石卡是香格里拉藏语译音,意为有马鹿的山,石卡雪山东南与玉龙雪山遥相呼应,西北与梅里雪山遥遥相望,据说也是藏区的一座神山。和队说我们很幸运,赶上了难得的好天气,上山后应该可以看到远处的梅里雪山,但上山后因为薄雾还是没有领略到传说中的梅里雪山。
走进索道大厅,穿上从丽江纳西净地租来的厚棉袄,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小瓶氧气,以防山上高山反应缺氧,索道上四个索道车一组,循环穿行。山腰有一个索道中转站,在这里需要换乘上山顶的索道车,然后就可以一直到山顶。到了山顶,大家都有些兴奋,和队一个劲要我们不要大声喊叫,不要奔跑,但仍有人一边奔跑在雪地里一边放声高喊。老大也是兴奋不已,一改一路上昏昏欲睡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传说中的高原反应,我有点头疼,不敢有剧烈的动作,只是被眼前的雪景吸引,抓紧时间拍照。
下山后回到香格里拉县城,找了一家餐馆,准备点菜的时候发现不见同行的重庆的小妹和小贝的老婆,一路上都是她们在给大家点菜,几餐饭下来她们点的菜深受大家的喜欢。原来游完雪山俩人都不舒服,躺在车上睡觉。饭后找到邮局,寄了石卡雪山的纪念明信片,结束了短暂的香格里拉二日游,开始返回丽江。
石卡雪山景区的自然景观是动态的景观。人们把它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春看绿草夏看花,秋观秋色冬观雪”。高原之春,姗姗来迟。五月份,石卡山顶还是白雪皑皑,山脚坝子却开始变成一块碧绿的地毯,芳草连天,牛羊成群。蓝天、白云、雪山、草甸、藏房、炊烟、牛羊、牧童,大自然的造化,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幅“天人合一”的绝妙图案;夏季是景区鲜花盛开的季节,开始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随之登场的是五光十色的草本花卉,有黄色的锡金报春和瑞香狼毒、红色的偏花钟报春和中甸海仙花、蓝色的西南鸢尾和总状绿绒蒿等等。七、八月份,加申牧场等亚高山草甸又被叶似蕉叶的网脉橐吾和花色各异的马先蒿和所代替,冰蚀湖边则长出美丽的观赏植物苞叶大黄,山顶的高山草甸却成了矮小奇花的天地。六至八月份的石卡山景区,草甸五彩缤纷,醉倒游人;九月,当纳帕草甸被连片的狼毒花染成红色的海洋时,石卡山上却开始被成片的大果红杉林和桦杨柳树林染成金色的世界。仿佛在一年的收获季节,大自然刻意要给石卡山戴顶金色的帽子,给纳帕草甸披上红色的袈裟,庆贺一年的丰收,祈祷来年的祥和;冬季降雪,石卡山成为梦幻世界。蓝天下,白色的云朵、白色的山峦、白色的草甸和白色的藏房,讲述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石卡山景区生态景观的动态性,还体现在面山立体气候的垂向变化上,从每年十月开始到次年五月近八个月的时间,尽管建塘坝演绎着“秋红、冬白、春绿”的高原印象,石卡山顶却是白雪皑皑。也正是有了石卡雪山,才使建塘坝保持住了3个季节“雪山草甸”的香格里拉印象。而今,石卡山巅的雪景与索道缆车的结合,是香格里拉一道新型的风景线。草青青,天湛蓝,林涛载水声,鸟语伴花香,漫步其中,你将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段令我向往不已的美景介绍词抄袭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