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元政策长镜头(6)——里根经济学:强势美元快欣症

(2007-10-01 12:10:29)
标签:

学习公社

 

   里根经济学:强势美元快欣症

    随着里根入主白宫,那些讨论就被永久搁置了,美元政策也陡然变化,美元汇率步入一个长达5年的强势周期。

1981年,好莱坞出身、已届70岁高龄的里根入主白宫,里根凭借“强大的美国”口号在竞选中获胜。里根上台伊始,就推行以供给学派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里根经济学。里根经济学由四个部分构成:削减联邦开支,减税,放松管制,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1981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国通过了减税法案,这是里根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该法案被指责过于偏袒富人。然而,在税收大幅度减少的同时政府并没有同步削减开支,财政赤字的增加不可避免。

    从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两次石油危机和美元持续贬值,通货膨胀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美国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美元利率居高不下。1979年就任美联储主席的沃尔克宣布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利率转向货币供应量,更是为美元利率攀升打开了闸门。1980年底,美国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超过了20%,“是耶稣诞生以来最高的利率”。

    强大的美国需要强大的美元。高利率吸引资本流入,给刚刚经历70年代外汇市场危机的美元以喘息的机会,美元开始走强。里根政府的第一任财长里甘出身于华尔街,也偏爱强势美元,坚挺的美元能够把全世界的投资资金都吸引到华尔街,繁荣美国证券市场。在里甘周围也是一批经济自由主义者,包括负责国际事务的副财长斯普林克尔,他们自然不会干预开始走强的美元。1981年1月,斯普林克尔向新闻媒体透露,美国将放手不管美元汇率,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将不对世界货币市场进行干预。4月,里甘正式宣布,除非遇到总统遇刺等紧急情况,否则美国将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先前被压低的美元汇率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反弹,不到半年时间就升值20%。美元在高利率的支持下暴涨,1984年底汇率水平基本回到了1973年的水平。

    美国高利率政策招致了包括美国密友英国在内的多国反对,虽然美国人在口头上鼓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但是“美国的总统们和国会从来不会为此束缚一点手脚”。在美元高利率的受害者中,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美元利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偿还外债的利息负担就要增加40亿美元,尤其是主要拉美债务国损失惨重,1982年墨西哥危机拉开了国际债务危机的序幕, 80年代成为拉美“失去的十年”。

    强劲的美元,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被认为是美国强大的象征,也为里根赢得了连任。美国经济在里根第一任期间持续增长,强势美元使进口产品非常便宜,美国人在全世界尽情地挥霍。美国人对里根“取悦于民”的政策非常满意,认为他治国有方,于是在 1984年11月里根继任总统。

    实际上,美国经济已经陷入麻烦之中,双赤字经济模式显现。减税加上庞大的星球大战计划开支,致使预算赤字不断扩大,在里根第一任期结束时已经高达GDP的5%。美元的坚挺损害了美国工业的竞争力,美国实际净出口急剧下降,1980—1984年间美国实际净出口下降了1650亿美元(按1984年价格计算),1984年美国贸易赤字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许多涉外企业因此受到了惨重的打击。1985年,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沦为最大的债务国。美国国会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重新抬头,直接威胁到政府对贸易政策的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许多制造业的大企业、国会议员、经济学家等强烈要求里根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正在衰落的美国制造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