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一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发言提纲)

(2009-11-08 18:26:05)
标签:

蜡烛

语文教师

提纲

薛汉忠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教学论文

当一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发言提纲)

     当一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

     ——11月2日在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发言提纲

                 无锡市旺庄中学薛汉忠

诸位领导、诸位老师:

   无锡市一女中是一所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学校。这里教学理念先进,这里人才济济,这里曾走出以杨芙清院士为代表的各界精英。现在,要让我来谈谈自己的教学人生和教学中的一些想法,我颇有班门弄斧的感觉,心里诚惶诚恐,感到很有压力。就拿在座的来讲吧,尤敬党老师是一个很有建树、声望很高的老师,他在无锡教育博客是“博导”,而我只是一个“博乐”。在座的中间也藏龙伏虎,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

今天,我想向大家汇报以下五点:

一、     关于当初听到“教师是一支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后的感想

二、我要当一支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

三、我怎样去当一支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

四、我当一支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的战果

五、要成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应该具有的良好心态

 

现在,先谈第一点:

一、关于当初听到“教师是一支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后的感想

1978年,我拿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我的一个当了很多年

教师的亲戚对我说:“教师是一个无私奉献的职业。你会照亮别人,毁灭自己。”听了这句话,我心里很沉重。因为,我觉得我们当教师是要奉献,是要为学生的成才当铺路石子,但是,完全毁灭自己却使我很郁闷。我对我的那位亲戚很坦率地谈了自己的想法,想换取他的理解和帮助。可是,这位亲戚却对我说:“你当语文教师,现在还十分喜欢写作。然而,当了教师之后,你最后就只会分析别人的文章,最后自己就不会写文章。”当时,我听了这句话,心情很不好。我是一个插队知青,是那美好的进行写作的梦,让我很充实地度过了我的插队生活。后来,作为知青代表,我被首批上调县城工作,开始在业余时间进行小说和诗歌的创作。我先后两次出席过县里的文学创作会议,并在县广播站广播了文章,在1978年发表了诗歌《肥海春早》。在接到录取通知前,我其实已经开始文学创作。但,现在当了教师以后,却要变得不会写作,没有成果,这对一个有上进心的、想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是多么悲惨的事啊!

 …………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我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十分强烈的愿望,那就是——

二、我要当一支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

1、不肯当蜡烛的老师,是不称职的老师。因为老师的职业就是奉献。

其实,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学到一点知识,能够在社会上立足,都是由于老师帮助了我们,培养了我们。

这方面的事例很多。徐特立……

现在,谈谈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老师:丁善棠、祝映霞……

2、只想当蜡烛的老师,不去钻研的老师,可能也是一个有遗憾的老师。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叶圣陶、老舍

3、我要当一支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

因为只有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的老师,才能更好地去照亮学生

三、我怎样去当一支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

1、我接受学生要我写下水作文的要求

当了教师以后,我遇到了一群向我“将”军的学生。正是他们促使我的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们学校处于城郊结合部,学生基础较差,有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在我当语文教师的第一个星期,有一天,我布置了一篇作文,他们写得很不理想。我让他们重写,他们却对我说:“薛老师,你讲的那些写作理论我们都懂,可是不知为什么就是写不长,写不好,你能不能写一篇文章给我们看看,让我们学习学习。”我接受了挑战,就写了一篇文章贴在教室里供他们揣摩。可是,第二次我布置作文,他们又说不会写。他们要我在与他们相同的时间里写一篇同题作文。我又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在第三次作文的时候,我主动问要不要与他们一起写。他们信服地说不要了。从此,他们接受了我,也接受了我的作文指导。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写的文章也与我写的文章一起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上频频亮相┄┄

  教学相长。正是在一届届同学的帮助下,我成了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成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鼓励下,在全体学生的帮助下,我成了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会员,《读写月报》特约记者,《语文周报》特约编辑,曾荣获团中央“快乐的中队活动”全国园丁奖、第一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写作三项全能竞赛下水作文一等奖、写作课堂教案一等奖、写作教学论文一等奖获得者,第一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写作三项全能竞赛写作三项全能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教师报》“杏坛杯”全国校园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

2、我向学生公开承诺与他们写同题作文、下水作文 ,至今已经29年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每次接班,我都对学生要说的三句话:(1)、我们班里肯定有人发表文章;(2)、我会与所教学生一起写,一路同行;(3)一年内,如果班级没有人发文章,他们可以用臭鸡蛋、烂苹果掷我……

3、我接受学生的建议:戒烟(1983年要学生写《抽烟坏处多》,学生提出要我戒烟)

4、我接受学生的监督:示范倒班级里的痰盂(此案例被《人民教育》选入《班主任工作100例》一书)(出示叶圣陶写的该书的序言)

5、我在无为中求有为,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1997年“香港回归”、《文汇报》、《无锡日报》、无锡电视台、无锡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等7家新闻单位先后报道了我与我的学生开展的香港回归活动。此外,我们还收到了香港特别行政长官办公室关泳逑主任代表董建华写来的信。加上当年(1983年11月)我和我的学生因开展“香港回归”等活动而获得的团中央“快乐的中队活动”全国优秀奖、园丁奖及入编《少先队创造性活动荟萃》一书的文章,这次班队活动可谓“果实累累”。有老师问我应怎样开展班级活动,我的回答是:坚持在无为中求有为,你就会获得成功。

  …………

 

四、我当一支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的战果

1、我认真钻研业务,第一届初三(1983年,语文平均分比兄弟班高9.7分)

2、我坚持业余写作,对教材深入钻研,出版了近90本书,其中绝大多数是主编。我要利用教辅书这块重要的阵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

3、我已经坚持下水作文29年,在《人民教育》《文汇报》《语文学习》《读写月报》《语文学习报》发表各类文章几百篇

4、我的文章入选教师继续学习教材

5、我的《“环滁皆山”探源》与钱钟书的“环滁皆山”不知所以然,一起发表在《读写月报》(1988年第5期)

6、1993年我在江西鹰潭召开的“江西省中考语文研讨会”作长篇发言,赢得热烈掌声

7、我的学生考出市中考语文状元,浦江成为美国博士、王志明成为复旦博士

8、担任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的领题人

9、1987年,《人民教育》杂志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处理早恋问题的经验”征文,共刊发了23篇经验文章,其中刊于第四期的《悄悄发生的问题,悄悄地解决》和第七、八合期的《寻觅醒悟的起点》便是我提高个人素质,在无为中求有为的产物。

10、有多家刊物连续刊发我写的作文指导系列文章,《家教周报》还带着头像连载。

11、我所教学生已经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几百篇。

 

五、要成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应该具有的良好心态

1、当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人生道路只有甜,没有苦。

具体举例

2、面对不认可,我们应具有良好的心态

有朋友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很认真很执着地工作却不被认可,怎么办?我认为,你很认真很执着地工作却不被认可,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名家巨儒,要想一下子就得到别人的认可,是有很大难度的。我觉得:面对别人的不认可,我们应具有良好的心态

首先,我们要多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多向自己认识的和周围的人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块金子。

举例

其次,我们要自己想办法优化自己的心态。当你遇到困难,感到不平的时候,绝对不要自暴自弃,你可以找些人物传记看看。

举例

再其次,我们可以想想苏东坡,想想蒲松龄,想想司汤达。这些伟人他们生前坎坷,屡受打击,致使他们一度十分悲伤。但时间是绝对公正的,它能正确地评判一切。最后,他们都得到了时间最公正的评价,实现了自己最高、最光彩的人生价值。

…………

此外,我们的眼睛要看着远方。

…………

 

3、要多为学校考虑,立足本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4、在社会上,我们不去同别人比是什么,让我们比你做了什么。不去同别人比你得到了什么,而去比我们奉献了多少。

5、我们的教学生命不是60岁,而是一辈子。因为这是我们的事业,而不只是职业。

6、当一支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的蜡烛,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成才。

六、结束语

作为一支蜡烛,她的使命就是燃烧,就是发光,既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不管把你放到哪里,不管你遇到怎样的一群学生,不管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没有机遇,你都要尽力地去燃烧。因为只有燃烧,你才能照亮别人,才能照亮自己,才能铸造自己无悔的人生……

让我们都成为既能照亮别人,也能照亮自己人生道路的蜡烛,去熊熊地燃烧吧!……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敬请赐教,谢谢。

邮箱:xuehanzhong@126.com

邮编:214028

QQ:645952787

http://blog.sina.com.cn/xuehanzhong>

地址:无锡市旺庄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