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的御田胭脂米

(2018-02-05 15:51:57)
标签:

文化

分类: 原创散文

《红楼梦》中的御田胭脂米

 

                                徐正唯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提到宁国府黑山村庄头乌进孝的禀帖上有“御田胭脂米二担”,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中,又提到尤氏给贾母捧过一碗稀饭粥来,说是“红稻米粥”。这里的“御田胭脂米”或者“红稻米”,原来都是康熙发现、培育并推广的品种。

根据康熙自述,在康熙二十年(1681),或者稍前一些时候,中南海的丰泽园有水田数处。这些“御田”中种的玉田谷种,一般每年九月才开始收获。这年六月下旬的一天,康熙巡行阡陌,当时谷穗刚刚长出来,却发现有一株高出众稻之上,而且早已灌浆,谷粒饱满了。康熙就叫手下收藏这穗谷种,待来年检查它是否仍然早熟?第二年六月间,这穗谷种长成的稻子竟又早熟。从此生生不息,一年收取千百斤种子。四十多年中,康熙宫内膳食用的,全是这种稻米。

这种稻米,颜色微红而颗粒长,香气袭人,吃起来味道丰腴。由于是生长在皇宫内苑的稻田里,所以取名叫做“御稻米”,又叫做“御田胭脂米”。

康熙是一位在农事方面有所作为的皇帝,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试验、培育这个品种,并不单纯是为了“御用”,而是想解决国计民生中的吃饭问题。但他的行动又是十分保守和迟缓。试种十年,“岁取千百”,一直未对臣下讲过。直到康熙三十年,才请部分臣下参观,公布成果。这样前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培育,到了康熙五十四年,才向江南推广。他首先选定的推广地点,是苏州和南京等地。他把这一事关农业改造的任务,交给了他在江南的忠实奴才和耳目——苏州织造李煦等人来办。曹雪芹的父亲曹兆页   又从母舅李煦那里领来稻种,这就是《红楼梦》中,乌进孝庄园所收获“御田胭脂米”的来源了。

根据李煦、曹兆页的奏折来看,他们是遵照康熙“令民间种之”的指示,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的。当时除江宁(南京)、苏州、扬州外,江西、浙江、安徽的官吏以及两淮商人,也都进行了试种。江宁所属的上元、含县、芜湖,共有御稻几百亩。《苏州府志》说,这种“御稻米”,“三月种,五月熟,一岁两收。粒长而色赤,作饭有香,如香粳。康熙五十五年颁种。”另据康熙五十八年六月江西巡抚白潢奏称,南昌省城所种二十五亩“御稻”,共收八十一石五斗,平均亩产三石多。这大概是江南双季稻最早的品种了。直到一百五十三年后的清人李彦宗还记载说:“近有早稻名曰‘百日种’,一岁两收。考诸志书,知为我朝康熙五十五年钦颁之稻种。”这个品种,直到民国年间,尚未灭绝。大约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方才渐被淘汰。

(原载《成都晚报》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第四版,署名罂粟,发表时题目改为《御田胭脂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