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五台  赏楹联

(2011-05-14 10:36:18)
标签:

五台山

楹联

佛教圣地

金五台

旅游

文化

生命

人生

游五台  赏楹联

 

 http://s4/middle/4e0e7e1atb77ced9f5646&690 赏楹联" TITLE="游五台  赏楹联" />

祥云环绕清净处,

汉藏佛教金圣地。


http://s4/bmiddle/4e0e7e1atb77cf0ec497c&690 赏楹联" TITLE="游五台  赏楹联" />  

金碧辉煌佛圣地,

普照众生神灵广。
http://s2/bmiddle/4e0e7e1atb77cf3b3d6ae&690 赏楹联" TITLE="游五台  赏楹联" />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杏花始盛开。


汉魏名区,有塔影标空,铎韵钟声传远近;
明清古寺,无尘嚣入耳,青山绿树隔仙凡。
         ——魏寅题山西省五台山塔院寺

塔悬清汉,巍巍乎顶天立地,遍阅人间沧桑;
院现贫妇,凄凄然乞食无遮,广为世态炎凉

       ——题山西省五台山塔院寺

经楼出红尘,看三千世界云路崎岖,何不慈航登觉岸;
白塔钻紫霄,听八百梵音风铃清澈,谁能苦海识菩提

       ——题山西省五台山塔院寺

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巅;
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清澈香烟,缭绕胜幡蹁跹。
        ——题山西省五台山文殊寺

名山选佛场,景绕鹿苑;
大乘开觉路,道本鹫峰。
          ——题山西省五台山殊像寺

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
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
               ——题山西省五台山殊像寺文殊殿
 

昙花呈祥,五叶齐芳少室;
宝树献瑞,一枝独秀灵山。
        ——题山西省五台山殊像寺

梦熟五更天,几杵钟声敲不破;
神游三宝地,半山云彩去无踪。
        ——题山西省五台山镇海寺

山花开烂熳,清香已布风水地;
雅雀语呢喃,妙音正演极乐天。
        ——题山西省五台山镇海寺

 

登螺顶仰观天空,眼界自阔;

临宝地俯览台怀,胸襟更宽。

        ——题山西省五台山天王殿


万佛皆空无我无人观自在,

一尘不染非空非色见如来。

      ——题山西省五台山大雄宝殿

 

青山巍巍俯仰天地世态,晨钟暮故悟真谛

大河滔滔沉浮千古人物,黄叶秋风是天机。

                                 ——题山西省五台山显通寺

 

    由于时间慌促,怕被众人久等,在显通寺,还有一副楹联没有记完整,敬请有心的朋友帮我补齐,将不胜感激!

                           不染凡尘不离凡尘......

                   悟乃说法然也说法......

                                        ——题山西省五台山显通寺

 

    五台山列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峰耸峙,山势雄伟,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环抱,方圆达250千米。东台海拔2795米,因其东望明霞,如波似海,故称望海峰;南台海拔2485米,细草杂花,灿若铺锦,故称锦绣峰;西台海拔2773米,月坠峰巅,宛如悬系,称挂月峰;北台海拔3058米,云浮山腰,巅摩斗杓,称叶斗峰,是五台山最高峰;中台2894米,石翠岩碧,碧霭浮空,称翠岩峰,是五台中心。五台北部阴谷处有终年不化的“千年雪”“万年冰”,北台盛夏时亦可偶见降雪,因此五台山亦称清凉山,是夏季避暑胜地。

五台山有42处古建筑寺庙,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有20万亩森林,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五台山是全国35个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是第一批国家重点旅游胜景,令人目不暇接。

  五台山历史悠久,北魏孝文帝、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至于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礼五台山者,更是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翻开五台山各大寺的“庙史”,第一页几乎全是“敕建”二字。五台山也是我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场,因此受到藏、蒙、甘、黑等少数民族的无比尊崇。

  五台佛国也诞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师,盛唐时期,这里成了海外信徒留学听经的高等佛教学院,千百年来,印度、日本、蒙古、朝鲜、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很多人都到五台山来朝圣求法巡礼,甚至留在五台山修行终身。五台山有我国最大的中华女子佛学院,其中大部分来自北大、清华、中央民族大学等著名高校。

    中国的佛教信仰中,大乘佛教理念人格化地凝聚在四大菩萨之中,他们分别表征着智、行、悲、愿四大佛教义理。对四大菩萨的信仰,又逐渐形成了四大名山道场。
    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智慧第一;
    四川峨嵋山的普贤菩萨,苦行第一;
    浙江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慈悲第一;
    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大愿第一。
    而在诸位菩萨之中,智慧第一的五台山文殊菩萨,又居于首位

 

 http://s8/bmiddle/4e0e7e1atb77cf95add4d&690 赏楹联" TITLE="游五台  赏楹联" />

 http://s2/bmiddle/4e0e7e1atb77cfb346f14&690 赏楹联" TITLE="游五台  赏楹联" />
  http://s13/bmiddle/4e0e7e1atb77cfd690364&690

显通寺内白塔耸立,

仙乐佛经心灵涤清。

http://s14/bmiddle/4e0e7e1atb77d02267b1b&690 赏楹联" TITLE="游五台  赏楹联" />

http://s14/bmiddle/4e0e7e1atb77d0488585b&690

大清康熙帝亲题唯一匾额——“灵峰貹境”!

    “天下第一错字避”,是缘于康熙顺治父子缘薄其中“峰”字少一横,据说是因康熙帝玄烨几次来五台山,遍寻其父顺治皇帝爷而不得,故特意少一笔,留下千古遗憾而为

    相传,父皇之死成了康熙帝最重的心事之一,长大后他便想弄个水落石出。听说父皇出家在五台山,玄烨便借来此拜佛为名,悄悄打听父皇的下落。行到山上灵鹫峰菩萨顶寺附近时,刚好遇到一仪表非常的僧人。康熙便与僧人打招呼,问其姓名,僧人自称“八乂”。康熙查遍五台山,打听不到父皇的下落、行踪,心里很是失落,下山后他反复念叨“八乂”、“八乂”,猛然醒悟,原来自己曾见到了父皇,就是那个僧人。“父”字上下拆开,不就是“八乂”么!玄烨赶紧带上随从上山寻找,但“八乂”已找不到了。玄烨为粗心而后悔,觉得自己的父子缘分太薄。在题字时,便有意将“灵峰胜境”中“峰”字下的“丰”,少写了一横,寓意“父子缘薄不相识,人生有憾难圆满”。这一传说,包含了康熙对父皇顺治的深深思念之情。

http://s10/bmiddle/4e0e7e1atb77d0772ae5c&690 赏楹联" TITLE="游五台  赏楹联" />

当祖国大部已是热浪滚滚的立夏之时,

五月七日的五台山上仍然是白雪飘飘。

http://s1/bmiddle/4e0e7e1atb77d09315f63&690

http://s6/bmiddle/4e0e7e1atb77d0af090d7&690

http://s9/bmiddle/4e0e7e1atb77d0ca36ba1&690

http://s5/bmiddle/4e0e7e1atb77d0e5625e6&690

太行山下来游春,

柳杏树前拜佛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