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超常儿童的心理学特征
(2009-11-13 16:56:52)
标签:
孤独症自闭症特殊教育学超常儿童心理特征教育 |
分类: 特殊教育学 |
一、认知特点
二、情绪特点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有一种误解,即认为资质优异儿童多半性情古怪,情绪欠稳定。直到最近几年,通过研究才消除了这些误解。例如,1985年格布莱斯对美国40个州400多名资质优异儿童的调查研究表明:他们多数有愉快的心境,充满着热情,关心他人和世界的前途,有明确的是非观和正义感。但也有个别的资质优异儿童表现出孤僻、冷漠、急躁、自私。这主要是由于过高的社会期望值,来自于家长、老师、同伴和社会的压力使他们感到焦虑和烦恼,有的在自卑感和不圆满感的驱使下,产生妒忌心理;有的对无休止的学习与竞争表示厌倦。
我国有关超常儿童社会认知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无论是对同伴友谊关系或家庭中亲子关系和姐妹关系,超常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水平都高于同龄常态组儿童,知识超常儿童组显示出更大的个体差异。此外,许多研究结果都认为,独立、自尊和自信是超常儿童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许多实际为超常儿童,却被误诊为学习障碍、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学生(Silverman,1998;Zentall,Moon,Hall&Grskovic,1997,转引自Turnbull,2000)。因为超常的某些表现也是学习障碍、注意缺陷障碍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特征,有时候很难区分出这些学生的天赋。具体区分见下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伴随的行为 |
天才相伴随的行为 |
在几乎所有的情境中都很难保持注意 没有理由地对任务的坚持性降低 冲动,难以使愉快保持 很难遵从社会对应有和禁止的行为的规定 比正常儿童多动,不知疲倦 很难遵守规则等 |
在特定情境下注意缺乏、不耐烦、做白日梦 对不相关的任务缺乏坚持 道德判断的发展较智力发展滞后 其强烈的思想会导致对杜威的反叛 高活动水平,可能只需极少的休息 对规则、习俗、传统质疑 |
三.个性特点
认知、情感、行为的独立性是超常儿童的又一显著特征。他们往往有比较强的自尊心,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喜欢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独立完成任务。
不同的超常儿童表现出的身心特征是不同的。见下表:
资优 领域 |
能力与特长 |
个性特征 |
领导与组织 |
具有影响力、鼓励力、表达和决策能力、某一专业能力 |
热情、敏感、具有感染与策划力充沛、自信、果断、大度 |
运动 |
模仿动作记忆,有胆量,灵活、坚忍 |
自信力、竞争性强、活泼、好动 |
数学 |
数学加工、计算能力强,运算迅速,思维具有条理性 |
独立性强,对理论研究优浓厚兴趣,实践性强、精确,缺乏合群性(女孩) |
自然 科学 |
习惯在客体观念中探讨事物的关系,构成简单假说,有检验能力、解释能力 |
独立性强,纯智力活动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欠佳,尊重事实,实验精确,冷静,阅读能力与艺术性差 |
语言 艺术 |
语言、概念、想象性、组织性、表达记忆强 |
独立性强,社会性强(女),理论与政治性强(男),阅读兴趣广泛 |
艺术 |
反传统的习惯,有通过艺术深层反映人感受的能力,注意细节,敏感 |
自信心强,竞争性强,孤僻,敏感,在表现中追求自我满足 |
斯滕伯格在解释个性和创造性活动的关系时指出,兴趣和动机是使人们从事创造力活动的内驱力。许多研究也都涉及人格因素与创造力的关系。为了探讨个性、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机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类行为和发展研究室的施建农等人提出了“控制智力导入量的开关的假设”。这一假设认为,个体对创造性作业的态度起到开关的作用,并直接控制兴趣的导入量。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者以不同中小学的120名超常儿童和124名常态儿童为被试,分别进行创造能力和个性问卷测量。相关分析表明:(1)超常儿童的图形、数字和实用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的成绩都明显高于常态儿童;(2)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与兴趣、动机存在显著性相关;(3)兴趣、动机得分高的被试的创造性思维明显地高于兴趣、动机得分低的被试;(4)无论是超常儿童还是常态儿童,都有相当一部分人显示低动机和低兴趣,反之亦然。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控制智力导入量的开关假设”。
此外,有的研究也表明,有些超常儿童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发展不平衡、不同步的现象。例如,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学习上学科之间的不同步、自然认知与社会认知发展的不同步等(查子秀,1993)。超常儿童和有创造力的儿童还有一些“意料之外”的外部表现:
(1)比较敏感;
(2)精力过于充沛;
(3)容易不耐烦,而且注意广度似乎很窄;
(4)需要情感上的安全感,要大人呆在他的身边;
(5)反抗权威,但不是以民主为目的;
(6)有比较喜欢的学习方式,特别在阅读和数学上;
(7)很容易泄气,因为他们的想法太大,又缺乏实现的资源或缺少别人来帮助他实现;
(8)喜欢在探索中学习,反对死记硬背或不满足于只做听众;
(9)常坐不住,除非有他很感兴趣的食物吸引;
(10)有极强的同情心,常会担心很多事情,如害怕死亡和失去所爱的人;
(11)可能因早期失败经历,而选择放弃并形成学习上的永久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