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教育学——听觉障碍学生的教育安置与措施

(2009-11-10 13:21:09)
标签:

孤独症

自闭症

特殊教育学

听觉障碍

学生

教育安置与措施

教育

分类: 特殊教育学
 

一、聋与重听学生的融合教育

    与其它类型特殊儿童相比,聋童回归主流的比率偏低,原因在于许多聋童及家长觉得寄宿聋校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手势语言而提供亚文化的社交环境。此外,在没有熟练地掌握读唇法和口语训练之前,回到普通学校学习的确有许多实际困难。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聋童回归主流的问题呢?首先,认清回归主流、融合教育是一种方向,是让聋童最大范围地适应社会、掌握口语的有效途径;二是根据聋童听力损失和恢复的具体情况来考虑他们回归主流的问题。美国聋与重听鉴定委员会为聋童的回归主流提出的教育指南(见下表)值得我们借鉴。

 

听力损失水平(分贝)

听力障碍程度

教育安排建议

第一级

26~54

轻度重听

充分合并到普通班学习

第二级

55~69

中度重听

到普通班学习兼以特殊教育辅助

第三级

70~89

重度重听

个别可融合到普通班,多以个别辅导

第四级

90以上

深度重听与聋

多在聋校学习,给予个别辅导

 

    这些指南是根据美国教育情况制定的。考虑到我国普通学校班级人数偏多,缺乏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和师资,听觉障碍学生融合到普通学校学习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所以,专门聋校的设立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借助助听器和特殊的支持,轻度重听学生可以回到普通学校学习。这对发展他们的语言和提高适应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二、听觉障碍儿童的学龄前教育与训练

    我国听觉障碍儿童学前教育的安置形式有以下四种:聋童听力语言训练机构;普通幼儿园附设特教班;融合幼儿园;聋校附设学前班。

    早期聋童的教育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有力的措施。

    (1)加强家长培训,发展家庭教育,使聋童家长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技术、评估技术,增强他们的教育意识,使之紧密地与康复中心和学校配合,为聋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仔细观察、记录他们的语言发展情况,为孩子配置合适的助听器。

    (2)训练专业人员,从事聋童教育的检查、测试、评定工作,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

    (3)加强宣传教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利用广播、电视来宣传聋童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三、聋童的学校教育与训练

    我国目前听觉障碍儿童的安置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聋校、随班就读及在普通学校附设聋教育班。

(一)定期体格检查,加强教育养护

    聋生除进校时要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外,还有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聋校应和医院建立一定的联系,让耳鼻喉科医生和学校专业人员经常进行有关听力的检查、评估工作,尽可能地采取一些医疗措施,使聋童的听力得到改善。例如,有的鼓膜破损的儿童可进行鼓膜修复术,有的因听小骨损伤而造成的耳硬化症,可考虑进行硬化耳骨松动或切除术。有一种新的治疗耳硬化症的手术叫做底板切除术,它去掉整个蹬骨,以人造支柱来代替。据对1000个病例的调查,这种手术可使80%的受术者听觉敏度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除此之外,定期的体格检查对发现多重残疾,保证学生正常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环境;二是应用环境。

    建立一个设备比较齐全的语言学习室或资源教室。聋生在隔音条件较好的教室里,可以利用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直观教具尽快地掌握读唇法、手势语言、汉语拼音等语言技术。

    尽量多开展社会交际活动,让聋生在一起,或同听健学生在一起进行文艺比赛等社会活动,给他们扩大运用语言和进一步学习语言的机会,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改进教材,改进教学教学方法,纠正教学要求上的特殊教育正常化。根据聋生的身心特点和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实事求是地进行因材施教、广泛地开展聋生语言教学的研讨和实验工作,尽量利用视觉信息来弥补聋生听觉信息的缺乏。

(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格水平

    聋生由于丧听力,心理平衡度低,学校教育要利用各种办法增强聋生的自信心,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国内外都有相关报道,由于聋生的道德教育受到听力语言限制,缺乏识别、分析与判断能力,善于模仿但选择性差。如果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教育,可能作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走上越轨甚至犯罪的道路,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偷窃行为。因此,要形成以学校为主题,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根据聋生的心理特点做好聋生的超前教育和离校后的管理教育工作,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克服自我中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聋生的道德判断水平。

四、青少年期的教育

    完成了义务教育的聋青少年,大部分要成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劳动者。因此,加强聋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他们的就业能力,是聋青少年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劳动就业不仅可以减轻国家和聋青少年的家庭负担,同时,也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许多聋校的校办工厂在进行职业教育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有部分聋青少年,在熟练地掌握了口语和书面语言之后,达到了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升入高一级专业学校进行深造。我国高校招生政策也规定残疾人可以考入某些相适应的专业,不得排斥。但目前专为残疾人开办的高等学校还比较少。美国在60年代中期之前,只有一所在北美规模最大的专为聋人开设的高等学校加劳德特大学,到1965年才建立美国国立聋人技术学院,着重对聋生进行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但绝大多数升入高等学校的聋人还是在普通大学就读。我国已经有部分高校开始招收包括听觉障碍学生在内的残疾学生,如长春大学等高校。

    对聋人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将在后面章节详细讲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