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初做的是什么官?
(2011-11-08 18:41:04)
标签:
中都宰中都孔子家语《论语》低保制度周敬王文化 |
分类: 史海钩沉 |
孔子最初做的是什么官?
《孔子家语》阅读札记(2)
读过《论语》我们知道,孔子一生的学问,主要在政治和伦理两个方面。政治要用于官场,伦理要用于民间用于社会。所以孔子一直在谋求做官,因为只有做官,他的学问才能派得上用场。
读了《孔子家语》,我才知道了孔子最初做的是什么官。
孔子最初做的是什么官呢?是中都宰。这是《孔子家语》第一篇第一句记载的:“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宰就是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西)的地方官,掌管刑事。这一年(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孔子已经五十一岁了。
孔子上任伊始就“制为养生送死之节”,也就是规定了老百姓生活有保障、死亡得安葬的制度,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低保制度和丧葬制度。他规定“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为坟,不封不树”。翻译过来就是:依据年纪的大小提供不同的食物,体力强的和体弱的人干不一样的活,男女走路时各走一边;在路上不捡拾别人遗落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各种器物不求雕绘加工;人死了以后用里棺四寸外椁五寸的棺木,依傍山丘修建坟墓,不堆土也不栽植树木作为标志。实际上,这许多做法我们今天还在沿用。孔子在中都治理了一年,政绩卓著,各诸侯国纷纷效法。
前一篇:《孔子家语》是怎样一本书
后一篇:鲁定公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