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炎陵县十都镇小江村发生一起恶性案件,16岁的初三学生万冬被人杀死在自家卧室。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凶手竟是他的同班同学小刚(化名)。而他行凶仅是因为万冬的手机收到的一条“中奖12万元”的诈骗短信,他想把这12万据为己有。
一条诈骗短信,竟让同学间痛下杀手,让人难以置信。类似的事件在最近一段屡屡发生,复旦大学室友投毒致一名在读研究生死亡。在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仁广小学读书的周某,与不满13岁的覃某是同班同学。覃某因周某曾议论她不及周某漂亮,而对周心生嫉妒,于是将周约至自家杀害并肢解。王博与周洲曾是重庆大学的同班同学。毕业工作后,两人还经常见面。每次两人一起吃饭,王博总是抢着买单,他没有想到,周洲会在意这件事,并心生嫉妒。强烈的嫉妒心让周洲心理扭曲,他残忍地杀害了王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学生在宿舍内因为玩游戏发生口角,并大动干戈,终导致一名学生抢救无效而死亡。西宁市第十一中学学生刘某因旷课,在听写化学笔记时不会做题,与化学课代表周某发生争吵厮打,后刘某又因此事与周某的同学宋某发生争执。后来两人约架,打斗中,刘某将宋某刺死等等。这些同窗相残,或是贪财或是嫉妒甚至是琐事,都能冲动的大动杀机,置同学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导致凶杀案件发生。这些案例给人的感觉除了震惊外,还是震惊。
现实生活中,有人总结了特定人群中有几大铁,其中一铁就是同窗的同学。但从这几起事件中,都是大中小学的同学,但却毫无铁的意思。是什么心理让他们水火难容,可能就是自我意识膨胀,一己之私太重。普通人眼中无关轻重的事情,在他们眼中就成了难以容忍的。像手机诈骗短信的中大奖,成人可能会一笑了之。但在小刚眼里,就成了真的并想据为己有。而同学的漂亮、稳定的工作也让自己心生嫉妒。这除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外,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漠视。
校园同窗是人生的缘分。在校的几年,同学相处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并不能阻断深深地情谊。日益兴起的同学聚会,证明了学生时代的纯真。可在这几个个案中,人们看到了学生之间的冷漠。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伤害他人,甚至是关系密切的同学,丝毫没有友谊可言,校园暴力暴露出当前校园教育的欠缺,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社会思维已经渗透到校园,影响到还未成年、还未走向社会的学生,这是不言而喻的。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益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不可能杜绝再次发生这种极端的伤害的事件。所以,加强珍爱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不仅十分必要而且相当紧迫。同学之间,同窗之谊,这是生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珍惜这份情谊,才能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才能为人生留下美好记忆。缺失了这一课,生活不完整,精神会残缺,同窗相残无疑会留下深深的阴影如影随形相伴人生,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让暴力和伤害远离校园,让友谊和关爱互相影响,这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