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试题难倒众委员教授,基础教育堪人忧
(2011-03-13 16:27:51)
标签:
教育时评杂谈 |
据《新京报》报道,12日,在教育界别小组讨论结束时,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给在座委员们出了一道孩子考小学试题:1、3、5、7、9;2、4、6、8是按照奇数、偶数来分。那1378、59、246是按什么分类的?结果在座身为教授、副教授和大学老师的委员们,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所谓正确答案。据说这是幼儿园孩子考小学的题,北京市所有要上小学的孩子都用这个(试题集)。
按说,参加全国“两会”的教育界委员,都是出类拔萃的顶级人才,却连一道幼儿园升小学的试题都解答不上来,不知是这些委员教授无能还是小学试题太过刁钻。有人说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如果这样的题屡屡出现,那么现在的所谓基础教育,确实走进了误区。考题不仅是在考小学生,同样也在考成人和社会,连成人都解答不出的试题,难道那些孩子就能答得出来。难怪有人说,现在辅导孩子还真有难度,有些题真的不会。再有,有些题设置了标准答案,如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都不能算对,因此出现了孔明不是诸葛亮的笑话。
基础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开始,每个人都离不开基础教育。实打实地进行一些基础训练,传授一些基本知识是根本。但一些地方,教育带有相当大的功利性,题越出越难,一些基础的知识反被抛到了旁边,课业负担也是越来越重。这样发展下去,前途何在?这真让热心教育的人捏了一把汗。
如今,教育成了所有百姓关注的话题,不仅是因为人们离不开教育,还承载知识改变命运的使命。有这么一句话家喻户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教育不能穷的同时,更应该结合国情实际,从根本上抓起。如果总是弄出一些动静来,引得社会各界议论不已,这不该是教育的初衷,更不是教育的本质。
小学试题难倒众委员教授不能当个笑话来看,我们要从中总结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认真地分析其中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彻底改变以刁钻试题来考察学生的做法,遵循教育规律,在教书育人上苦下功夫。否则,教育会走进死胡同,受损的就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事了,可能会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为代价,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