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面有尊严地活着是你我永远的追求

(2009-10-25 19:19:22)
标签:

生活状态

维护尊严

日常生活

机制体制

杂谈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和变数,给人们创造了改变自身生活状况和提高社会形象的机会。同样,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机制体制的原因,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活的并不如意。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怎么做才能使我们能够体面而又有尊严地活着,或者说,如何能做到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既体面又有尊严?

 

先说体面。在社会和生活的双重挤压下,很多人认为自己活的很艰苦,很艰辛,身心都很累。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收入不尽人意,常常被人均,看似很高,实际上仅够维持日常生活;面对生活成本的日益上涨而苦不堪言。再比如子女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虽然取消了一些收费项目,但是无数的隐性要求和不成文的规则,使得在孩子教育的投入上,仍然是一个家庭支出的大头。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让很多人艰难地支撑着,不得不随波逐流。看看每天清晨陆陆续续在往学校赶的学生们,我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哪?一个学生背后有一家人的希冀和期盼。学生累、家长也辛苦。等到学业完成,是工作就业的渺茫。每到一年就业找工作的高峰时刻,如潮的应聘人流和焦虑的眼神让人看着都辛酸。每年的国考报考的人数都在屡屡攀升,目的就是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各个领域行业,都存在着许多的无奈和不平,“开胸”事件、“钓鱼”事件、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暴露出来的是社会太复杂了。当我们面对高房价不得不为了有一处安居之所而沦为“房奴”时,要紧缩开支,要拼命地工作,又何谈体面哪?凡此种种,都是生活所迫,看似快乐无忧的人们,实际上心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说体面地活着,有多少人达到了体面的程度呢?

 

再说尊严。尊严是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精神状态,能够遵照社会规则自由自在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但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浮躁充斥其间,人们都在不由自主地被推着与众前行,起码的尊严被剥夺了。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不从者就被视为“钉子户”,正常反应问题的上访被围追堵截,老实人被边缘化成为“另类”等等,尊严已经成为不合时宜的“古董”。在基层,尊严要服从社会,服从权威,服从命令。如果要自己所谓的尊严,就的付出尊严的代价,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是从事什么工作,不需要你自己的意愿,只要按照规定好的程序去做,至于你个人的心理感受那是不重要的,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否则,就会吃苦头的。在某些团体那里,你的尊严就是他们的利益。当你融入了社会的潮流之后,个人的尊严似乎要与社会或者说是某些长官意志合拍,能否做到这一点,你是能够从生活幸福和生活质量的晴雨表中体现和反应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日常生活中,我们才会感到有时候确实很累。有人说,体面和尊严是相对而言的,个人的体面和尊严因人而异,达到了自己的要求,自己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那就是体面,就是有尊严。试问,能够有这种感受的人有多少哪?想起这个话题已经很长时间了,而对社会及周围的人也观察了许久,得出的结论是人们都还在向着体面尊严的生活目标努力,所以,离这种生活状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尊重人的选择和意愿是重要内容之一。要什么样的体面,维护何种尊严也应是重点关注和注意的问题。作为普通人,生存的意义就是要好好地活着,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所以,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每个人都应设立自己的生存底限。不要无限制的要求自己做达不到的目标,人的生命很短暂,生活的内容很宽泛,应当低调做人,认真做事,把事做好,做到有傲骨别有傲气,坚定自己的选择,义无返顾。二是树立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要理解、适应、宽容所出现和发生的事情,对人宽,对己严,既不接受别人的强加和施舍,又能严于律己,胜不骄,败不馁,用平常心对待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事情。三是知足常乐。知足是维护尊严的有利武器。对目前的生活不挑剔,要求不高,处处怀有感恩之心,就会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值得的,所做的努力没有白费,即使事再小,也是体面的、有尊严的。

 

追求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在我们的生活里,虽然还有许许多多不尽完善的地方,一些人为因素在无时不刻地伤害着许多人的心,尊严被损害,合法权益被侵害。但是追求体面和有尊严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不惧艰难,不怕痛苦,在前进的路上勇敢前行,不断地探索,直到永远。

 

二○○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