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党报《信阳日报》昨天刊发《自传·校史·功勋谱——岁月回响读后》

标签:
教育情感文化王散木 |
分类: 文艺评论 |


自传·校史·功勋谱
——汪启国教育随笔集《岁月回响》读后
王散木
读了汪启国先生的《岁月回响》一书,我感觉这不是一部单纯意义上的教育随笔集,这是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自传,是一部经历风雨坎坷而华丽转身嬗变的北关小学的校史,更是一茬又一茬为北关小学增光添彩无私奉献的教书人的功勋谱!
《岁月回响》全书分为六个板块,收录了七十篇文章,汇集了汪启国人生轨迹的点点滴滴和教育教学生命历程的甘苦艰辛。既有拼搏奋斗的汗水泪水,更有步履稳健上进成功的笑容喜悦。因此,这是一部酸甜苦涩交织的一个人的自传。
诚如汪启国在本书《自序》中所言,他1983年从潢川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固始县沙河铺乡教育辅导站工作。年少的不安分,去派出所干了四年协警。1986年10月才归队,调入县城关中学担任班主任并教数学,送了两届毕业生。六年脚踏实地的一线教学换来收获,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1991年8月,调任西关小学校长。面对全新领域的挑战,他认真地干了两年,抓教学质量、抓师能提高、抓规范管理,得到了镇党委的认可。1993年8月,调入城关二小任党支部书记、校长。五个年头里,他抓班子、抓班级、带队伍、做活动、树形象、追升学,硬是把刚来时在校学生只有600多人发展到 1500多人20个教学班,升入优质初中的毕业生人数,连续四年位于全县城区前列,重振品牌老校、红旗小学雄风。1997年下学期,汪启国调入固始北关小学。一干就是二十四五年。人的一生,如果按百年计算,二十五年正好占去了美好人生的四分之一。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汪启国长年耕耘在教育园地,每天都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历史、创造着历史。在北关小学躬耕24年,学校经历了两次易地扩建,把一个村级小学办成了全县名校,学生由当初的200多人扩容到如今的4000多人,近70个教学班,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带出了一个优秀管理团队,构建了北关小学德育目标体系,提炼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校园绿化、美化、亮化、文化达到标准化最高水准。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抓规范,带队伍,提师能”“三字、三宝、一思想”办学理念,新时期“追寻幸福教育目标,实现人生美好愿景”,形成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北关小学精神。
汪启国坦言,虽然因年龄原因转岗,但他对北小的辛勤付出、对北小师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情,更加炽烈!他说:我把自己与北小的点滴过往记录下来,就是期许对后来者有所启发。
《岁月回响》对北关小学的记录,是全方位、立体的。大事小情,细致入微。前世今生,来龙去脉,吐故纳新,人事更迭,无所不包。假如今后某一天,有人问及北关小学某年的某件事,包管有人会说“翻《岁月回响》看看”;当有一天有人询问西关小学某时段有哪些骨干教师、某领导或某教工后来的去向,包管会有人说“去《岁月回响》里查查”……这就是校史、校志的功用和生命力。
学校办好了,名声在外了,汪启国没有居功自傲,没有把功劳据为己有,他始终记着“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的朴素道理,始终想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岁月回响》的很多篇目里,一串串熠熠生辉的名字,装点着北关小学璀璨的星空,这就是作为一校之长的汪启国亲自用饱蘸汗水心血的朱笔,书写出的北关小学的功勋谱。让我们记住他们——
此外,无论是《教师如何说课》《新课程理念解析》,还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再谈数学教学方式生活化拓展》《“四激四导”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三要五让”数学和谐教学模式》,以及《怎样当好家长》《教苑悟道》《我当校长的那点儿事》《谈学校管理三项工程》和《校长与校园文化》,无一不是经验之谈,处处透出教育智慧,说是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治校育人诸方面的教科书,一点也不为过。此处就不再展开来谈了。
另外,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是:一个“情”字贯穿了《岁月回响》的始终。这个情,包含着家国情怀、挚爱亲情和同事间的真情。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不同节日和各种活动上的致辞,家事国事天下事、内政外交军国大事,无所不谈,无话不说,透出宽广的家国情怀。读《珍惜》一文,令人酸鼻,父、母、妻子三位至爱亲人从生病到离去,作者都因工作不能尽到为人子、为人夫的陪护责任,歉疚之情溢于言表,留下心中永远的痛。在日常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中,同事间的推心置腹、默契合作,其至真至诚,都是令人感动的。《冬至》一文,记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过往。2014年的群访事件处置过程中,“我走在队伍里,真的发现了我校教师,很显眼,我直接上去,从人群中把他拉了出来。”当时“我义无反顾地把我校这名教师请下来了……我是在尽一个校长的职责,不能让老师吃亏。”这么一个细节,体现的是真情、深情,以心换心!
从总体上看,全书叙事真诚,语言流畅好读。当然,与专业文学作者的作品相比较,还是有不少地方有待继续提高的。但是,作为一本教育随笔记,囊括了这么丰富的内容,所付出的艰辛,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相信随着岁月浸润和更多的经历沉淀,汪启国先生定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