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腾马跃将军府

(2014-03-11 06:20:28)
标签:

喜气

文化教育

突出重围

吉兆

王散木

分类: 散文随笔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我国流传千年、几乎妇孺皆知的一个民间农时“节令”,也是传说中土地神的诞日。然而,在广东阳春市石望镇交岗村,却有着他们自己独特的“版本”——沿袭了五百年的梁镇南将军府“炮会”。

    将军府炮会习俗,缘于交岗村梁氏家族祭拜祖先的仪式。在明朝嘉靖年间,交岗村人梁镇南跟随王守仁大将军征剿广西大藤峡叛乱,战绩辉煌,被朝庭敕封为“二品顶戴殿前虎贲将军”。后来,他告老还乡时正逢农历二月初二,乡亲们特地在村里一连鸣放五枚铁铳土炮,以示庆贺与敬意。此后,每年的二月初二,交岗村人都会举行盛大的“将军府炮会”,祈求梁镇南将军保佑本土三灾不起、五谷丰殷。这个民间俗例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成了阳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在这个日子来临之前,当地外出的人们都会想尽办法抛下手头的活计,回到家乡参加“炮会”,以老祖宗的传统方式“与龙共舞”。后来,又逐渐发展成梁氏宗亲恳亲会,每年来自珠三角、全国各地和海外及港澳台的梁氏宗亲,加上各界来宾和临近四里八乡道贺的、赶会的,人数都达数千上万人。当天中午的筵席是流水席,入席不分高低贵贱、不论老幼男女,一律由梁氏宗亲组成的炮会理事会出资免费招待。

    当天,在我们尚未到达炮会盛典现场,距离交岗村大约20分钟车程的地方,就见到了与梁振南将军有关的一处古建筑——古朴巍峨的古铜陵牌坊。牌坊坐西向东,除拱门为大理石叠砌,其余皆用灰沙夯土筑成,拱门上端横额正中阴刻行楷“古铜陵”三字。这里曾隶属古铜陵县,梁镇南脱下征衣退归乡里后,恐古铜陵县城遗址泯灭,故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建牌坊以作史证。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抵达村口,一座横跨村道的彩色充气拱门,上书“梁镇南将军府炮会欢迎各界朋友!”拱门上方是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未入彩门,就已经被此起彼伏喧天的锣鼓声与嘀嗒的唢呐声,弄得心旌摇荡了。进得门来,但见盘绕在青山绿水间的村道两边彩旗招展,各村寨相约结队来赶炮会的人群络绎不绝。这天正好是周六,敲锣打鼓、耍狮弄棒的,几乎都是身着彩装的中小学生。缓慢行进在只有一车之宽、水泥铺就路面的村道上的车子,不时要停下来,避让扛炮竹、抬牲礼的乡亲。弃车步行,将军府大门前左右又是两排恭候迎接客人的本村慈祥长者和天真活波的青少年。路边树上挂着的红底黄字的“将军府炮会”巨幅横标更是鲜亮夺目,字前配以昂首的骏马寓意着今年是马年。

龙腾马跃将军府

    将军府是一幢青砖灰瓦的明代建筑,雄踞于青山绿水间,左右前三面绿水环抱,背靠青山。将军府邸比两旁的建筑略高,高门阔户,深宅大院。大门两边是一副嵌名格对联:“镇守铜陵鸿号著,南征藤峡虎贲威”,表述了将军的一生业绩。上联大意是说,梁镇南原非科举出身,曾是肇庆府下属镇守铜陵的千户所守备。他的防守区域西面是大铛湾瑶山(今日春湾),地形相当险峻复杂。但他勇力超群,智谋出众,处理民族关系方法适当,致使其“鸿号”威望显著。下联概述他受两广总督韩雍调动,率地方部队参战,在明朝成化年间征剿广西大藤峡瑶王侯大狗的叛乱割据,立下了赫赫战功。广西桂平市志办所编《大藤峡》一书有载:“广东阳春人梁镇南有谋有勇,朝廷把他升任广西梧州总兵官,封为殿前二品顶戴虎贲将军。”因此,梁镇南退职返回故里后,皇帝御赐他在家乡交岗铜陵垌建造起将军府。

    将军府为三进院落,每进均为一方形天井,青砖漫地,四周有排水沟将雨水聚于一角的排水口流入地下水道,寓意聚财,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天井左右都有遮阳避雨的走廊与前后房屋的廊台勾连相通,无需担心雨淋日晒。三进的左右走廊墙壁上挂满了阳春文学艺术界艺术家们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使整个将军府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四廊连串的大红灯笼,彰显着节庆的喜气。

    进得将军府大门,首进院落为“安定堂”,正中是威风凛凛的梁振南将军戎装端坐塑像,两边的庭柱有对联为:“安慰瑶汉,保证中华成一统;定威桂粤,融和百越庆团圆”。联语褒扬了梁镇南将军的崇高的政治抱负与志向,也讴歌了他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所作的巨大努力与贡献。二进院落为“孝敬堂”。进得堂前,但见香烛明亮,烟雾弥漫,虔诚的人们自觉排成几队,缓慢而有秩序地在香炉前进香叩首拜祭祈福。据说大多为梁氏宗亲后裔,但也有很多是外来的客人与别姓乡邻。足见人们对将军丰功伟绩的景仰之情。祖堂的楹联为:“祖德功宗馨祭烈,孙贤雅爱敬神明。”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敬先祖、重传承的传统精神。将军府的三进(也是最后一进)院落为高大的“燕翼堂”,比前两进房屋高大宏伟。据说是当年将军及家眷生活起居之处。正门两边的对联为:“燕处藏身求远志,翼民辅国仰前修。”房屋为明三暗五开间,尽管如今破旧被临时充作堆积杂物的仓房,但其得体布局、合理规制、宏阔空间仍不失气派高蹈,当年将军健在时的盛况气势更可想而知了。府内走廊一角至今还珍存一大一小两块下大上小、腰有眼孔的圆柱形青石,名曰“将军练武石”,大的300余斤,小的也超过200斤,是梁镇南当年练武的实证,也是现在将军府的镇府之宝。就是凭着勤奋苦练,铸就一身硬功夫,梁镇南才在后来的从戎报国、靖边平乱中,立下赫赫战功,成就了一世英名,光照千秋,福荫乡里,激励后人。

    在广西大藤峡,有一道天堑般的大峡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地豪强兵霸凭着这道天险与大明帝国抗衡了一百多年,有固若金汤之说。即使明朝的大学问家王守仁(即王阳明)也承认;“六月徂征非得已,一方流毒已多时”(《破大藤峡》),换言之,征剿大藤峡已无可退避,否则国家堪忧,大明失光,这个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梁镇南身上,他亲自前往峡谷探险,发现深壑中有一条硕大的野藤,因受流水制约,有日沉夜浮的特点,悍匪凭着这条巨藤昼伏夜出掳掠明军,扰民生息。梁镇南审时度势,毅然砍断了巨藤,一举歼灭了顽军而解决了百年遗患,由此奠定了辉煌功业。

   功成身退是老子的无为主张。归隐之后坐享封妻荫子之福亦属自然。梁镇南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虽“处江湖之远”仍倾其所能打造乡梓的历史品牌。现存的古铜陵牌坊是一个历史见证。因有这座历时四百多年的赫然物证,我们才能更好地领略隋朝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阳春历史文化的厚重。梁振南将军戎马倥偬,为国建功;退居乡里,注重地方历史传承,关注袍泽安康,关注文化教育,后人会永世铭记。

    一座将军府,就是一部浓缩的历史。看着四周猎猎飘展的彩旗和劲舞的雄狮,听着府内村外欢天喜地的鼓乐,我的眼前“暗淡了刀光剑影”,耳畔回响的也不再是战场搏杀的“鼓角争鸣”……

    按照将军府炮会理事会的安排,上午的舞狮、祭拜、参观之后,举行了简朴的阳春市文联创作基地揭牌仪式。随后,就是流水席开宴。府内的天井院、左右廊,户外的大篷下、古屋前,桌连桌、人挨人。送菜传饭的川流不息,忙而有序。前一桌人吃完,后一桌人接上,男女老少,推杯换盏,不疾不徐,其乐融融……流水席大致延续了两个多钟头。人们酒足饭饱之余,纷纷涌至书画家们泼墨挥毫的桌案前求字索画……

    下午3点将至,炮会主事人一声招呼,所有聚集在将军府里的人们按事先吩咐,分三路涌向将军府后面的山坳处。这是一片空旷开阔的连畴稻田,收获过的稻茬仍然倔强地散布田间,任由人们奔跑踩踏。这里就是炮会重头戏——燃放五枚巨响炮仗的中心地点。这五响炮仗也是有讲究的:一炮万紫千红,二炮花开富贵,三炮添丁发财,四炮满堂吉庆,五炮福寿双辉。五炮都装有“彩头”。点燃的炮手过去都是由梁姓家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担当,如今增加了特邀的社会各界名流嘉宾。五炮的名目内容,显然都是美好祈愿,与我国北方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异曲同工。阳春民间至今还流传的“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首民谣,佐证了我国的民俗尽管有南北地域的差异,但随着时令安排农事以及所寄托的美好愿景,都是大同小异的。

龙腾马跃将军府

    这是一个难得的露天大舞台。左右后三面青山拱卫,绿树茂密葱茏,前面几方鱼塘清亮如明镜,镶嵌在将军府与开阔地之间。缕缕行行的人流从不同方向涌至这里。其实,这里早已马达轰鸣、鞭炮阵阵、呼喊连天。别有一番惊险与壮观。原来,主办方在炮会高潮之前,还特意安排了一场精彩的越野e族对抗表演赛,来自江门、广州、阳江、中山、珠海等地的越野一族发烧友,炫车技、比胆量、赛智慧,赛车时而冲上险峭的陡坡,时而跃过坎坷的窄岭,时而穿行林间荆棘……有一辆赛车急速爬坡之时,突然马力不济,尽管赛手加大油门排气管呼啸尖叫,仍然没能阻止车屁股下滑。幸亏赛手急中生智,疾控方向盘,让车身沿坡斜行,这才控制了下滑,至坡度稍缓处巧点油门,一个急冲,跃上坡顶,化险为夷。另一辆黄色吉普,那一越真为奇崛,从坡下冲向上一级高坡平坦处时,竟如出海的蛟龙,四轮腾空——名副其实的“龙抬头”,四周山坡树林里、田垄间、水塘边近万观众齐声喝彩,那阵势、那声威,着实撼人心魄!

    3点整,随着主持人一声号令:拜土地公、安放炮座!五名青壮年各捧一个彩纸扎制的高高的炮座,先拜土地公,然后分别把手中的炮座按顺序摆放到事先勘定的位置。接着,梁氏族人、地方领导、特约嘉宾代表作简短致辞。随后,主持人高喊:请点放第一炮万紫千红的五位嘉宾炮手入场!我也有幸成为致辞者和这第一炮点炮嘉宾之一,我们五人共执一根粗长的点火棒,随着主持人一声“点炮!”一起奋力举向炮座上巨炮的引线,“哧哧”的火花崩燃时,我们便迅速离开,只听点燃的大炮“嘣”的一声巨响,带着“彩头”的炮仗便冲向天空,“彩头”在中途就开始往下坠,田野里的人群马上朝着其下坠的方向你争我抢。不一会,人群中一个小伙子奋力突出重围,高举着抢到的“彩头”,跑到土地公前虔诚地三鞠躬,带着兴奋,满脸自得。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角逐,5个“彩头”都有了归属。抢到“彩头”的人不仅有丰厚的奖品,更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气。

    看上去,这黄土地上的炮会狂欢,是乡土的,是民间的。殊不知,越是乡土的民间的,就越是大众的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相信,待以时日,梁镇南将军府炮会这个民间节日,经过文化的熏染,不断积淀,一定能走出阳春、走向南粤大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阳春市文联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市文联主席陈建华先生致辞)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龙腾马跃将军府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画家现场作画
龙腾马跃将军府

龙腾马跃将军府

 

女赛车手英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