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水灵动浪潮涌——研讨“往流作家群”

(2013-06-20 05:32:55)
分类: 网文转载

淮水灵动浪潮涌

——研讨“往流作家群”

信阳周报记者  刘宏冰


淮水灵动浪潮涌——研讨“往流作家群” 

6月9日研讨会主席台上(从左到右):王散木(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兼东莞创作基地秘书长、香港《中华散文》杂志主编、中华世纪文化出版社编审、往流作家群作家)、王玲(中共固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彭仁群(固始县人大副主任)、殷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信阳市文联主席)、赵主明(中国作协会员、信阳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原常务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往流作家群作家王剑冰(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散文选刊》副主编)、胡亚才(中国作协会员、信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市作协副主席、市散文学会会长原任往流镇党委书记往流作家群作家)、陈学文(原固始县政协副主席、县根亲文化研究会会长)、胡烈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县统计局局长、曾任往流镇党委书记)


淮水灵动浪潮涌——研讨“往流作家群”

参加研讨会的作家们(从左到右)一排:田君、王散木、王玲、殷丽、赵主明、王剑冰、乔叶、胡亚才、陈学文、汪庆勇、赵福临;二排:夏吉玲、桂斌、张书国、熊西平、吕东亮、徐涛、李庆华、周明金、潘俊峰、赵家利、王道刚、陈辉;后排:马国廉、陈永义、周殿传、张弘、胡烈刚、陈贵彦、魏建东、丁威 


编者按:本报此前连续分两期推出的《淮水育珠耀文坛——走近“往流作家群”》、《淮水激荡风雷动——探秘“往流作家群”》大型专题新闻报道“信阳力量”之聚焦“往流作者群”两篇文章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建国以来,往流镇走出了杨纤如、赵主明、胡亚才、王散木、熊西平等5位中国作协会员以及多位省作协会员,全国罕见。201212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当代作家文丛第7辑结集推出由熊西平主编的《淮河流水长》一书,精选十位往流作家的散文、随笔作品69篇,“书写故土的原味,亲情的甘醇”。随着这本书的推出,“往流作家群”这一全国罕见的文学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名家齐聚  畅所欲言

69日,由市作家协会和固始县委宣传部主办,固始县文联和固始县往流镇人民政府协办的“往流作家群研讨会暨《淮河流水长》首发式”在固始召开,本报作为唯一受邀媒体参加研讨会。

省作协副主席、著名散文家王剑冰,省作协副主席、《散文选刊》副主编乔叶,市作协名誉主席、市政协原常务副主席赵主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市作协副主席、市散文学会会长胡亚才,市文联主席殷丽,固始县人大副主任彭仁群,固始县原政协副主席、县根亲文化研究会陈学文,市直及固始籍作家田君、李庆华、吕东亮、潘峻峰、王明河、夏吉玲等,入选《淮河流水长》的往流作家代表王散木、熊西平、张弘、周明金、丁威、张书国、周殿传、魏建东,固始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闻讯赶来的息县、淮滨等其他县区作家代表等四十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王剑冰,1956年生,河北唐山人。《散文选刊》主编,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协会副主席,全国鲁迅文学奖二、三、四届评委,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有诗集《日月贝》、《欢乐在孤独的那边》,散文集《苍茫》、《蓝色的回响》,理论集《散文创作谈》、《散文时代》,长篇小说《卡格博雪峰》等著作数十部。其散文《绝版的周庄》入选上海高中语文课本,被德国国家图书馆收藏,被刻碑于周庄,王剑冰也被周庄授予荣誉镇民;曾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全国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中国文联理论奖等。

乔叶,1972年生,汉族,河南修武县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第三期学员。出版散文集《孤独的纸灯笼》、《坐在我的左边》,长篇小说《我是真的热爱你》等十余部。获首届河南省文学奖及第三届河南省文学艺术成果奖青年鼓励奖。近年来,乔叶的散文作品频频被《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转载,她还被多家媒体评为“十佳青春美文作家”。

王剑冰、乔叶等著名作家与参会众人围绕“往流作家群”参生的原因、《淮河流水长》一书的独特魅力和文学特点等展开研讨,畅所欲言,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现象独特  耐人寻味

大家均表示,在固始县往流镇这样一方灵秀之地,建国后短短几十年间,居然成长起5位中国作协会员,数十位省市级作协会员,实属罕见。

王剑冰认为,出现这种文学现象的原因,一是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信阳固始古属楚地,楚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出生在离此不远的楚国旧地。加之淮河流域自古经济发达、信息流畅,水文化的渊源较深,培育出了不少的历史文化名人。二是有着一批文化引领的人。远的不说,“往流作家群”几代人之间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而且在这个群体中,有相当多的作家都曾当过教师,甚至一生从教,在他们走上文学道路的初期,都曾受过启蒙老师或多或少的教育引导,这一现象值得注意。三是产生了一批有个性的人。可以这样说,作家都是非常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作家才能产生有影响的作品,这是世人的共识。往流作家群的作家们都有着个性鲜明的特征,这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着鲜明的体现。

胡亚才在代表“往流作家群”发言时认为,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出在往流镇,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独特的生存状况和人文情怀。早在宋代的时候,朱皋都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建制镇,更是淮河边上的重要码头,在这里发生了诸多历史事件,战乱频繁发生,历史矛盾的冲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区域备受水患,人们几乎每年都要遭受灾难,生存在这一恶劣生存状态下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抗争、进行思索。文学是人学,人们的思索、抗争就为文学的创作积淀了丰富的创作土壤。历史上往流这一区域出了不少历史名人。远的不说,民国时期往流的李克邦、张汇九、杨松柏、杨纤如等知名人士、革命斗士,都为这一区域留下了久远的影响。“往流作家群”的形成,在一个历史时期当中,正是往流文化发展当中的一脉相承,是一种守望,一种坚持。因此,“往流作家群”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吕东亮在发言时表示,“往流作家群”大部分是往流镇人,虽然还有一些不出生于往流镇,但与往流镇都有着故乡一般的情谊。往流镇并不是一个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名镇,却在近几十年间涌现出五位中国作协会员,以及更多的省级作协会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无论是历史地理学还是文学地理学,就目前的研究来看,着眼点还是以宏观的文化区域为主。以一个镇作为探讨对象,还较为罕见。

 

书写故土  亲情甘醇

乔叶表示,参加以镇为单位举办的完全本土作家的文学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往流作家群”的作品集《淮河流水长》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对世人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条大河波浪宽,诗人散文各风采”,如果以河为形态,在《淮河流水长》这条文学的河流中,赵主明、王散木、张弘、周殿传四位作家的散文就像河的堤岸,乡情、乡俗、乡风、乡物浓郁,表达的是对豫南民俗恒久的、日常的守护。胡亚才、熊西平二位作家的散文就如河床,是慢慢沉淀下来的东西,是更深入的表达和探寻,更深邃的思考和认识,是更为浓郁的情感积累,读来引人深思。周明金、张树国二位作家的散文,恰如河里人家,或是河里游荡的鱼,他们写了很多的人物,对人物的描述是细腻的、体贴的、生动的、形象的。让人惊喜的是,这本书中还选有丁威和魏建东两位80后作家的散文,他们的散文属于河流的新支部分,他们的表达与前辈有很大的不同,是更新锐、更先锋的东西,读来让人惊喜。

王剑冰指出,《淮河流水长》一书中几位作家的文章,乡土浓郁,全都是家乡风情,怀旧的文章,让人感觉宛如进入一个农家小村,品尝到的都是绿色的、天然的、本真的,带有山野味的、带有乡土味的一席菜,让人心悦。他们写的都是乡野的小人物、小事件、小风物,人们从这里能找到自己父母亲人、乡邻旧友的影子,蓄含丰富的生活营养。作家的语言朴实、自然,个性十足。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语言文字的亮点不多,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提炼不仅仅在文章题目上,更要体现在文章中,让人读来总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二是文中对细节的描写几乎看不到,文学是人学,是需要感动人、打动人的,散文不能排斥细节的描写。

吕东亮亦认为,读《淮河流水长》,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生活在10位作家建构的过去的往流镇里,书中选入的文章,皆是入选作家的力作,足以证明往流文学的实力和品质。真挚、深情、从容、丰满,对家乡草木、风俗人情的叙写是《淮河流水长》的主体内容,这些文章都写得丰满、坚实,从容的笔致中流淌着对家乡的深情挚爱,也彰显了往流镇风物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印记。

寄托厚望  引领众人

赵主明指出,研讨会的召开,对“往流作家群”是一种肯定,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期盼。人这一生为了创造财富,享受生活而来,总要留点什么。“往流作家群”可以说是作家们对精神生活的另一种创造和享受,对世人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研讨,“往流作家群”每一个人都应该从中汲取营养,在今后自身的创作中不断提高,创作出越来越多的作品来。同时还要培育更多的新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这是我们市、县、镇各级各部门都应该重视的事情,要尽可能地为文学新人的成长提供成才的环境和条件。

陈学文认为,固始作为典型的中原侨乡、唐人故里,客家之根,闽台祖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往今来,人才荟萃,名贤辈出,书香门第、耕读之家遍布城乡,士子学人层出不穷。名垂青史的文坛才俊、硕儒哲人、科学巨子、治国贤臣、封疆大吏……灿若群星,不可胜数,具有丰富的文学创作土壤,希望“往流作家群”以后多创作出反映根亲文化的作品,使海内外数以千万计的固始游子能够了解固始、眷恋故土、向往的家园。

殷丽表示,往流镇人杰地灵,一方淮河水孕育了一批灵秀的作家,“往流作家群”的出现,得到了省市县各级的关注和支持,是信阳文学创作上的一件盛事,衷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作家成长起来,为往流歌唱,为固始争光,为信阳添彩,像淮河浪一样,灵动奔涌,生生不息。

彭仁群等固始县领导和作家代表们也在发言时表示,希望往流镇、固始县成长出更多的作家为家乡喝彩。

(来源:信阳周报  原标题为:淮水灵动浪潮涌——大型专题新闻报道“信阳力量”之聚焦“往流作家群”(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