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婚俗:闹新房 耍公婆
(2012-07-25 05:59:32)
标签:
固始回娘家女方大花脸王散木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家乡婚俗:闹新房
旧时,在民间,婚典又名红典。姑娘出嫁前,男方要送订婚礼。出嫁前夕,姑娘要洗澡、更衣、束发、扯脸,又叫光脸(即用两根线绳把脸上绒毛扯掉)。坐水桶、拜辞家神。当轿子来时,必须哭着上轿,名为思亲泪。从屋里到轿上不能下地走,由哥哥背着,或铺上红毡上轿,意为不带娘家土。父母要向门外泼水,表示“覆水难收”,不会被男方“休”回。轿帘上贴“一路吉祥”或“一路福星”之类的小红签。姑娘要一路小声哭泣,表示恋家,以报父母养育之恩。富户一般都用三顶轿,第一顶是接亲的人坐,第二顶新娘,第三顶是伴娘。到男家后,送亲的一般吃罢饭即返回。伴娘要待三天后新娘回门时再跟着回去。现在,娶亲不再坐轿子,改用小轿车。但是个人筹办比较麻烦,一般都交由专业婚庆公司全权包办打理,从送亲、迎亲的车队,到议程、仪式的操持,全不用喜家操心。可谓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昔日男家娶亲之日要张灯结彩,焚香点烛,门头挂鱼肉,所有窗户均糊上红纸。并用红纸封好一个装满粮食的斗。床褥下面藏钱、枣、花生、红鸡蛋等。待新娘花轿到后,在门前稍停放,男方即打开中门迎接。然后举行拜堂礼,大摆筵席宴请亲朋。中午婚宴后,下午新郎新娘要在族人引领下去男方的祖坟上坟拜祭。上坟回来,人们早用桌凳等一应家什搭设成“状元桥”,新郎新娘必须经过“桥”上一道又一道“关口”(实际是戏耍逗乐)最后方能进家。晚上宾客在喧闹声中送新婚夫妇入洞房。入洞房后新娘要喝枣水,名富贵汤。这一天闹房往往闹至天明(在固始闹房一般是三天,在这三天中不计较老少辈数皆可参加闹房;但本家父母和大伯哥也是被闹、被戏耍的对象)。在入洞房时要唱颂歌。(有专门从事此职业的中老年妇女唱颂)。
第三天,女方和新郎一齐回娘家,叫做“三天回门”(也有的七天回门)。由女方家长宴请女方客人。回门走路秩序也有讲究:回娘家时,女方走在前,男方在后面;待下午返回婆家时(必在日落前离开娘家),则男的走在前,女方在后跟随。
亲友同乐

互诉衷肠

永结同心

亲友同贺
大红喜字贴洞房,男女老少喜洋洋。
新郎新娘成婚配,美满姻缘百年长。
亲朋好友来相贺,邀俺祝词来颂房。
果盒盘子手中端,香烟细茶放中央。
百样点心全都有,敬请大家来品尝。
边吃边听我来唱,还望亲友来捧场。
一把果子抓在手,高高举起撒天上。
日月星辰来祭祀,保俺夫妻幸福长。
今日仙女下九天,要与才子配成双。
二把果子撒地上,土地祖宗保安康。
今朝结成秦晋好,子孙延绵万代长。
鸾凤和鸣情意好,诗社传家代代强。
家门和顺百事兴,瓜瓞绵绵五世昌。
三把果子撒华堂,龙凤双喜挂中央。
雕梁画栋似仙境,青龙白虎绕金梁。
茶几桌椅一字摆,名人字画闪金光。
琼阁玉宇不逊色,胜似人间小天堂。
四把果子撒洞房,洞房未开为哪桩?
妈妈请人来开门,开门好把洞房唱。
亲戚朋友来开门,全家幸福呈吉祥。
老年长者来开门,多福多寿幸福长。
后生晚辈来开门,能文能武快成长。
新娘新郎来开门,恩爱夫妻万年长。
洞房开来俺进房,大家齐进闹嚷嚷。
五把果子撒洞房,洞房布置真得当。
各式家具样样有,新娘用的新嫁妆。
绣花罗帐荷叶边,下面铺的八步床。
苏绣湘绣绫罗缎,金边枕上卧鸳鸯。
花好月圆样样美, 百鸟朝贺凤求凰。
妈妈唱得口舌干, 沏杯清茶尝一尝。
新人众宾请坐下, 二人恋爱讲一讲。
接着众亲友闹房。妈妈的颂词还要接着唱下去,以逗笑取乐为主:
六把果子撒上新娘头,
惹来蜂蝶采花粉, 君子见了也追求。
七把果子撒上新娘脸, 白里透红赛玉盘。
樱桃小口柳叶眉, 青丝头发如天仙。
粉白脸来糯米牙, 百里挑一也难选。
八把果子撒在新娘腰, 腰似摆柳随风飘。
新郎见了心花放, 公婆喜色上眉梢。
九把果子撒在新娘手, 十指尖尖如嫩藕。
琴棋书画样样会, 描龙绘凤第一流。
十把果子撒在新娘脚, 都说新娘好大脚。
抬起大家来看看, 这脚足有二尺多。
公公见了这只脚,
撅起胡子笑呵呵。
颂词撇床三更天, 肚又饿来口又干。
千歌万曲唱不完, 坐下喝茶吸支烟。
明年早日把丁添, 全家幸福又美满。